北京为解决与欧洲的光伏争端,在谈判中提出对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价格,并限制出口总量。《世界报》说,上述信息是中国发改委的研究员王斯成(Wang Sicheng)周五向世界报透露的,上海证券报(Shanghai securities new)也报道了这个消息。王斯成表示,中国为阻止欧洲进一步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增加关税,提出今后出口欧洲光伏板不会再有每瓦不到0.5欧元的超低价格,并且全年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总量不会超过10GW。法国世界报说,这是一个小进步,但还没有协议。中欧贸易战据王斯成介绍,欧盟在与北京谈判中要求中国将出口欧洲的光伏的最低价定在每

首页 > 光伏组件 > 其他 > 国际 > 正文

欧洲惊呼:中欧光伏谈判关键时候北京突然让步了

2013-07-08 09:48 来源: 西陆东方军事 

北京为解决与欧洲的光伏争端,在谈判中提出对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价格,并限制出口总量。《世界报》说,上述信息是中国发改委的研究员王斯成(Wang Sicheng)周五向世界报透露的,上海证券报(Shanghai securities new)也报道了这个消息。王斯成表示,中国为阻止欧洲进一步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增加关税,提出今后出口欧洲光伏板不会再有每瓦不到0.5欧元的超低价格,并且全年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总量不会超过10GW。法国世界报说,这是一个小进步,但还没有协议。

中欧贸易战

据王斯成介绍,欧盟在与北京谈判中要求中国将出口欧洲的光伏的最低价定在每瓦0.65欧元。《世界报》引述欧洲方面的消息称,王斯成提出的数字可以考虑,但还应该谨慎等待欧洲方面宣布的立场,因为谈判比较复杂,不仅是百分比,还涉及到评估方式,及间隔多长时间评估一次等问题。欧洲消息渠道还说,欧中双方目前没有达成协议。

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希望尽快与北京达成协议,以免欧洲的光伏生产商被中国超低价竞争彻底闷死。

欧洲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关税的决定,在欧盟内部引发严重分歧:德国和17个成员国反对,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赞成。

作为妥协,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决定逐渐增加对中国光伏产品的税收,从6月6日开始征收11.8%,如果欧中谈判达不成协议,那么预计到8月6日,这个关税比率将增加到47.6%。不过,据世界报说,鉴于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反对,欧洲对中国光伏增税的实施不会超过6个月时间。而欧盟大部分国家反对的原因是不愿和北京打贸易战。欧洲谈判代表团于6月20日抵达中国,目前谈判仍在继续。现在距离欧洲第二步对中国光伏产品增加征税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中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困难时期,产能过剩,原因是近几年,中国政府出台优惠发展再生能源的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也纷纷以优惠贷款和其他政策,推动当地发展光伏产业。但市场需求却在减少,特别是在西方,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政府都冻结了优惠安装光伏设备的补贴政策。原因是这些政府发现其优惠补贴并没有促进本地就业,却支持了中国的光伏企业。

在此情况下,前世界头号光伏生产商,中国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今年三月宣布破产,他们无力支付5亿4千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该公司发言人前几天表示,他们对欧盟的决定感到失望,认为双方应该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英国惊呼中国给欧洲“上课”,欧盟面临无情现实

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巧合,不无益处地提醒我们新的地缘政治地图是什么样。前几天就发生了这样的巧合。习近平到美国与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会晤。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向欧盟(EU)发起了一轮猛烈抨击。对于欧洲人来说,这是一次相当不安的经历。


欧盟

当美中两国首脑在阳光下漫步在棕榈泉市“阳光之乡”(Sunnylands)庄园,勾勒习近平所称的“新型大国关系”时,《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发表了一份措辞尖锐的评论,突出表达了中国对欧洲冷淡得多的态度。习近平向仍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的领导人所展现的那种客气的尊重,在发给美国在大西洋彼岸的盟友的信息中完全找不到。

评论的作者笔名为“钟声”,这个名字在普通话里发音与“中国之声”一样。这件事的起因是中国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之间围绕中国据称倾销太阳能电池板的日益激烈的贸易争端。不过,这篇评论表达的情绪超出了针对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的愤怒。

这段评论提醒欧洲,在这个重新排序的世界里,欧洲的实力正在衰落:“时代变迁和实力消长,并未消除某些欧洲人根深蒂固的居高临下心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实力不断衰落的大陆应该明白自己的地位。否则,“中国不愿意打贸易战。但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可能不遭到反击。”在中国政府眼里,这种对抗中,谁会取胜是毫无悬念的。为了促使欧洲人清醒过来,中国政府对从欧洲进口的葡萄酒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同样令人震惊的是,中方公开承认对欧盟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人民日报》指出,德古赫特提议的反倾销关税遭到了多数成员国的反对。该文没有明说的是,这证明中国对欧盟单个成员国政府施加强大压力的战略取得成功。

在欧方做出太阳能电池板裁决之前,中国政府已发出一系列威胁。于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等领导人纷纷在表态中与德古赫特撇清关系。随后,中国总理李克强如期造访柏林。

中国政府对于被其视为干涉内政的行为,也采用了同样强硬的回应方式。去年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曾在伦敦会晤达赖喇嘛。自那之后,这位首相就遭到中国领导层的冷遇。相比之下,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可以自由地去北京招揽生意,据悉德法领导人曾就与西藏精神领袖的未来接触在不公开场合作出“保证”。


中国光伏产品

考虑到欧洲人自身难以达成一致,我想对欧洲人与美国人步调一致的想象恐怕是一种过高期望。拟议中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定,为欧洲提供了避免在地缘政治中被边缘化的机遇。然而在发令枪还未正式打响之前,这一协定的前景就被蒙上一层阴影。欧洲人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若谈判失败,他们的损失将远远超过其他各方。

前几天,在美国与意大利理事会(Council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aly)在威尼斯举办的年会期间,我听到许多针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反对意见。多数反对意见来自欧盟一方。除了保护这个那个产业的呼吁外,我还感受到一种更加发自肺腑的敌意态度——为什么骄傲的欧洲人要委屈自己的民族或文化偏好,屈从于发号施令的美国人的愿望?

欧洲人表示,要在医药、食品卫生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达成共同监管标准,或者接受对各国规则规范的相互承认,实在太难了。这牵涉到太多的国家利益和特殊利益。暂且不提法国的文化例外主义,或者最近因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窃听活动曝光而抛出的数据保护方面的争论。

在所有这些关于转基因食品、公共采购实践、棉花价格以及其他问题的争端中,人们看不到更大的回报。如果我们把围绕TTIP的谈判与同时在进行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以及欧洲和日本之间有望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放在一起,就能得到有关世界发达民主国家凝聚力(或缺乏凝聚力)的故事。

对于这类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计划,一种视角是将其视为把中国拒之门外的一种策略;这些协定的目标肯定是继续为全球经济设立规则规范。然而,还有另一种视角:如果西方国家想要保持一个开放、自由、包容的贸易体系,他们至少必须在内部达成一致。多边协定也许更可取,但正如多哈(Doha)回合谈判的失败所证明的,这是目前做不到的事。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欧洲应该对美国的要求卑躬屈膝。要达成跨大西洋协定,美方在许多领域必须作出痛苦让步。同样,如果在其它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也没有理由不在某些最敏感的问题上求同存异。

欧洲是最输不起的一方。美国拥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有足够的自然资源,能够做一个自给自足的超级大国。欧洲则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团结一致,要么变得无足轻重。欧洲有更多理由惧怕强硬的中国,而不是对美国反感。欧洲人只能希望,政策制定者认识到欧洲在地缘政治中面临的无情现实,把围绕用氯消毒鸡肉的争端放在适当的位置。

德媒哀叹中国太聪明:竟一招就让欧盟两大国决裂

在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的当天,法国总统奥朗德要求欧盟制定统一对华贸易政策。德语媒体指出,鉴于巴黎和柏林在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问题上立场截然不同,中方的报复性做法明显带有针对性。


法国总统奥朗德

据报道,6月6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指出,欧中贸易争端已逐步演变为欧盟内部争斗,聚焦点是欧洲人应否采取统一对华贸易政策:

法国总统奥朗德周三的表态凸显了情况的严重。他在巴黎举行的内阁会议结束后强调,欧盟27个成员国必须聚首,协调立场,在同中国的贸易谈判中用一个声音说话。奥朗德的要求在布鲁塞尔获得广泛认同。欧盟理事会本届轮值主席国爱尔兰表示,27个成员国的商贸部长下周五就将磋商欧盟共同对华政策。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圈内人士称,奥朗德有完全的自由,把对华贸易关系列入6月底举行的下届欧盟峰会议程。范龙佩负责峰会的准备工作。欧委会主席巴罗佐表示,他完全同意,在全部27个成员国范围内讨论贸易问题。

奥朗德的要求是对中国商务部一项宣布的直接反应。根据这一宣布,中方将对欧盟葡萄酒生产商展开涉嫌倾销调查。”布鲁塞尔立即驳回中方的指控。

欧盟农业委员乔罗什(Dacian Ciolos)称,“我们相信,在中国市场上不存在欧洲葡萄酒倾销行为”。这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委员没有直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布鲁塞尔是否认为中方的调查是对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报复?

高级外交官指出,中国的调查所涉及的国家都是那些鼓励欧委会在光伏争端中持强硬立场,不惜征收惩罚性关税、直至中方转变态度的国家,这耐人寻味。这些国家中有法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德国则不在其中。


欧洲葡萄酒

2012年,中国从欧洲共进口2.9亿升葡萄酒,占中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中国是法国的第三大葡萄酒销售市场。去年,法国对华葡萄酒出口收益几达8亿欧元。

《日报》也认为,中国宣布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是报复措施,首当其冲的是法国,德国则得以置身度外,考虑到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这令人深思: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一圣经箴言从本周三起也适用于欧中贸易关系。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板征收惩罚性关税后一天,北京政府周三启动针对欧盟葡萄酒生产商的调查。它的主要对象是受到倾销指控的法国酒商。德国制造业则可暂时高枕无忧。

这是否与此有关:德国强烈反对欧盟征收惩罚性关税,法国则支持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的发言人不愿回答这一问题。他只表示,将严密观察北京进行的针对欧洲葡萄酒的调查程序。一名法国记者追问,(中方)是否在报复,这位发言人不予作答。

然而,这一怀疑是有道理的。毕竟,法国是最重要的对华葡萄酒出口国。根据欧盟提供的数字,去年,欧盟向中国出口了总值7.63亿欧元的葡萄酒,法国的份额几乎为72%,总额5.46亿欧元。法国总统奥朗德作出愤怒反应,并要求全部27个欧盟成员国聚会磋商。

中国对欧盟大反击:先拿法国开刀真正意图被曝光

必须反击!对欧盟的所有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中国不是懦夫。对欧盟的所有产品加大征税,尤其是奢侈产品、汽车、机械设备,葡萄酒、轻工业产品进行高额征税!

中欧“双反”贸易战

“我们必须保持冷静”,5日,法国农业部长勒福尔一边对国内葡萄酒制造商的担忧表示理解,一边辩称法国并未对葡萄酒产业补贴,中国的举动“不公”。5日,法国政府发言人贝卡森说,“欧盟委员会应组织会议,帮27个成员国建立起统一立场”,这是总统奥朗德的愿望。

法新社称,巴黎的意思是敦促欧盟成员国赶紧找到统一对策,因为中国当日宣布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而法国是对华出口葡萄酒的第一大国。有消息称,法国在制裁中国光伏企业的态度表现暧昧。

就在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4日宣布分阶段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几小时后,中国商务部网站上迅速贴出两则声明,一则称对“欧方执意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税措施”表示“坚决反对”,另一则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但路透社等西方媒体一致将此举形容为中方的“反击”。

法新社称,中欧贸易争端因此出现“戏剧性升级”,北京选择葡萄酒产业回击是“有的放矢”。在欧盟不久前就是否对华征税投票时,法国是4个支持征税的国家之一,而法国去年对华出口葡萄酒多达1.4亿公升,价值7.88亿美元。

欧盟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霍素克说,中国很可能会报复,而且欧盟是世界上对己方企业补贴最多的经济体,中国想报复不愁找不到目标。这令欧洲对中国的光伏制裁失去意义。欧洲大部分的光伏企业昨日都攻击了欧盟贸易代表做出的制裁北京的决定,称其愚蠢且自不量力!

欧盟农业方面的新闻发言人5日说,中国是欧盟第五大葡萄酒出口目的地,也是出口量增长最快的地方。欧盟现在认为对华红酒出口与光伏“双反”没有关系。不论今后情况如何变化,欧盟都会尽力保护红酒制造商的利益。

中欧贸易战

中国用葡萄酒反制欧盟的真正用意

针对欧洲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决定,中国正在加强其反制措施。欧盟作为中国光伏产品最大出口地区,此次征税将影响甚大,因此中国商务部6月5日宣布启动对欧洲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预计中方希望通过“报复”来促使欧盟让步,中欧间的博弈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6月5日在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的记者会上强调:“我们一贯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认为欧洲各国政府通过提供补贴等不正当地保护本地葡萄酒产业,已对中国的葡萄酒产业造成打击。

欧盟委员会在前一日以中国光伏产品被非法廉价进口和销售为由,决定从6月6日起对该类产品征收11.8%的反倾销关税。中国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调查显然是针对上述决定作出的反击。

在此问题上中国也深感危机。中国的光伏产量占到全球的6成,其中约85%依赖出口。据中方统计,面向欧盟的出口占到总产量的6成,2011年的出口额达到了约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5亿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光伏产业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比较低,11.8%的反倾销税可能对某些企业伤害大一些”。

迅速抛出反制措施也显露出中方的危机感。而作为反制的对象,中国挑选了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量在中国不断上升的“葡萄酒”。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达到25.7万升,是2009年的4倍,其中5成来自法国。从中可以看出中方的目的是为今后的光伏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欧盟从6月6日起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暂时只是为期2个月的临时性措施。如果中方不进行应对的话,税率将提高到平均47.6%。因欧盟曾表示将按平均47%的税率进行征收,中方业界人士认为“这已经让欧盟做出了一定让步”。

其实中国在背后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底访问德国之际,从德国总理默克尔那里得到了“将尽量避免征税”的回应。6月3日李克强总理又向欧盟委员会呼吁,希望双方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包括德国在内,27个欧盟成员国中可能有一半反对此项征税,因此不得不决定先采取2个月的临时性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要求征税的是法国。选择法国产量占压倒性优势的葡萄酒来进行对峙,从中可以隐约地看出中方有意避免围绕光伏产品产生更多的摩擦。

中欧“双反”贸易战

欧盟对华光伏产业落下铡刀

欧盟的铡刀落下了。即便针对中国光伏产业11.8%的临时性反倾销税似乎比预期的缓和,但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空。

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地。2011年中国有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其中70%以上是输送到欧洲市场;2012年欧洲市场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一半以上。据称这次超过220亿欧元涉案值的光伏“双反”案,可能成为中欧贸易史上最大的争端。

中国光伏企业为何成了“待宰羔羊”。

从去年9月欧盟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可谓风声鹤唳。据业内人士估算,一旦开征惩罚性关税,将导致中国大批光伏企业破产,造成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不良贷款风险和超过50万人的直接人口失业。

今年3月,中国光伏产业“排头兵”无锡尚德因债务泡沫崩溃而申请破产,这就如同中国光伏产业内外交困的缩影。近年来,国内“光伏基地”遍地开花,全国31个省(区、市)均把光伏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有300个城市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光伏产业基地超过100个。虽然中国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但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中国光伏行业却不得不面临又一轮大洗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人士预测,到目前为止,这一轮“双反战”,欧盟已经“下了杀手”,就算在未来几个月的“缓冲期”中有所妥协,也必然对中国光伏产品输往欧洲市场的价格和规模,设置更高的壁垒。对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大企业拿到配额的机会更大,虾兵蟹将们会死得更快”。

事实上,欧盟内部对如此血腥的贸易战也有不同声音。上个月,据说在有关征税的“摸底投票”中,德国、英国和荷兰等18个成员国投了反对票。

同时,代表欧洲600多家光伏企业的行业协会——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发表声明,认为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仅伤害欧洲光伏产业,还会损害整个欧洲经济。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60%的关税,将导致欧盟今后3年内失去24万多个工作岗位,损失270亿欧元的“附加值。这之前,该协会还组织成员抬着仿制棺材,在欧盟总部外为欧洲光伏业“出殡”,示威反对。

但这并没有阻止欧盟委员会的决定。他们在6月4日晚宣布,自6月6日起,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该税率将升至47.6%。这仅仅比此前透露出的消息多出了两个月的缓冲期。

对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死缓”无异于立即执行。因为本来光伏产业就已进入薄利时代,中国产品相比韩国、美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很小,这增加的11.8%。关税足以把利润全部吞掉。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王世江表示,“这一初裁结果貌似明显好于之前的预期,但实际上足以将我国光伏产品驱逐出欧盟市场”。

“欧盟吃定了中国”,经济学家李才元认为,由于光伏产业已实现典型的“全球化分工”,而中国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上只是位居中下游,上游的核心技术、材料以及光伏生产设备等,都对欧盟有依赖,最关键的是中国企业还必须依赖欧盟市场,“他们抓住了你的软肋,就算是增加关税成本,你也不得不割肉饲虎,继续出口。谁让你既缺乏自主技术也缺少自主市场呢?”

其实,早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光伏产业严重“对外依赖”的情况发出预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两年前就强调,技术瓶颈是中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弱点。在光伏产业,多晶硅生产的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被欧美企业垄断,这个核心环节占成本的50%。

当时,尚德董事长施正荣也疾呼,如果只注重制造不注重科研,造成“技术短腿”,只关注短期利益不关注长期效益,“杀鸡取卵”,中国的“光伏神话”最终可能成为“光伏泡沫”。而如今,他的公司竟然兑现了这个糟糕的预言。

当核心技术与核心市场都依靠国外市场时,一旦关税变化或贸易战打响,中国光伏企业就变成了“待宰羔羊”。而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碍于各地政府对新兴产业“大干快上的冲动”,这些显而易见的“瓶颈”并未得到重视。

这是货真价实的贸易保护主义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反映,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往往是中国地方政府不愿意投入,“他们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投入大、见效慢,而更钟情于上马短、平、快项目,这样只要把基础设施建起来,搞技术引进,或直接进口,搞组装、拼装,产业做大了,地方经济的数字指标好看了,但长期效益和利润却不一定有多少。”

这一轮“双反战”,正是对中国光伏产业“畸形”发展的严峻考验。财经分析人士席淑静认为,“双反”并不完全是坏事,“光伏产业曾经热过了头,热得头脑发昏,‘双反’这盆冷水浇下之后,泼灭了一些企业不切实际的扩张念头,泼灭了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上马光伏项目的冲动。”

她引用一位国内光伏企业总裁的话,“市场不是这么玩的,现在就是欧美教你应该怎么玩。过去光伏企业的玩法是拼价格,拼到最后谁也挣不到钱,先是国外有几家光伏企业撑不住了倒闭,接着是中国自己也岌岌可危。”

也许真到了对自身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李才元认为,金融危机后,网络、电信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战略产业,各国都紧抓不放。比如,美国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三一集团的风电项目就在美国吃了禁令;欧洲推进新能源革命牵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光伏企业就成了祭品;再联系到中国最优秀的电信企业华为在美国、欧洲都遭遇排斥,这说明当下全球贸易的生态环境正发生巨大转变。

“自由贸易几乎被欧美放弃了,如今流行的说法,是要求公平贸易,不能补贴、不能倾销,这实质上是货真价实的保护主义。”李才元说,“欧美的经济政策是以国家利益为上的,什么有助于打造新兴产业,推动新兴市场,他们就实施什么,而不会受制于理论。”

财经评论人士毛木子认为,原本欧洲市场被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光伏行业视为救命稻草,如今却被“逼到了海边”。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国内市场的扩容是必然选择,相关引导政策也需要及时做好配套。“欧盟此举或将倒逼国内出台政策力挺,带动国内市场需求。”

同时,在全球市场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国内光伏企业一贯赖以生存的“补贴”之路已经被堵死,政府“大概没那么傻了”。 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另一方面银行也收紧了对光伏企业的授信。

他说:“政府可能乐于见到一批产能落后企业死掉,并对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国有化。”

未来中国家庭的房顶会不会架上光伏设备。

事实上,当中国光伏产业不得不擦干眼泪、被动应战之时,欧盟未必也就真能拿到好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