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段时间,尚德破产重整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风头”盖过了不久前还被热议的赛维LDK。在赛维一系列自救、彭小峰归位董事长后,赛维似乎显露出好转的迹象,至少没有走到尚德今天的这一步,而且3月初还高调地宣布了1200人的招聘计划。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假扩产只为获信贷今年3月初,债务重压下的赛维LDK高调宣布,其已制定1200人的新员工招聘计划,正在尽一切办法继续扩产。然而,据赛维员工透露,员工工资一直拖欠,五险一金也未缴纳,很多车间员工闲着无事可做,部分老车间因无钱维护设备无法开工。一方面,产能无法消化,流动资金告急;另一

首页 > 光伏原材料及辅料 > 硅片 > 评论 > 正文

从赛维的“矛盾式”重生说开

2013-05-23 09:54 来源: 光能杂志 

编者按:近段时间,尚德破产重整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风头”盖过了不久前还被热议的赛维LDK。在赛维一系列自救、彭小峰归位董事长后,赛维似乎显露出好转的迹象,至少没有走到尚德今天的这一步,而且3月初还高调地宣布了1200人的招聘计划。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假扩产只为获信贷

今年3月初,债务重压下的赛维LDK高调宣布,其已制定1200人的新员工招聘计划,正在尽一切办法继续扩产。然而,据赛维员工透露,员工工资一直拖欠,五险一金也未缴纳,很多车间员工闲着无事可做,部分老车间因无钱维护设备无法开工。一方面,产能无法消化,流动资金告急;另一方面,仍大规模扩产,宣布庞大的招工计划,但现有员工却无所事事。难道这就是赛维的求生战略?

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真相,目前赛维对产能扩张或许没什么兴趣,但信贷是其救命稻草。赛维如今面临危局,靠自己,无法破局,只能继续靠地方政府输血,输血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什么理由最有说服力?正在走出困局嘛,比如盈利能力恢复了,出货量增加,新的招聘计划,新开厂房等等。“据我看,他们开这么多新车间,无非为了能在银行继续贷款,这倒不是说赛维已丧失自我造血能力,而是因为负债实在太高,弄得经营现金流都快没了,听说赛维发工资都靠贷款”。赛维新开车间、宣布招聘计划,不是为了扩产而是为了信贷。

规模效应还有效吗?

媒体日前发布了一个话题讨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吗?有业内人士就认为,成本与规模关系不大。(光伏红火的)那些年,扩规模是为了多挣钱,因为利润率很大。赛维也不能例外。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至2011年底,赛维LDK硅片的年产能,由420MW扩张到了4300MW,4年时间,硅片产能膨胀10倍,被誉为“新余速度”。如今冒进的赛维硅料厂已停产,目前仍未复工,而启动资金高达30亿元,这对丧失融资能力、短期负债高达200.9亿元的赛维LDK而言,任务异常艰巨。

赛维LDK集团总裁兼CEO佟兴雪在3月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有困难的不只有赛维,全行业都陷入困境。2008年硅料价格达到顶峰,400-500美元/千克,加上赛维本身的订单就需要上万吨的硅料,因此上马了1.5万吨的产能,当时是有点冒进。”这种疯狂的规模扩张间接地导致了今天的恶果。

过分臃肿的规模在面临供求平衡被破坏的环境时反而成为了企业自身的包袱,某些企业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也导致了自身这一两年来不断的巨额亏损,甚至是破产或被收购。就目前的光伏行业而言,曾经的疯狂扩张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产能已是严重过剩。不过,有的专家从长远角度看说是阶段性过剩,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无论如何,拼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

创新和差异化之路

在中国光伏企业几乎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中盛光电的业绩格外耀眼。2012年,在光伏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的环境下,中盛光电的销售总额达到80多亿元,综合毛利率为14%,全年实现了3亿元的盈利。在国内光伏企业同质化竞争中,中盛光电积极寻求商业模式创新。中盛起家之初也主要从事光伏组件加工,但在认准光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后,中盛光电放弃产能至上的传统模式,创新强化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模式,主攻光伏电站的设计、建造和服务一体化。

为提供更好的服务,未来中盛光电还将着力构建类金融业务平台。其董事长王兴华表示,要实现五年发展目标,最需要建立的核心能力是金融服务能力,建立电站投融资金融平台,理顺从电站股权债权的导入到股权债权退出的一整套中介服务机制。这方面我们有比较好的基础。一,启动早,已经拥有了一批投资人合作伙伴、一批有合作基础的专业银行伙伴,并且也已和台湾最大的光伏企业联合成立电站股权投资基金;二,海外工程及服务团队专业,有超过400兆瓦的工程及服务经验;三,国内金融机构已经实质性介入,中国信保首张工程保单已经出具,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也已启动海外金融产品审批。

在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要想做得好,必须在两点上有突破,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中盛光电从组件产能过剩的红海竞争中转型,向产业下游的电站终端转移。中电光伏则是从技术上寻突破。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说,各企业之间既有竞争,更要互利共生,大家不应该挤在一个环节拼个你死我活,而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在某一个环节做好做强。

最近,中电光伏推出高效多晶硅电池Waratah,平均量产效率可达17.4%,高于业内普通多晶电池17.0%左右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新技术采用的是五主栅的电极结构,成功突破了日本京瓷公司三主栅电极结构的专利封锁。值得一提的是,Waratah的量产并不需要推翻原有的生产线、大规模更新设备,而是在现有产线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改造即可实现。

正如在关于成本和规模的话题讨论中,有人这样评价,拼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技术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利剑。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进一步发展,光伏产业现在依然处于幼年期,技术根本没有完全成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即区分大小企业是没意义的,只有有自主研发能力,对行业有推进作用的企业才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