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光伏产业冲击影响,曾被誉为“中国光伏设备第一品牌”的天龙光电如今已光辉暗淡。光伏主业遭受重创,新拓展的LED业务亦不见起色,天龙光电似乎已经陷入泥潭、举步维艰。
根据天龙光电最新发布的2 0 1 2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 0 1 2年天龙光电总营收约为1 . 7 6 亿元, 同比下降79.0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1亿元,较2011年同比下滑921.28%,位列创业板公司亏损榜首席。
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天龙光电就开始走下坡路。2012年二季度遭遇亿晶光电4000万元单晶炉订单换货风波后,公司业绩就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三年前,天龙光电IPO上市时募集的资金高达6.01亿元,如今已用完逾5亿元的超募资金,但所有募投项目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导致公司经营状况陷入困境。
期间,LED产业投资热潮延续,天龙光电选择涉足LED上游蓝宝石长晶炉设备和MOCVD设备。但两年时间过去了,当初寄予厚望的两大LED关键设备业务至今未能产生预期业绩贡献。而LED上游的阶段性产能过剩持续发酵,使得天龙光电的LED设备业务的前景变得不太明朗。
蓝宝石长晶设备“哑火”
2009年前后,国内蓝宝石衬底市场供货短缺,而蓝宝石长晶炉多依赖GT-solar、TT以及ACR-energy等海外供应商,因看好国内蓝宝石生长设备“进口替换”市场,天龙光电开始切入蓝宝石长晶炉业务。
2010年天龙光电的蓝宝石长晶炉产品在实现小批量供货后,却遭遇销售量增长一直止步不前的困境。记者了解到,2010年天龙光电蓝宝石长晶炉销量仅为12台,而到了2012年销量仍不过几十台的规模。
2011年,天龙光电总经理李留臣在接受《高工LED》采访时曾表示,天龙光电已经接到的订单数量不菲,蓝宝石长晶炉的销售量增长三四倍不成问题。但是现在回头看,实际营收贡献并未按照当初的设想实现。
近日,记者致电李留臣,他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公司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暂时不方便回答有关公司业务的问题。”
“去年整个蓝宝石长晶炉市场都不太景气,我们在市场上都没有见到天龙光电的蓝宝石长晶炉设备。”江苏一家长晶炉同行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LED市场持续低迷,蓝宝石衬底厂商缺乏持续扩充产能的驱动力。
根据天龙光电201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年天龙光电炉体销售量为1005套,同比下降77.03%,其年产1200台单晶硅生长炉项目实现年税后利润总额亏损1.44亿元。这与其招股说明书所预计的年税后利润总额5165.1万元形成鲜明对比,而多晶硅铸锭炉亦未达到预期收益。
天龙光电方面解释称,单晶炉及多晶硅铸锭炉等主要业务收益无法达到计划进度,主要是由于当年整体光伏产业不景气所致,市场需求低迷,销量无法达到预期。
不过,天龙光电董秘吕松告诉记者,从目前现状来看,公司涉及的LED业务状态比光伏产业要好。“目前公司正在考虑转型,但是具体朝哪个方向发展还不太确定。”
增资中晟押注MOCVD
除蓝宝石长晶炉项目投资不达标外,天龙光电的控股子公司中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研制的MOCVD设备亦未达到预期业绩。
2011年3月,天龙光电联手华晟光电设备(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江苏中晟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以从事MOCVD设备及外延工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天龙光电利用超募资金投入5333.33万元,华晟光电以无形知识产权投入折算3523.8万元以及资金投入666.67万元。
2012年8月,天龙光电利用超募资金3500万元继续增资中晟光电,增资后天龙光电所持中晟股权为52.81%。在主营业务陷入巨额亏损的处境后,天龙光电开始重点发力LED业务。
2012年9月,天龙光电发布公告称,中晟光电已经与江苏汉莱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首台MOCVD销售合同。不过吕松表示,目前这台MOCVD设备正处在测试阶段,并未确认收入。
“预计要到6月份,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后才付款并确认收入。”据记者了解,除汉莱科技外,还有五家公司在试用中晟光电的MOCVD设备,但吕松表示,目前暂不方便透露上述几家客户的具体信息。
“公司在MOCVD设备方面寄予了厚望,目前该项目仍处在投入期,尚未贡献收益,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款MOCVD设备具备了当下市场上最高系统产能和最低外延营运成本。”
吕松向记者表示,天龙光电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费用,未来MOCVD设备业务可能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亮点。
不过, 吕松也表示, 由于目前LED上游仍处于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阶段,MOCVD设备属于尖端新产品,其开发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市场需求回升再迟于预期,可能会给项目运行造成很大风险。”
实际上,记者注意到这种风险已经开始显现,原计划于2013年4月出货的第二台MOCVD设备,目前依旧未见动静。“目前第二台MOCVD设备还在准备中,跟预期相比会有一定程度的推迟。”吕松称。
后市走向不明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公司的光伏主业开始受到冲击,下半年造成的影响更厉害。”吕松告诉记者,受政策影响,2013年光伏产业可能会出现回暖迹象,但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不会起到太大利好作用。
除了主营业务业绩下滑,来自股东的减持也让天龙光电在资本市场处于被动局面。
2013年1月9日,天龙光电确认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诺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亚科技”)的《股份减持计划》。诺亚科技目前持有天龙光电股票61,192,406 股,占天龙总股本的30.6%。减持计划于2013年1月15日开始,六个月内诺亚科技将原持有股份减持至不超过1600万股份,即不超过天龙光电总股份的8%。
尽管诺亚科技方面表示,减持是为了资金周转,但对于天龙光电而言,控股股东大幅减持股份,公司后市走向令人堪忧。
近日,天龙光电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准备向新的业务转型,对重要的员工将会予以保留,在部门结构上将会进行调整。
“春节过后,少有机构投资者到公司来调研,整体的战略调整公司还在探讨阶段。”吕松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还未正式进行大幅裁员,但如果新业务转型方向确定,可能会精简一部分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