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将走进历史,时值岁末,作为一名光伏业内人士,感觉自己应该为2012年的光伏行业做个总结,更应该深度的解读一下这个风光无限美好的产业,唯有此才能让“先烈们”死的明白,才能让未来的“先驱们”活的洒脱。元芳,不管你怎么看,我开始侃侃而谈了。
行业内的许多人看好光伏产业,因为他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绿色环保,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的一种手段。事实证明,凡是被国家看好的产业,到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光伏发电从无到有,从高端前沿领域到人尽皆知,却未能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讲到这一点,许多行业明星和协会领导肯定不敢苟同,开始计算未来,拿出种种数据证明自己,并耻笑笔者目光短浅,其实这正是中国光伏彻底“杯具”的根源。任何的行业必须首先活在当下,替未来买单需要大资本,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是人民群众太愚昧,是光伏没有那么好,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埋没。在此,笔者用32个字来阐述一下光伏产业为何中看不中用。
产业庞大,贡献渺小
据德国联邦能源和水资源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德国太阳能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6%上升到5.3%,截至2012年上半年德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量超过30GW。德国年发电总量不到中国的六分之一,按此方式计算,假如中国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3%,则光伏装机量至少要达到180GW。按1GW国家需补贴50亿元人民币计算,总补贴额度达到9000亿。
新能源发电的确是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请记住,新能源有多种多样,不一定非得依靠光伏来顶大梁。根据中电联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并网新能源发电量933.55亿千瓦时,约占总发电量的2%,其中:并网风电发电量为731.74亿千瓦时,约占并网新能源发电量的78.38%;并网太阳能发电量9.14亿千瓦时,约占0.98%;生物质发电量191.21亿千瓦时,约占20.48%;地热、海洋能发电量1.46亿千瓦时,约占0.16%。以上数据表明,新能源发电量占中国总发电量的比例本身就很小,光伏发电在新能源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而中国在光伏发电领域的补贴并不算少,只是光伏发电还没到独当一面的程度,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爆发。
补贴数额接近天文数字,却未能发挥建设性的关键作用,这就是全球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更准确的说,光伏发电的普及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需要做的是创新技术以及培育产业,而不是此刻谈暴发,谈启动,纯属无稽之谈。
假公济私,养肥自己
从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已获得了数百亿元人民币的补贴,用这些补贴建设的光伏电站现在运行如何?又有哪个电站投资商是靠销售电量来获取投资回报的?
光伏行业打着“示范工程”的旗号,美名为摸索太阳能发电之路,实则成为国有企业和少量关系强硬的利益群体借机敛财的手段。部分国有企业一是为完成国家下达的绿色能源发电的指标,二则不怕亏,所以敢于建设光伏电站,而不顾实际收益状况。少量与政府关系密切者,则通过私下公关,以好充次,来骗取电站建设的事前补助。
试问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之前大规模的骗补行为是谁之过?不是监管不力,是沆瀣一气;试问光伏企业,你建设光伏电站的目的是什么,是充当能源替代的先锋吗?不是盈利模式可行,是你懂得暗箱操作;试问地方政府,你发展光伏产业是着眼未来、高瞻远瞩吗?不是产业有多好,是GDP拉动效应太明显。
光伏电站行业存在许许多多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蹂躏了美好的产业,忽悠了国家部委和人民大众,这是特殊政治体制下造就的悲剧。很多光伏电站在屋顶上晒太阳,在西部戈壁滩磨练意志,成为了装饰品,丝毫没有实实在在的用处。没有多少个体因为安装光伏系统而节省了电费,有的只是建设光伏电站时的贪污腐败,少数企业假公济私赚了钱,政府依靠电站投资拉升了GDP,脸上贴了金,所以他们对光伏电站格外感兴趣。中国光伏,这就是真实的你。
中国光伏潜规则无数,盘点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电站审批繁琐,需要与各个部位打交道,腐败现象严重,造成光伏电站的隐性投资太大。
2.大量次品充斥在西部电站,虽拉低了投标价格,却给电站运营带来隐患,正如上述所言,没有投资商想通过发电来获得受益,都是奔补贴而来。
3.价格低廉,在中国销售光伏产品不是看质量和品牌,只看你的价格是不是足够低,会不会给对方经手人回扣。
4.协会领导和少量政策制定者与企业过于密切,甚至存在官员家属从事光伏产业的现象,部分政府人士成为企业独立董事或挂职于企业,为企业谋求利益。
5.政府单位为展示形象或通过工程建设捞取利益、电力企业为完成国家任务指标而建设光伏电站,这部分群体占绝大多数,打着新能源的旗号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
类似的潜规则数不胜数,光伏电站与政策关系过于密切,所以基本上政府机构存在的各种弊端都能与光伏行业沾上边。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已经很大,但政府的扶持在执行阶段被扭曲,没能产生激励企业创新的效果,反而使得拨款金额成为了众人争抢的对象,不管你技术多先进,首先公关能力要强,否则蛋糕就会落后他人之手。事到如今,产业还寄望于政府出手相救,实在令人感到悲哀。
利欲熏心高估自己
光伏企业在2010年之前是暴利行业,企业赚钱赚到手抽筋,纷纷失去理智,高估了自己和行业的发展速度,大面积扩张规模。俗话说,大船难掉头,在行业遭遇危机之际,这些企业的转型便成了难题。而且,光伏企业与银行、地方政府捆绑太深,即便资金链断裂,也很难全身而退,中国光伏就这样陷入泥潭,进退两难。
投机心理和战略失误造就了一个制造规模庞大的产业,却没有一个相对应的市场需求。行业总体来说还是向好,全球以及中国光伏装机量每年都递增,但企业却依然号召政府救市,渴望大面积快速的启动终端市场来缓解现有危机,这是不切实际的。任何的政府不会人为创造一个市场,所以光伏企业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任何的东西都是守恒的,你赔得多是因为你之前赚的太多,过于贪心。除了利润刺激下企业失去理智外,光伏业内人士普遍高估了这个行业。
第一,平价上网处于理论阶段,五年之内不实际。
光伏产业高估了自己,认为平价上网会提前到来,大规模的能源替代现象近在咫尺,事实并非这样。发电成本的迅速下降还是因为规模化的生产和过度竞争,在这方面,技术进步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国家对于光伏企业给予的种种资金、土地、税率等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怂恿下,都转换为企业快速扩张的资本。光伏企业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在此基础之上光伏产品的真正成本缺乏说服力。此外,以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晶硅电池的技术改进空间比较小,技术进步才是改变产业命运的关键,因为规模化的生产其带来的利好是有上限的,所以平价上网理论上非常可行,实际上是痴人说梦。
第二,过度的着眼未来,对产业瓶颈认识不充分。
光伏产业的发电成本总是以25年或20年的发电周期来总体测算,过度的从未来的角度考虑,又缺乏实践证明,脱离了个体和电网企业当前的利益诉求。中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虽然日益浓厚,但你要个人或企业来为将来20年之后的电费买单是很难的,业主的顾虑包括系统遭受天灾人祸、维护成本过高等等难以打消。对电网企业来讲,电网企业是靠上网电价与居民用电价格的差价来获取利润,其讲究的还是规模化的效益,光伏发电远高于火力发电,也高于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电价,试问电网会对光伏有好感吗?没有了好感,就没有解决光伏发电技术问题和配套设施的动力,现在电网企业甘愿为光伏做保姆,一是因为高层的压力,二是光伏发电规模小,还没有触动其自身的核心利益。
产业最大的瓶颈还是成本问题,只讲故事,不讲事实,中国光伏就不能继续发展。
第三,高估新能源前景
新能源是无限美好的,地球人都知道,但这可能是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以后的事情。光伏企业恰恰把这一时间点人为提前了,给人的感觉是,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光伏电池板进入百姓屋顶的时刻就要到来,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国家发展新能源更多的是培育一个市场,同样重视对现有传统能源的改造,比方说对媒体、石油及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行技改,以提高其自身的能效利用。国家发改委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新能源,光伏企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是国家的惟一宠儿,国家宠幸你,行业能否争气才是关键。
光伏产业最终的普及化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包括具有竞争力的发电成本、脱离补贴、理顺利益机制等等,需要漫长的时间。光伏产业从高精尖到大众化仅仅几年的时间,怎么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所以,光伏行业高估了自己。
生不逢时,过于飘渺
光伏行业属于奢侈品行业,是人类着眼于未来而创造的一个行业。与传统火力发电的成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样一个“傍大款”的产业必须依靠政府颜色行事,经济景气之时,政府财政充足,即便你作用渺小,也不会过于在意你的存在。但一旦经济下滑,财政吃紧,各国政府首先抛弃的就是你,因为你属于奢侈品,不是刚性需求的东西,现阶段是可有可无的。
现在的光伏产业就是这样一个“小三”,大款早已不如从前,却又不敢抛弃你,因为你可能破坏一个家庭。欧洲危机并未有所好转,中国经济经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也处于衰退阶段,而且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十二五”规划中将年均经济增速设定在7%,远低于之前的增长速度。按照目前形势来看,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会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但绝不会有大幅度的补贴出现,因为经济基础无法消受。
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已经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应用环节却很难再得到以往的支持力度,只能说光伏生不逢时,政府也难彻底抛弃光伏行业,毕竟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企业倒闭和员工失业是脆弱的执政党所承担不起的。
光伏产业过于飘渺,未来的发展之路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产业前景是美好的,这成为全体光伏从业人士坚守于此的原因。行业未来是好的,现在依然没有好的让人接受的程度,至少目前真的是中听不中用。
试想一下,如果国家抛弃了这个行业,仅保留几家创新能力强,又可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线企业,国家和普通老百姓都不会有什么损失,至少行业还在,这就是光伏最大的问题,你没有发展到人类必须依赖你的程度。所以,请不要再忽悠老百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