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本质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或钢筋水泥构成的物质体,尼采曾说:“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确实,很多人只把建筑看作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满足我们人类的现实功能需求;为人类遮风挡雨,提供庇护场所。实际上,“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光电建筑)概念的提出正不断在颠覆“建筑”的原始观念。屋顶不只是屋顶,还是一个小型电站;玻璃也不再只是玻璃,而是一堵光伏幕墙。这种对传统建筑实用主义颠覆不是改造性的,而是创造性的。他在建筑美学基础上,更实用,人文气息更浓,更贴近生活,是美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自从光伏兴起之时,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并且被广泛应用,堪称一绝。
迪拜鸟岛太阳能光伏建筑

该鸟岛的建筑在绿色建筑上应该是姣好的一笔,垂直村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拥有最基本的能效供应:减少太阳能增益并最大限度地生产太阳能资料。每一个建筑曲面都可以独立地朝向北面,并均位于东西轴线上,以减少长期太阳光光直射。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群面朝南,能自动调整自身集光板面,与太阳高度角垂直,最大限度地收集太阳光。建筑屋顶是类似于叶子的结构,它可以把太阳能基地分解成很多小块,更加方便区域管理。
咋一看,迪拜鸟岛基地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何池群波光粼粼,更进一步观察,却发现该网状建筑结构实际上有比在炎热沙漠更好的采光点——收集太阳光热射线并将其转换成能源。该建筑被称为垂直村,它结合了配套的多功能建筑特点和大量太阳能集热器列阵,运行智能化,操作管理方便,预计在其竣工后将有可能获得绿色建筑LEED金牌认证。
该建筑除了能量获取功能先进外,外形也蔚为壮观,其切割和倾斜方式,让观光者从每一个方向看都有不一样的景观效果,居民和游客可以在此享受到各种服务,如酒店、电影院、餐馆、商店和剧院等。
光电建筑—新北京南站


新南站的建设突出了环保、节能等理念,在众多大型火车站中首次采用太阳能发电。在候车大厅屋顶安装了4186块太阳能电池板,并采用了SMA的36台性价比极高且运行稳定可靠的Sunny Mini Central集中型逆变器,并有先进数据采集器Sunny WebBox和各种传感器对光伏电站的运行进行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全面的监控,保证电站的可靠高效运行。 北京南站光伏电站系统项目总容量为300kWp。
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居住型社区——荷兰阿姆斯福特太阳能村

以建筑节能为中心的、装机容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太阳能发电居住区,是当今荷兰住宅建设的示范项目。太阳能利用是该项目的重点,辅以配套的建筑节能技术,达到节约能源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太太阳能村共有6000幢住宅,10余万人,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达1.3兆瓦(MW)。
西班牙光电建筑——Atika住宅样本

第一个Atika住宅的样本是在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Bilbao)组装成型,并计划在未来通过汽车运输到不同的国家组装。
由于西班牙位于欧洲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冬天温暖,夏天炎热,通风和空调设备是主要的能源消耗点。
建筑师早已通过简单而有效的建筑手法对能源进行合理地利用:通过外墙的厚度与密度来形成保温与隔热;白色的石灰板作为对日照最好的反射材料;利用上部的悬挑的建筑构建或者窗上的百叶来形成阴影;狭窄的街道和阳台来确保阴影面和空气的流通;以及利用流动的水来达到降温的效果。Atika住宅正是在这种简单而高效的能源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最新的技术与材料。
德国邮政大楼

德国邮政大楼是波恩的一座现代化标志性建筑,这栋40层162.5米高的全玻璃、钢结构的建筑矗立于莱茵河畔。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进行“空气对流”,冬暖夏凉;同时抽取莱茵河的地下水,通过管道系统处理后,对大楼进行供暖和制冷,用过的水简单处理即可排入莱茵河,几乎没有污染。
“整个能源系统中,唯一非常重要的能源是用于用于水循环的电能,比普通大楼使用的能耗降低了25%以上。”邮政大楼负责人UweMoog先生说,“当初为了环境的投资非常值得,50年内,用于大楼运转的能耗大概只有当初总投资的1/3,而在同样时间内,普通大楼的供热、制冷、照明能耗,将会占到75%。”
英国蜂兰生态房

这座房屋占地550英亩,,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态环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来自废弃的沙砾,利用地热加热和冷却,并循环利用雨水,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解决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
光电建筑—清华大学节能楼

这是一座座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办公楼,它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据初步核算,该楼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光电建筑—世界太阳城大会主场

在中国德州太阳谷内,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建筑节能70%以上,加上60%采暖、制冷),充满独特的未来感。
新加坡Beach Road

技术及方法:太阳能光电板、雨水回收系统、自然通风系统、太阳遮光屏幕。
全球单体最大太阳能建筑:尚德光伏研发中心大楼

尚德光伏研发中心大楼总投资约2亿元,该幢建筑地上7层,幕墙总高度37米,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PV幕墙面积6900平米,是全球最大的光电幕墙。
该大楼在我国建筑领域首次引进“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概念,全部使用光伏玻璃幕墙等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直接为大楼提供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电力,整个工程设计容量为1兆瓦,预计全年发电量将达到70万千瓦时,预计将为整体建筑提供80%耗电。以最低使用寿命25年计算,共可产生电量1737.5万千瓦时,对推广绿色能源,缓解峰电压力起到很好的作用。预计每年可以替代标准煤240吨,减排432吨,25年共替代标煤6000吨。
澳洲Frasers Broadway

技术及特色: 废水回收设备、绿化屋顶、自动仪器, 、太阳能照明设备。
光电建—合肥大剧院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

光电建筑—青岛新能源大厦


“生态大厦”在青岛市崂山区落成。据了解,大厦使用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1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其中,由太阳能电池阵列、风力发电机、智能管理系统、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组成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现了太阳能、风能与建筑一体化。据统计,大厦每年可节电15万千瓦时,能耗仅为传统建筑的1/3,每年节省运行资金约45万元。
“生态大厦”环保节能 大厦的外立面和屋顶设有50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阵,它们发出的直流电可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满足大厦日常用电的需要。
上海世博会3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上海世博会上应用的太阳能并网电站设计寿命为25年,装机功率为3000千瓦,每年可发电3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600多吨。该项目建成后对缓解上海的电力紧张局面,推动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青岛火车站

2008年8月1日正式运行
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用于地下候车室日常照明。
上海世博会光电建筑2

世博园区标志性建筑——中国馆

武汉光谷

中国首座碳零排放节能楼: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大楼

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大楼是一座展示最新生态节能和建筑技术的示范样板楼。大楼没有使用传统的制热制冷系统,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热制冷。外部倾斜的玻璃窗可以借助空气缓冲层带走部分太阳辐射,并通过使用光伏发电系统,提高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大楼有收集贮存雨水并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系统,真正实现用电用水自给自足,达到碳零排放。据计算,在未来25年,此大楼可减少碳排放1081.8吨。
中国最大的光伏地标建筑—力诺之翼

中国最大的光伏地标建筑―“――力诺之翼”近日竣工,它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力诺阳光科技园内,是一个立体式光伏电站,总长度为120米,高20米,年可发电量为24万KWh。
中国第一个光电建筑—保定电谷大厦


安装容量700 KW
中国首座太阳能五星级酒店——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
2007年11月中旬,位于河北保定的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基本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