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的不利消息压得施正荣憔悴了许多。作为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前CEO,施正荣在尚德处于风口浪尖之时选择退居二线,有分析人士称是为了避避风险,以更好地将尚德从旋涡中解救出来。
据尚德近日发布的二季度初步财报显示,尚德二季度的毛利率为-10%,相比同行偏低,主要是因一笔高达7600万美元的非现金库存计提所影响。接近尚德电力的相关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近日,国联注资尚德电力的方案被暂时否决了。接下来尚德电力可能或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寻求帮助。
寻求注资暂被否或发债券
此前有消息称,尚德电力可能与江苏省无锡市国资委旗下的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来缓解公司财务危机。但合作双方均三缄其口。
无锡国联是无锡市政府出资设立并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消息人士称,原本是要将国联证券卖给中信证券,然后注资尚德电力,但现在中信证券认为价格过高,还未接手。
据上述人士介绍,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就传出了中信证券即将兼并国联证券的消息,只是当时所有人的焦点都落在了券商并购层面。
“如果这一方案暂时被否,极有可能靠发行债券的形式,政府债或企业债来融资。”上述人士表示。
“我们公司在未来几个月会做好债融资的项目。”尚德电力投资关系部高级经理张建敏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但他拒绝透露过多细节,“现在没有更多细节可以披露,我们现在正在做债融资的工作。”
众所周知,公司债是指上市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由证监会监管的中长期直接融资品种。发债企业需由金融机构或上级母公司(主要投资主体)提供担保。
“也就是说,需要银行方面的支持。”上述人士称。
“银行一直在支持尚德的工作,以前是现在还是。”张建敏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发行债券都是需要还款和利息的,如果本身不能挣钱的情况下还要付利息,对企业而言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上述人士表示。
8月31日晚,尚德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初步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尚德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与第一季度相比环比增加33%,高于原先20%的预测。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4.71亿美元,环比增加15%。
尚德CEO金纬在公告中称:“我们还在寻求不同的再融资方案,来解决2013年到期的可转债的问题,此事有望在近期得以落实。同时,我们对环球太阳能基金的尽职调查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将随时报告最新的结果。”
企业自救或成行业现象
此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全球领域中一度被誉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直言,“可目前行业面临的问题是,走得太快,一年走了五年的路,让未来五年无路可走。”自从2005年12月15日,施正荣在纽交所按响了上市交易铃之后,尚德电力就成为国内太阳能企业的典范,尚德神话从此上演。“它的快速发展何止5年,应该是20年。”一光伏企业高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尚德的问题在于它的发展速度太快,同时它的很多投资都是以失败收场。
2006年,尚德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10年的长期硅片供货合同,2011年7月,尚德电力宣布终止此项合同,为此公司将承担损失2.2亿美元。
时隔一年,施正荣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2007年,总投资3亿美元的电池基地落户上海,这是全球首个硅薄膜电池基地。但因种种原因这一基地关停了。
随后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并购硅片企业,以获取25%—50%的硅片自给自足。然而,这一并购硅片的行为饱受诟病,“形势不好的时候做产业链是完全没有优势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在外面买硅片会比自己做硅片更便宜,因为价格成本比自己生产的要低很多。”上述人士表示。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拥硅为王”的理念。如今尚德正在慢慢改变战略。尚德二季度初步财报显示,在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环比增加的15%中,93%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组件销售,7%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系统、电池、硅片和生产设备的销售。
“也就是说,只要能有毛利的尚德都已经开始做了。”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现在行业还在有毛利的层面竞争,以后可能要到毛利很低的情况下竞争,那将会更惨。”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目前,江苏省正在酝酿推动更多的扶持政策,此举被看做是政府出手相救。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李宝山的观点却有些不同。“现阶段不会有太多的政策出来,光伏行业目前的困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行业困境,应该放在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李宝山分析称,“目前国家经济呈下滑趋势,高层提出‘止滑维稳’的目标。那么多行业都在经历衰退,国家很难出台只针对光伏的补贴政策。”他认为,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可能是基于不让更多企业破产。
“现在企业只能自己救自己。”李俊峰表示,我国光伏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节奏需要控制,政府、金融都救不了光伏产业,光伏业企业只能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