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冬萧瑟里的中国光伏业2011年11月底的杭州,天气骤然转凉,阳光打在身上,虽然还能让人感受到一点点暖意,但已然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灿烂。而对于光伏投资者冯建中来说,寒冷刺骨的严冬其实早已来临。早在今年初,冯建中在杭州投资的多晶硅切片厂,订单便已开始大幅减少。他本以为,那只是市场的正常波动,谁知到了年中,却几乎再也接不到新订单。并且,硅片的价格也开始一路下滑,156mm的多晶硅片,2009年时的最高价接近4美元/片,2010年底也还在3美元/片以上,但如今已经下跌至1.5美元/片。以往挨着枕头就能睡着的老冯,现在晚上经常失眠,因为,一闭眼的工夫,硅片的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一周(6.18-6.21)光伏热点聚焦(组图)

2012-06-21 17:42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一、寒冬萧瑟里的中国光伏业

2011年11月底的杭州,天气骤然转凉,阳光打在身上,虽然还能让人感受到一点点暖意,但已然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灿烂。而对于光伏投资者冯建中来说,寒冷刺骨的严冬其实早已来临。

早在今年初,冯建中在杭州投资的多晶硅切片厂,订单便已开始大幅减少。他本以为,那只是市场的正常波动,谁知到了年中,却几乎再也接不到新订单。并且,硅片的价格也开始一路下滑,156mm的多晶硅片,2009年时的最高价接近4美元/片,2010年底也还在3美元/片以上,但如今已经下跌至1.5美元/片。以往挨着枕头就能睡着的老冯,现在晚上经常失眠,因为,一闭眼的工夫,硅片的价格可能又下跌了。

目前,老冯已经被迫停掉了4条光伏生产线中的2条。但看着厂房里堆积如山的硅片,他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今年已经快结束了,但我们去年的库存还有大半没消化完。这样下去,我不知道工厂还能撑多久。”

“今年,浙江有将近1/3的光伏企业没有开工,一方面是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政策调整,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锐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10年光伏投资过热,大量企业盲目地投资建厂,扩充产能,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逼到了绝境。”浙江省光伏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2007年以前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咬咬牙挺过这次危机应该问题不大。但之后进入的企业,可能都会消失在这个冬天。目前,仅浙江就有200多家从事光伏产品制造的企业,其中一大半是2007年之后进入的。

老冯的困境,只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即便是像无锡尚德、赛维LDK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近期也接连传出了破产传闻。11月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在美国上市的8家中国光伏企业中,仅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仍能保持赢利,尚德电力、赛维LDK、天合光能、阿特斯太阳能、韩华新能源、晶澳太阳能等6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此前,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早在今年年初,他就已经意识到,“太阳能下半年要准备过冬了,最困难的时期是在今年下半年”,“在欧美、西方国家,太阳能现在还是一个靠政府补贴的市场;而中国现在还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哪来工厂?这句话我在过去5年不知讲了多少遍,但听进去的人可能不多。所以,我们一再呼吁,中国不能仅仅发展产业,还要发展市场”。

对于过去10年一直在狂飙突进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2011年之后,它们必须面对的,可能将是一段漫长的“阳光黯淡的日子”。

相关新闻:寒冬萧瑟里的中国光伏业

二、光伏视点:被逼急了的京运通

向昔日的战略伙伴索要违约金逾3亿元,上市不足一年的京运通这一举动成为上周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

继6月5日宣布与最主要的客户江西光伏企业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江西赛维”)终止合同后,京运通6月11日发公告称,公司已向上海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要求江西光伏企业赛维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78.96万元及相应的利息损失3.84万元;江西光伏企业赛维支付终止履行合同违约金3.13亿元及相应的利息损失;此外,还包括打官司当中产生的其他费用。

此举在外界看来似乎有些“不厚道”,但面对江西光伏企业赛维与自身愈演愈烈的颓势及不知何时转暖的光伏行业背景,京运通的决绝又似乎是迫不得已。

被逼急了的京运通

根据京运通此前所发公告,公司与江西赛维于2008年7月22日签署了《设备采购合同》,约定江西赛维于2010年12月31日前累计采购多晶硅铸锭炉580台。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向江西赛维发货119台,其中2008年发货18台,2009年发货101台,2010年和2011年未发货,剩余合同数量461台,剩余合同金额11.59亿元。截至2011年3月,江西赛维支付完毕剩余461台设备的合同预付款1.14亿元,但截至目前,京运通尚未收到剩余461台多晶硅铸锭炉款项,亦未向江西赛维发货。

而据此前的合同规定,若逾期付款超过两个月,则原合同及原补充协议全部终止履行,江西赛维应在京运通发出《终止履行通知书》后3日内向京运通支付461台设备余下所有未支付部分货款总额30%的违约金,经计算逾3亿元。

“如今江西赛维的情况众所周知,京运通到时候到底能拿到多少赔偿金还真不好说。现在是走法律程序,在我看来,也不能逼得太紧,一旦赛维破产,作为供应商的京运通能拿到钱的可能性就更加渺茫了。”业内一位私募人士称。

曾经亲密无间相互扶持,京运通会公开与江西赛维翻脸其实也为形势所迫。

今年一季度末,京运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82.63%和90.74%。公司在一季报还预测称,光伏行业受国际宏观环境影响而持续低迷,今年1-6月公司净利润同比将下滑超过50%。

在另一方面,京运通更让人担忧的是其不断增长的应收账款。

据京运通已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201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3.44亿元,时至2011年底,该数据已激增至6.78亿元,近乎翻倍。而到今年一季度,应收账款进一步上升至6.93亿元。

然而迫于行业转冷的种种形态,京运通在现阶段又只能在信用方面“持续宽松”。2011年年报称,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和董事会讨论,对于实力较强的客户,适当放宽信用政策,因此增加了应收账款。

相关新闻:光伏视点:被逼急了的京运通

三、盘点那些上市造假的光伏企业

眼下,光伏企业上市并不是个好时辰。受欧洲市场需求放缓、光伏产能过剩及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影响,相关公司业绩遭受重创。各种债务危机引发种种矛盾,下面由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为大家盘点那些上市造假的光伏企业。

天能科技IPO涉嫌造假上市

据悉,天能科技拟发行37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48亿股。公司所处的光伏行业在2011年可谓是经历了不折不扣的严冬,产能过剩导致的多晶硅价格暴跌,欧债危机使得欧洲国家的光伏装机总量目标不断下调,以及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企业连绵不断的反倾销起诉;这些负面因素都大大挤压了中国光伏行业的盈利空间。

根据2月1日发布的预披露材料,天能科技2009年、2010年及2011年1至9月分别盈利2089万元、3227万元和6249万元,业绩增长尚算稳健。到3月份,媒体曾对天能科技进行报道,在《天能科技:虚增收入数千万涉嫌造假上市》中质疑其造假上市。称其在多个工程中存在披露不实。且除了虚增收入的造假外,被公司包装为光伏应用的多个成功案例,也是漏洞百出、使用效果堪忧。

继天能科技之后,另一光伏企业欧贝黎遭遇“见光死”——IPO(首次公开募股简称IPO)申报材料预披露之后被终止审查。

相关新闻:盘点那些上市造假的光伏企业

四、【评论】“国有”风能太阳能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据《法制日报》报道,黑龙江省6月14日颁布《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这是我国首个规范气候资源利用的地方法规。

此消息一出,便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就感叹道:以后晒个太阳喝个西北风什么的,都要交税了。有的网友认为,如果以后被太阳晒伤,那么是不是可以索取国家赔偿呢?更有网友记起曾经还有人建议开征呼吸税,如今太阳“躺着也中枪”……无论哪一种声音,无不指向政府太霸道法规太“强大”,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连太阳也不放过,以这种立法思维,说不准到时连星光、雷电、白云终有一天也要纳入国有制,这可不是天方夜谭哦。

风能、太阳能属于自然资源中的气候资源,不同于有质感的矿产、森林、山岭等资源,根据我国《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地、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而黑龙江的法规将风能太阳能属于抽象概念的“国有”,未有宪法的法理支撑,操之过急,自然引来不少争议。一旦立法通过,风能太阳能就有类似与矿藏、水流的表述了——我国《民法通则》第81条规定“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不得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可是从实际上来看,对于气候资源来说,这样的法规有多强的操作性?

目前,学界对水资源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制度还存在争议,如今一部地方法规已经将风能太阳能所有权的界定,连征集民意都省略了,这种立法思路保证不了立法的程序正义,更不用说实质正义。从法律上来说,“国有”也称之为“全民所有”,对于所有权,我国《民法通则》定义为“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从执法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在强大而抽象的“国家”面前,“全民所有”往往沦为“全民没有,政府所有”的境地,一旦将风能太阳能界定为“国有”,那么管理、利益和收益全部纳入了政府有形之手,以后收费征税自然变得顺理成章,比如老百姓屋顶和院子里的太能能热水器必须经过政府批准并且纳税才能利用,企业想自主开发和研究气候资源更是难上加难。

相关新闻:【评论】“国有”风能太阳能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五、日本“光伏战”:京瓷、松下厮杀尚德、英利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在装机量增长方面,只有中国将超越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其中后两者在2010年和2011年新增装机量分列第一和第二位。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废弃对太阳能投资计划,是京瓷和夏普等日本公司让太阳能光伏产业活了下来。随着日本政府把实验项目向大型、商业化太阳能电站大规模推广,这些日本企业已经准备好供应国内市场。

夏普总裁片山干雄(MikioKatayama)表示:“我们已经出现了电力短缺现象,特别是在白天,而这正是太阳能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个上网电价补贴有助于促进投资和兆瓦级太阳能电站项目的建设。”

中日争霸尚德主导领袖地位

根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2007年德国的Q-CellsSE超越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随着Q-Cells和数家西方竞争对手走向破产,尚德电力和英利绿色能源等中国制造商主导了这个产业。

2011年,日本1.6%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占比在七国集团中仅比加拿大多。核电消耗在七国集团中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日本向太阳能发电的转变反应出其对未来数十年进口化石燃料价格上涨的担忧。

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东京办公室高级顾问ArthurMitchell表示:“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日本的制造业经济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设想能源和其他一切东西的价格都将上涨,日本正押注其将再次成为能源最高效利用者。”

4月,高盛银行分析师TakashiWatanabe和DaikiTakayama曾表示,针对10KW及以上大型电站42日元的上网电价补贴高于业内预计的38日元。

JefferiesGroup分析师JessePichel、MinXu和ScottReynolds表示,日本是平均销售价格最高的市场之一,这一市场为少数几个大型安装商所统治。“我们预计中国和太阳能生产商将通过与地方合作伙伴侵蚀较大的市场份额,拉低成本。”

相关新闻:日本“光伏战”:京瓷、松下厮杀尚德、英利

六、光伏电站频繁“自燃”中国制造遭遇质疑(组图)

近日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某光伏发电站的太阳能组件发生自燃,燃烧现场惨不忍睹。据了解,起火点发生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一个电控箱处,恰巧是一个防烟楼梯的正压进风口,导致室内烟气倒灌。火灾报警后未联动排烟风机,烟气弥漫,后消防车出动降火扑灭。

网友调侃:这个夏天,去欧洲看烟火,来青海听礼花

光伏屋顶的太阳能组件“自燃”

光伏组件频繁“自燃”产品质量不容忽视

光伏组件生产商应加强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工作,未来如果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不仅是赔偿的问题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可能受到抵制。事发当时幸亏有清洁工路过及时发现,否则那片工厂都将成为废墟!为方便光伏组件追溯索赔,应购买再保的责任险和质量险。

相关新闻:光伏电站频繁“自燃”中国制造遭遇质疑(组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