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工信部《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公布了,比较去年9月的征求意见稿,笔者的感觉是:一个比一个过瘾,难得与政策共鸣。对此不同角度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证券界认为对股市影响不大;企业界认为产量将会上升,价格将会下降;而行业分析人士则认为,作为政策规划,是一篇有助中国光伏业发展难得的好文章,它好在让行业中人客观地认识自己,坚定地树立信心。充分肯定了中国光伏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在读过的不少行业分析文章中,经常会有或因缺少正确判断,或因只是转抄,常常做出笔者不以为然的结论:大量核心技术还掌控在国外,相关政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光伏“十二五”规划增强从业者信心

2012-03-12 10:02 来源: 中国能源报 

2月24日,工信部《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公布了,比较去年9月的征求意见稿,笔者的感觉是:一个比一个过瘾,难得与政策共鸣。对此不同角度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证券界认为对股市影响不大;企业界认为产量将会上升,价格将会下降;而行业分析人士则认为,作为政策规划,是一篇有助中国光伏业发展难得的好文章,它好在让行业中人客观地认识自己,坚定地树立信心。

充分肯定了中国光伏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在读过的不少行业分析文章中,经常会有或因缺少正确判断,或因只是转抄,常常做出笔者不以为然的结论:大量核心技术还掌控在国外,相关政策比国际落后一大截……很有点习惯性的妄自菲薄。是的,只有十年规模化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相对几十年发展的国际水平,有差距是一定的,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的民营光伏企业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快速的追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有6-7家的数字,超过了“规划”所说“有4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能位居全球前十”的判断。细细品味中国的光伏产品加工企业,它已经不是我国一般意义上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是有着一定独立知识产权的加工行业,正如“规划”所说:“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主流产品技术与世界同步”,“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高”。

鼓励市场化发展,淡化政策作用。光伏产业在它发展的早期一定是个需要国家扶持的行业,但它的成熟期必须是在市场化环境下运行,完成这一过程的时间有多长,依靠政策的力度有多少,绝非一个数学模型能够回答的。没有政策的扶持不行,过分强调政策的作用可能推迟市场化的进程。过去,国内管理部门在这方面的掌控是成功的,未来,从“规划”可以感受到管理者的头脑是清醒的。比较“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和终稿发现,在“光伏产业、政策及市场亟待加强互动”同一标题下,却将“我国政府支持光伏应用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已经出台的规划目标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与可再生能源法配套的电价政策尚未落实;市场促进政策仍显不足,没有形成支持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为“目前国内支持光伏应用的政策体系和促进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长效互动机制正在建立过程中,”认为政策不是“不足”,而是需要市场与政策“互动”。“规划”在强调它的重要意义时,保留了“作为我国十二五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而删除了“加强行业管理的政策依据”。

明确了太阳能光伏的历史地位。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巨大的投资承载着人类替代传统能源的期望,同许多企业家一样,笔者也十分关心光伏作为重要新能源的生命周期问题。对此,“规划”开宗明义地强调:光伏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已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读到这里,中国的光伏企业家们一定会有酷暑中喝到冰镇啤酒一样的畅快淋漓,有了国家对生存空间的确认,打拼发展空间则是光伏企业家的天然本能。就是依靠这种强大的本能,企业家们能够把中国光伏行业推到占有50%世界市场的地位,就一定能够为世界新能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强调企业要做“优”做强。业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对“征求意见稿”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到2015年形成:1-2家5万吨级多晶硅企业,2-4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这段激动人心的描述,不少企业已经在跑政府,争取进入序列。“终稿”却做了大量的删改,强调“销售额”,淡化和降低企业“数量”标准。笔者的解读是:构造中国的光伏产业群,重“质量”而弱化“数量”;重“方向”而避免“行政手段”。曾经的一个“无锡尚德”,对中国光伏事业产业带动和人才培养的价值恐怕是难以估量的。有了“淘宝”就有了中国网络销售层次的提升;有了“facebook”就有了世界范围的“社区”概念,国家热切的期待新时期光伏领军企业的出现。光伏行业在经过了2011年的洗礼,面对越来越严酷的国际市场环境,守住并巩固已有天地,中国光伏业靠“大”已经远远不够,还必须“优”,无论管理者还是企业家无不希望从光伏行业开始“中国创造”的时代。对此,“规划”明确提出围绕“做优做强我国光伏产业的宗旨”,“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企业做优做强”,在终稿中特别将征求意见稿的“大”改为“优”。

如果说“规划”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对众矢之的的并网问题避而不谈。产品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交易,交易的前提之一是产品的流通,光伏发电产品的流通是通过并入输电网络实现的,加上价格的因素,光伏产品完成“惊险一跳”。笔者认为实现中国光伏事业的快速发展,资金和技术一定不会成为根本的制约因素,当前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应是并网问题。没有并网的市场与政策的互动,就没有光伏行业的大发展。对于新能源的上网问题,电监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国内风力发电的30%未能并网,光伏发电的上网数字少到忽略不计。造成这一不利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业内路人皆知的,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大纲的“规划”,对此问题只是提了一句“鼓励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建设与应用,推动完善适应光伏发电特点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笔者以为问题的淡化处理与“规划”的重要指导意义不成比例,对于如何改变并网难的问题完全应该多讲一点,“这个可以有”。

2012年初以来,在欧洲国家对光伏市场不断大幅下调补贴幅度的同时,中国政府却从“光电建筑一体化”政策,到“金太阳”政策,再到“规划”,扶持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政策水平不可谓不高,中国的光伏企业一定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