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现有的60多家光伏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可能主动走向整合、重组。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可谓折戟沉沙,市场萎靡、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双反”调查等不利因素贯穿全年,全行业在外困内忧中被迫集体“入冬”。这些“冬天”效应在我市光伏行业中表现得颇为明显:企业生产难度加大,部分小企业不得已转入半停产状态,全行业利润总额下降16.1%。如今,处于寒冬的光伏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春的温暖。2月1日,国家财政部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第四期“金太

首页 > 评论 > 正文

2012嘉兴光伏产业将如何“突围”?

2012-03-06 11:49 来源: 浙江在线 

嘉兴现有的60多家光伏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可能主动走向整合、重组。

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可谓折戟沉沙,市场萎靡、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双反”调查等不利因素贯穿全年,全行业在外困内忧中被迫集体“入冬”。这些“冬天”效应在我市光伏行业中表现得颇为明显:企业生产难度加大,部分小企业不得已转入半停产状态,全行业利润总额下降16.1%。

如今,处于寒冬的光伏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春的温暖。2月1日,国家财政部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第四期“金太阳”光伏屋顶工程启动。2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光伏市场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显示了政府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意图。然而,政策红利真正显现还有待时日,2012年如何“突围”,依然是摆在光伏企业面前的一道命题。

外需受压,内部竞争加剧,光伏产业利剑高悬

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嘉兴许多光伏企业的老总却依然感受着寒冬的凉意。

我市目前有光伏企业64家,海宁是我市光伏企业集聚区之一,其产能约占全市的四成。“去年是光伏企业发展极其困难的一年。”海宁市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委员潘丁星告诉记者,2011年海宁光伏产业总产值为86.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8.2%,但是考虑到去年通胀率高企、人民币升值以及大批新进企业进入推高总产值等因素,企业实际的增长率并不高。

记者走访嘉兴的光伏企业发现,经过2010年一轮“爆发式”增长,2011年嘉兴又涌现出一批新兴的光伏企业,由于新进企业大多投产相同的光伏产品,导致企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杀价抢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进一步压低了原本就低的利润率,电池片的单位价格直接从2010年底的9元跌至去年底的5元不到。

除了内部竞争的加剧,更令光伏企业担心的是外部环境负面影响的持续。美国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结果将于3月20日公布。2月下旬,拥有约800个产业会员的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表示,将联合欧洲同行向欧盟提出申诉并指控中国光伏企业倾销。

“美国‘双反’调查带来的示范效应可能带动整个欧洲,这些将是悬在嘉兴光伏企业头上的剑。”浙江索拉贝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明告诉记者,由于德国光伏装机量占全球的46%左右,如果德国对中国光伏业展开“双反”调查并启动制裁措施,将彻底把中国光伏业拖入深渊。

除了反倾销调查外,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减少对光伏产品的政府补贴,光伏产品对欧出口也进一步“雪上加霜”。

利好政策出台,光伏产业否极泰来?

让人欣慰的是,也有好消息传来。2月2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五大任务,再次强调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而此前,国家能源局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由原来的“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0GW”上调50%至15GW。这个数字较早先流传的“5GW”目标,已经连续上调两次。

此前,财政部、科技部等多部门推进的“金太阳”示范项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政策注重补贴,国家能源局的“十二五”规划注重产业整体均衡发展,而此次工信部正式印发的《规划》则将光伏产业的十大领域列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如高纯多晶硅、硅碇/硅片、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BIPV组件、光伏生产专用设备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让我们光伏企业有了一些信心,至少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定了一个基调:光伏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国家将大力发展。”马文明告诉记者,他更期待有一些实质性的政策落地,以帮助光伏企业度过困难期。

对于新出台的《规划》,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认为,国家对于光伏企业扶大扶强和下调光伏发电成本目标的相关内容值得关注。

据了解,《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光伏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领先企业达

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太阳能电池领先企业达到5GW级、骨干企业达到GW级水平;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至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3至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对于备受关注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发电成本等问题,《规划》也提出了具体目标。

《规划》指出,积极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经济竞争力;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5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千瓦时,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对嘉兴光伏产业将有什么影响?“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政策向光伏产业尤其是光伏龙头企业倾斜,嘉兴光伏产业的整合和转型升级将加速,进而摆脱原先粗放式经营模式,走技术创新及产业链整合之路。”沈福鑫说,2010年全国光伏企业前十强占有全国33%的市场份额,2011年这个数字是66%,今年这个数字预计是80%,产量向大企业靠拢,也表明市场本身就在加速整合。

潘丁星认为,光伏市场在国内真正启动,还要依靠政府的推动,比如政策鼓励大力发展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屋顶太阳能发电等。

大浪淘沙,嘉兴光伏企业如何“突围”?

尽管市场低迷,国家出台系列利好政策也让业内对光伏产业的长期前景保持乐观。然而,如何度过这两年的困难期,也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沈福鑫认为,2012年至2013年将是一个分水岭,对中小型的光伏企业将是一个考验,同时,对于大型企业也是抢占更多市场的机遇。因此,大企业需要抓住这两年时间加快转型升级,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增强服务水平,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空间;而中小企业则需要差异化发展,将小产品做精做细做成冠军,或者联手、整合组成集团公司,依托大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

其实,我市的许多大型企业早已开始转型升级的步伐。昱辉阳光在去年6月专门成立思博研究院以加大研发力度,企业专职研发人员由20多名增加到80多名,目前企业在研项目多达20多项。昱辉阳光去年准产的一种类单晶硅片,成本低于单晶硅,转换效率却可与之比肩,高达17.5%以上,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目前,这种类单晶硅产品产销逆势飘红,去年销售250兆瓦。同时,昱辉阳光已基本不再生产常规多晶硅。

尖山光电控股公司则把主攻方向由销售光伏产品转为整合产业链,主要在欧美从事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转让。用该公司总经理张建良的话说,“以前卖砖头,现在卖楼房”,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都得到大幅提升。日前,尖山光电在德国建设的第一家25兆瓦光伏电站正式转让,此前,这座电站已经开始并网发电。与此同时,尖山光电在美国的23兆瓦电站即将动工,此外该公司还锁定了一个50兆瓦电站的项目权。在上游生产环节利润普遍降低的情况下,发展下游应用环节不仅能有效消化企业的上游产能,还能使自身的产业链进一步完整巩固,强化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而对正在开启的巨大国内市场,我市光伏企业也抓紧抢占。2011年,昱辉阳光承担了青海20兆瓦光伏电站建设,迈出嘉兴光伏企业商业化发电的第一步。目前昱辉阳光在甘肃、新疆等地的电站建设项目也在洽谈之中。

我市光伏企业已经针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美国“双反”调查成立、欧洲跟进,做好了“最充足准备”,其中一个策略就是把工厂开到欧美去。据了解,尖山光电已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在美国加州设立了生产太阳能组件的工厂。

而对于众多的中小光伏企业,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过冬”方案。“就像种田一样,冬眠是一种活法,勤修水利也是一种活法,更多的企业选择的是勤练内功、开源节流、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一名小型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处于困难时期,还是期待政府能出台更多“雪中送炭”的政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