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集团2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我国光伏行业共披露76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到21.21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2791万美元。其中,2008年我国光伏行业共披露16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6.56亿美元,融资企业数量及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至今已披露14起案例,融资总额达4.45亿美元。投中集团统计,2005年至今,我国共有24家光伏行业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39.68亿美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7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另外17家则分布于以美国为主的境外资本市场。其中,2010年共有

首页 > 企业 > 正文

独家披露:2011年光伏行业6起高风险“对赌”融资

2011-12-23 12:45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投中集团2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我国光伏行业共披露76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到21.21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2791万美元。

其中,2008年我国光伏行业共披露16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6.56亿美元,融资企业数量及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至今已披露14起案例,融资总额达4.45亿美元。

投中集团统计,2005年至今,我国共有24家光伏行业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39.68亿美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7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另外17家则分布于以美国为主的境外资本市场。其中,2010年共有6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总额为11.1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至今有3家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总额达5.44亿美元。

在投资机构的回报方面,2005年至今,投资机构通过我国光伏企业IPO退出获得的平均账面回报为7.21倍。2011年至今光伏行业IPO平均账面退出回报为21.7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高睿创投在亚玛顿获得了151倍的超高账面回报,如果将其剔除,2011年至今光伏行业IPO平均账面退出回报为3.22倍。

根据投中集团公布的统计数据可见,2008年和2010年分别是我国光伏行业VC/PE投资案例最多以及光伏企业上市量最多的年份。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加剧,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国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雪上加霜的是,欧洲削减太阳能补贴、美国发起“双反”调查,使一度如火如荼的太阳能光伏行业迅速进入寒冬。进入2011年以来,无论从VC/PE的投资数量以及光伏企业IPO情况来看,均较前几年出现退步。

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认为,当前光伏产业所面临的困境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周期调整,如果光伏企业能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转换率、提升产品品质、调整产品结构,通过行业整合实现产业的调整升级,光伏产业在经历低潮之后必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繁荣。此外,目前我国国内安装率低、出口依存度过高既是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无奈困境,却也可以看作是未来我国光伏企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尽快启动国内市场,不仅可以为我国光伏产品提供市场,也可以为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构筑可靠基础。

汉能4GW电站获300亿融资将消纳下游1026家光伏企业产能

国家开发银行将通过投、贷、债、租、证等多种金融业务向汉能控股集团提供300亿元的融资授信支持,用于汉能在全球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清洁电力的发展,帮助汉能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已意识到转变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必须走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但光有动力还不够,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此次国开行与汉能集团战略合作,是对优秀中国新能源企业广泛参与并引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支持。

近年来,能源供应、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成为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新能源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计划到2015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性消费能源比重将达到11.4%,2020年提高到15%。

此次,国开行与汉能签订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不仅给汉能的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给汉能上下游产业链的1026家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强有力地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作为当今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多年来致力于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产业等领域的生产研发和科技创新,为我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介绍,汉能集团历经17年创业期和发展期,奠定了“一基两翼”的产业发展战略构架。即:以传统清洁能源水力发电板块为基础,以太阳能研发与生产等高科技能源板块为左翼,以太阳能光伏应用等为右翼的产业结构。“一基两翼”的布局形成汉能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和价值链。

与此同时,汉能集团也是我国率先达成薄膜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整合的企业。汉能在全球进行光伏电站资源开发,目前已与新疆、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区和欧洲等地签订了约6G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协议。

“在国开行的大力支持下,汉能集团更加坚定走清洁能源的发展道路,决心为推动中国和世界清洁能源产业大发展、降低碳排放做出应有的贡献。”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对记者表示。

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说,国开行在汉能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汉能集团自主建设的第一个水电站&mdashmdash;广东木京水电站,国家第一个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当年亚洲最大的如东风电场,今年投产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云南金安桥水电站,到即将投产的广东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基地,在汉能每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国开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汉能控股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也是在我国率先达成薄膜太阳能全产业链整合的民营企业。汉能集团在全球进行电站资源开发,目前已与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区和欧洲一些国家签订了约4GW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协议。

天威保变实现直接融资51.86亿元

作为天威保变的直属子公司,天威薄膜从事薄膜太阳能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凭借先进的技术,去年实现产量30多兆瓦,据估算,这足以支撑半个保定市的居民用电量。“自2009年投产之后,公司的产品畅销许多国家和地区。”郗文勇介绍说,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一期工程的技术升级,本次技术升级完成后,产能将升至年产75MW叠层薄膜组件,电池转换效率预计提升至9%以上。

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厂区,薄膜太阳能组件试验电站能供整个办公楼用电。

“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我们做到了各个环节自主开发经营,这样可以通过不断控制成本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天威保变总经理利玉海告诉记者,在光伏产业方面,天威保变从2001年参股西藏华冠公司开始,成为国企中第一家涉足新能源领域的企业。

目前,天威保变在光伏产业有6个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包括天威薄膜、西藏华冠、天威四川硅业、天威英利、四川新光硅业、乐电天威硅业,形成了从硅原料、铸锭、切片、电池片、组件到光伏应用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光伏太阳能只是天威保变开拓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抓手,目前天威保变已经形成了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格局,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变。

利玉海说,上市10年间,天威保变完成了从单一的变压器生产企业,到拥有输变电、新能源双主业装备制造业的重大转变。天威保变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并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天威保变经过首发、非公开发行、配股、发行公司债券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共直接融资51.86亿元。

亚玛顿融资4亿发力光伏项目

面对光伏产业万亿市场蓝海,其上下游产业吸引了无数企业“下海”争夺。而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成了一部分有实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光伏产业上游光伏镀膜玻璃生产商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亚玛顿公司”)拟于近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计划发行4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6亿股,并于9月26日实施网上、网下申购。

亚玛顿公司招股书显示,此次上市计划融资约4.25亿元,主要用于新建900万平方米/年光伏镀膜玻璃产业化项目、光伏镀膜玻璃技术改造项目、以及研发检测中心项目。

中电光伏融资近亿美元扩产

12月13日,中电光伏有限公司在南京又挥出大手笔,新增总投资9980万美元,协议注册外资新增5000万美元。据透露,这新增的近亿美元投资,是中电电气(南京)光伏通过私募形式引来的战略投资,解决公司后续建设的同时,也为今后在美国上市铺路。

赴美上市工作小组已成立

中电电气集团与赵建华领衔的澳大利亚博士团队共同投资的中电电气(南京)光伏,一期注册资本1080万美元,一期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此次引来战略投资使公司股本结构出现变化,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3家有海外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参与了中电电气(南京)光伏的增资。业内人士介绍,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引进海外战略投资机构,有了他们的加入,海外券商的信心将加强,对发行股票有帮助。同样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无锡尚德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前,就获得了高盛、龙科、英联、法国Natexis、中国台湾Bestmanage和西班牙普凯的风险投资。据悉,目前中电电气(南京)光伏已组建了赴美上市工作小组。中电电气(南京)光伏力争最快在明年年初赴纽交所上市,成为继尚德之后国内第二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

年内再上3条生产线

目前中电电气(南京)光伏已有3条生产线建成投产,产能达100兆瓦。产能初步释放后,包括韩国现代公司在内的国外客商纷纷前来订购太阳能电池。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如果原材料供应能跟得上,公司的销售订单可排到2008年。而一些大客商为了确保采购得到长期保障,还与中电电气(南京)光伏签订战略采购合作协议,最长期限达到了10年。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研发基地,是中电电气(南京)光伏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将在今年年内再上3条生产线,其中有一条生产线已在安装中。新增3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公司太阳能电池年产量将有望达到200兆瓦。目前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正在积极申报和争创国家光伏产业基地。

“十一五”末全市光伏产业规模力争120亿元

作为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为各界看好。在南京的“十一五”规划,光伏产业已被列入重点扶持发展产业——将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为龙头,打造国内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光伏产业规模达到120亿元,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市经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南京将重点加快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和3000吨多晶硅生产2个光伏产业链项目建设,总投资55亿元。按照这一规划,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将以化工园为载体,建一个年产3000吨多晶硅生产基地,投资25亿元左右;中游以做大做强中电电气(南京)光伏公司为核心,形成600兆瓦/年光伏电池产能,投资30亿元;下游则加快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安装的载体建设,延伸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适合欧美市场的光电产品,形成产业集群。

中环股份拟融资6亿元投入光伏项目

继11月初取消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计划后,中环股份披露大股东中环集团将向公司委托发放6亿元银行贷款,支持中环股份子公司在建的单晶硅材料产业化工程二期及二期扩能项目。

中环股份12月8日晚公告称,公司将向建设银行申请由控股股东中环集团委托发放贷款6亿元,利率6.89%,期限三年,用于控股子公司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材料产业化工程二期及二期扩能项目”。

公司透露,向大股东融资的原因是产业快速发展需要资金注入,同时银行紧缩银根,贷款利率通常为同期基准利率上浮,融资成本上升。

上述项目原为中环股份201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的募投计划之一,不过此项融资方案申请已于今年11月撤回。对照定增预案,此次委托贷款融资额6亿元仍低于项目计划的募投额度23亿元。

公司原拟非公开发行不低于6000万股,募集不超过24亿元,其中8亿元将投入子公司中环光伏实施的单晶硅材料产业化工程二期项目,15亿元投入工程二期扩能项目。项目旨在建设一条从晶体生长到硅片加工的完整太阳能硅片生产线,加速实现新能源材料产业化。

不过11月21日中环股份公告称,月初已撤回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原因为“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作为公司大股东,在今年1月定增方案披露之初,中环集团就承诺将认购增发股份的10%~20%;11月11日至14日又发布增持计划,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增持不超过总股本的2%,意在显示对公司未来快速稳健发展及投资价值的信心。

保利协鑫获富国银行1亿美元光伏融资

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及硅片厂商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3800.HK)与富国银行(NYSE:WFC)近日联合宣布,富国银行将于2011年年底前为保利协鑫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逾1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6个太阳能电站项目,装机总规模6兆瓦,每个项目规模由200千瓦至1.2兆瓦不等。去年11月11日,双方已经签订了一项合作计划,主要通过保利协鑫太阳能一期基金,于2011年底前在美国各地投资兴建总装机高达50兆瓦的分布式发电及大型公用太阳能项目。此次项目运作由保利协鑫旗下公司GCLSolarEnergyInc。具体操作,已成立保利协鑫太阳能一期基金以支持此计划的长期融资。该太阳能基金参与者包括美国的私募及公募基金,富国基金是其中之一,主要以具体项目核算来分别投入。目前,富国银行已投资超过4.8亿美元的太阳能发电项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