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双反四大佬“聚会”2011年11月8日下午,美国华盛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听证会,发言席上的中年男子声音有些哽咽,动情之处肩膀甚至不停抽搐。“中国低价冲击下,前段时间我们的工厂关闭了,两百多个工人失业了,我跟他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引发听众席骚动的男子是美国SolarWorld公司副总裁。上个月,正是以这家公司为首的7家公司向ITC提起了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我的天,他哭了!”

首页 > 光伏组件 > 其他 > 市场 > 正文

四大金刚“团结” 旨在率先谋求美国光伏市场“上位”

2011-12-09 13:42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为应对双反四大佬“聚会”

2011年11月8日下午,美国华盛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听证会,发言席上的中年男子声音有些哽咽,动情之处肩膀甚至不停抽搐。“中国低价冲击下,前段时间我们的工厂关闭了,两百多个工人失业了,我跟他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引发听众席骚动的男子是美国SolarWorld公司副总裁。上个月,正是以这家公司为首的7家公司向ITC提起了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诉讼。

“我的天,他哭了!”听众席上,一位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的代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1天后的11月29日下午,中国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宴会厅,一百四十多家中外媒体正在等候四位重要人物的出现——他们正是上述SolarWorld高管控告的主要对象: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中排名前四的四家企业董事长。

在场外开了一个小时的小会后,四位董事长排成一路步入会场。走在最前面的是瞿晓铧,阿特斯董事长,一位年轻且成功的加拿大海归科学家,本次发布会最活跃的发言人。

紧随其后的是施正荣,尚德电力董事长,他被认为是中国光伏行业的代言人,也是“价格战”最深恶痛绝的反对者,他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走在其后面苗连生。

苗连生,英利集团董事长,一位曾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军人,也是“低价策略”的坚定执行者。他神情疲倦而严肃,作为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东道主”,他穿着藏蓝色的英利工服。

走在最后的是高纪凡,天合光能董事长,一位深受美国资本市场推崇的低调领导人,以保守、稳健和“不犯错”著称,即便行头也“永不出错”——蓝西装白衬衫和蓝领带。

闪光灯下,四人依次落座,彼此无话。

台下则是来自晶澳、保利协鑫等10家光伏企业的代表,以及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的负责人。

台上这四人生产了全球半数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遗憾的是这次见面以前,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距离瞿晓铧上一次见苗连生,已经过去整整13年。这让他俩的交谈,只能从13年前的印象说起。“我记得那时候你还在保定做3MW的光伏示范项目。”瞿晓铧笑着说。“我就记得那时候你还在加拿大呢。”苗连生答道。

如果不是“双反”,他们铁定坐不到一起。

老大的算盘

各家最担心的仍是商业机密的泄露。

“我们做了很多解释,包括如果我们泄露肯定会被美国律师协会踢出去。”负责协调各家工作的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磊说。不仅如此,领导权的矛盾在合作之初就如影随形。比如,在应诉过程中需要统一回答“中国光伏产业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各家都有不同的立场。

“是低成本、技术创新,还是及早地发现了垂直整合的模式?显然,英利和天合倾向于后者,但尚德可能就不乐意。”一位参与协调工作的内部人士说。此刻,没有一家愿意放弃跻身美国市场老大的机会。

由于强制应诉企业有权利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单独税率,几家大企业都愿意成为强制应诉方——这意味着,某些大企业有可能通过这场官司,超过竞争对手获得在美国市场一家独大的机会。“如果我们申请到5%税率,竞争对手只拿到10%税率,那我们在美国市场就独步天下了。”一家光伏企业高管坦言。

在全球光伏产业进入下行周期的形势下,各光伏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压力非常巨大。业内人士分析,各家企业都有通过这场官司在美国市场“迅速上位”的动力。

对于被问到为何在这次双反中表现得如此热情时,瞿晓铧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没有老苗发动三大战役(阻击、进攻、攻坚)的本事,就只能动动嘴皮子了。”沙发对面的苗连生接着话茬说“那改天传授给你。”发布会结束后等待晚宴的空隙,瞿晓铧和苗连生开始在小会议室里有一搭无一搭地“闲扯”,坐在一旁的高纪凡则以笑回之,一直在门外接电话的施正荣迟迟没有进来。

今日笑谈风云明日虎口夺食

“这(双反)完全是个政治事件,但是产业界的人总认为经济上没问题就行了。”一家美国光伏企业的高管说。

在美国商务部“双反”立案前,中国光伏行业内几乎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即便在立案后,也没有多少人相信“双反”会落到实处。不同于尚德等大光伏企业,“中小型光伏企业关心的一是双反是否会成立,二是自己要出多少钱。”杭州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说,“很多小企业都没有打过官司,每个文件如何签都不知道。”

12月2日ITC初裁的结果,证明了在美国大选等政治因素作用下中国企业胜诉的可能性相当微弱——ITC六位委员中,没有一位站在中国企业一方。此刻,中国光伏企业更担心欧盟跟进的连锁反应。目前,四家光伏企业已开始着手准备应对欧盟“双反”工作了。

在ITC初裁失败之后,各企业开始一对一的单独应诉。“这就像两拨人打群架有人被打成重伤,现在所有参与的人需要向法院证明这人没有重伤,如果法院最后判的是重伤,那各人需要单独证明自己没有出手。”一位光伏企业高管说。

11月30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司在江苏举办了一场“应对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培训研讨会”,“从东北到广州”的四十多家光伏企业都来了,会议分析了目前欧盟反倾销的情况,提示中小型企业要把打官司看做未来的常态,积极布局新的全球市场。

除了外部环境恶劣,光伏企业三季度财报均一片亏损,业内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情况将继续恶化。在这样的日子,苗连生、施正荣、高纪凡、瞿晓铧四位大佬齐聚一堂,令产业界感慨万千,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们从未齐聚过。11月29日,苗连生不但主动承办了整个新闻发布会,还说“以后要隔两个月聚一次”。尽管这个聚会计划的下一步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年大家真要开始从对方嘴里抢食了。”一位光伏企业高管说。

之前,美国曾经是中国光伏企业看好的一大潜在市场,但“双反”案前景尚不明朗,用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的话来说,“如果加收关税,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咨询机构ClearSkyAdvisors也预计,明年美国市场的装机将增长7%至1628兆瓦,但由于设备价格下降,整个市场投资将与2011年持平,甚至更少。而光伏产业具有能源行业的周期性特点,美国市场同样可能受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

目前,国内市场之门正在缓慢打开,太阳能光伏市场可以说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今年光伏市场的增量主要还是在印度、日本、中国等亚太市场。瞿晓铧说:“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未来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去年的安装量是500兆瓦,而今年估计会达到2~3吉瓦(1吉瓦=1000兆瓦),而且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也已经在讨论将“十二五”国内光伏总安装量目标,由此前规划的10吉瓦提升到15吉瓦。中国光伏市场有可能在两年之内晋升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同样,施正荣也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光伏市场,他预测到2015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年装机量将达到8000至1万兆瓦。正如施正荣所说,如果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那么在美国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光伏企业会将主要精力转向国内市场,开始抢占国内的光伏市场。今日笑谈风云,明日虎口夺食,未来的中国光伏市场也许会掀起一阵瓜分狂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