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集团重组推进 光电行业洗牌中凸显成本优势海通集团更换湘财证券为资产置换的独立财务顾问,预计重组进度有望加快。虽然光伏行业2011年处于短期波动之中,但对亿晶光电等大型企业的影响较小, 公司长期还能够从行业洗牌中获利。亿晶光电具有规模优势,一体化产业链以及较低的多晶硅采购成本,其毛利润率依然保持在20%以上。假设资产置换顺利完成,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的EPS分别为1.72元、2.15元,给予“买入”评级。天威保变:业绩低于多晶硅业务步入收获期,输配电业务仍处于谷底天威保变一季报EPS0.12元,非经常性收益是利

首页 > 光伏组件 > 其他 > 财经 > 正文

光伏产业11股投资价值解析

2011-06-28 22:48 来源:证券之星 

  

海通集团重组推进 光电行业洗牌中凸显成本优势

海通集团更换湘财证券为资产置换的独立财务顾问,预计重组进度有望加快。虽然光伏行业2011年处于短期波动之中,但对亿晶光电等大型企业的影响较小, 公司长期还能够从行业洗牌中获利。亿晶光电具有规模优势,一体化产业链以及较低的多晶硅采购成本,其毛利润率依然保持在20%以上。假设资产置换顺利完成,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的EPS分别为1.72元、2.15元,给予“买入”评级。

天威保变:业绩低于多晶硅业务步入收获期,输配电业务仍处于谷底

天威保变一季报EPS0.12元,非经常性收益是利润主要来源

天威保变2011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35亿元,同比减少15.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减少12.0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公司净利润1.67亿元左右,其中约1.04亿元来自政府补助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比约62.19%。

变压器业务亏损,上半年是低谷

天威保变一季度变压器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去年低价中标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目前来看一季度电网投资并不乐观,公司新增订单仍较少,预计二季度会有所改善,我们认为变压器业务将在年中触底,下半年随着电网投资项目的释放以及价格的改善,变压器业务将所有回暖。

多晶硅业务运营正常,利润贡献较大

从天威保变对合营及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来看,同比增长约2400万元,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光伏市场的景气下滑,天威英利的投资收益预计将有所降低,因此估计乐电天威可能贡献了超过3000万的投资收益,四川硅业与乐电天威相比,规模、成本均差不多,因此我们预计其利润贡献在6000万以上。目前公司计划对乐电天威和天威硅业进行技改,保守估计今明两年产量分别达2400吨和3000吨。

薄膜业务盈亏平衡,风电业务还有待突破

一季度薄膜电池市场开拓较有成效,天威薄膜基本实现盈亏平衡,目前天威薄膜的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约7.2%左右,预计5月份技改完成后可提升至9%以上, 规模达到75MW左右,乐观估计今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风电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继续拖累主业,运行业绩不足是制约风电发展的主要障碍,公司未来主要通过向集团公司销售或与发电集团合作建风电场方式开拓市场。

配股完成,关注后续集团资产注入

天威保变配股已于近期顺利完成,募集资金净额达到24亿元左右。公司配股完成后,将加快解决集团与公司的关联交易,相关资产注入时间表将越来越近。

由于多晶硅技改提升产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调低2012年多晶硅业务的利润预测。

  

   

拓日新能晶硅经营步入拐点 产能跃上新台阶

未来两年拓日新能经营迎来拐点,产能跃上新台阶,业绩进入收获期。

拓日新能目前规模小,2010年晶体硅电池和非晶硅薄膜电池销售量仅约35MW和17MW。2011年后乐山、渭南两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投产,晶体硅电池产能将增长到200mw,之后进一步扩充到300-500MW。非晶硅薄膜电池产能增长到175mw。

“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自制”与“产业链纵向延伸”是拓日新能毛利率持续高于同行的关键。拓日新能晶体硅电池生产线70%设备、非晶硅薄膜100%设备实现自给,研制出多线切割机、刃料等实现进口替代。通过设备和材料自制,公司把产业链上多环节成本节余和利润内化为公司光伏产品的低成本高盈利。

2011-2012年光伏玻璃将是个亮点。公司现投产2条玻璃生产线,再续建4条,形成年近2000万平米的生产能力。预计到8月底前两条线将点火,年内即可试生产出玻璃,后两条也将在年内完成建造。

拓日新能预计2011年生产超白光伏玻璃500-650万平方米,外销约350万平米,外销同比增长近5.5倍。6条线量产后,规模效应和用气成本将使玻璃制造成本下降。

2012年后晶体硅电池和光热等应用产品将发力。近期受国内产能快速投放,欧洲补贴下调、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短期需求不被看好,电池组件出货量与价格均连续下降。我们预计2012年后晶体硅电池将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平板式集热器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们预计摊薄后2011-13年公司实现EPS分别为0.39、0.71、0.92元,对应公司2011年34.2x、2012年18.8x、2013年14.5x的估值。

目前拓日新能估值在光伏板块中相对较高。考虑到拓日新能未来两年产能跃上台阶,经营和业绩迎来拐点。

川投能源:2011多晶硅扭亏为盈

2010年报EPS0.37元,2011年1季报EPS0.08元,符合预期。2010年川投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7%,主营收入同比上升21.4%,毛利率上升2.3个百分点至46.4%,受二滩进表影响,投资收益大幅攀升288%,净利润劲升98.3%,EPS为0.37元,符合预期。2011年1季度,控股装机发电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参股48%的二滩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7.3%,贡献投资收益下滑1,440万;参股38.g%的新光硅业扭亏为盈,投资收益贡献增加1,570万;综合以上因素,净利润同比上升9.0%,EPS为0.08元,符合预期。

二滩投资收益为利润主要来源, 多晶硅业务经营向好。二滩电站2010年发电158亿kWh,净利润同比上升102%,业绩贡献达0.37元,占净利润的102%,预计2011-- 2012年其仍将为利润主要来源。此外,年产能1,000吨的新光硅业也将受益于2010年底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走强,2011年贡献投资收益有望增加。

水电步入投产期,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川投能源参股10%的困电大渡河公司下属瀑布沟水电已全部投产,深溪沟电站也将于2011年投产完毕;兼顾二滩水电下属锦屏一、二级、官地及榈子林电站将在2012~2015年陆续投产,预期公司所属水电项目将在2013年开始步入投产高峰,全部投产后2016年加权权益装机将较2010年增长逾210%。此外,为解决同业竞争,集团已承诺公司6月底前托管集团所持年产量3,000吨多晶硅的四川硅业,并在可转债发行后三年内启动资产注入(包括多晶硅业务和发电业务)。

风险因素:雅砻江后续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工程实际造价及最终确定的上网电价将影响公司未来盈利;多晶硅价格波动较大。

预计川投能源2013年开始将迎来业绩的跨越式增长,未来6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多晶硅业务有望锦上添花。

  

   

乐山电力:多晶硅生产线冷氢化突破 升产能降成本并行

冷氢化技改有望显著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小幅上调盈利预期。乐山电力日前公告,投入约7.6亿元,对现有的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进行冷氢化技改。此次技改是乐山电力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将能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同时实现产能的扩张和成本的下降。

此次技改将实现:

1)产能扩张:达产后产能有望提升至5000吨,上调今年产量预期至 3000吨。冷氢化技术能实现多晶硅生产副产品四氯化硅的密闭循环利用,通过掺入硅粉,转化成多晶硅的原材料之一:三氯氢硅,以此提高产能。

2)降低原料成本:热氢化循环条件下,每吨多晶硅将消耗三氯化硅约6-10吨,而冷氢化技改后,在理想条件下,三氯化硅将全部通过冷氢化技术产出。

3)降低电耗。传统热氢化技术每循环1吨三氯氢硅耗电3200-3500kwh,而冷氢化仅为850-1000kwh。据此,我们预测2011年公司多晶硅成本将从10年的 43$/kg下降至35$/kg以内。

一季度售价低预期,我们下调2011年多晶硅均价预期至73$/kg,乐山电力一季度,多晶硅价格受去年遗留部分订单影响,按照低于市场均价成交。

故而虽然维持今年市场均价80$/kg的预测不变,我们将乐山电力今年多晶硅平均售价从80$/kg下调至73$/kg。

然而,我们坚持光伏产业“盈利能力哑铃化“的观点:多晶硅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在产业链中理应享有较高毛利率。

四川唯一多晶硅平台,“龙”相初具只待腾飞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

1)作为新光硅业的二期项目,老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丰富;

2)有了川内廉价的水电、天然气等资源,公司的资源条件好于中能等大厂。

乐山电力是四川省国有控股唯一多晶硅制造和研发平台,而四川是中国光伏未来重要基地。公司入围国家 10家左右重点扶植多晶硅企业的希望较大。其未来的扩产、技改方面的支持将源源不绝。

金晶科技超白玻璃与纯碱业务共同提升业绩

金晶科技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5亿,同增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亿,同增206.0%,实现EPS0.51元。金晶科技分产品收入情况:玻璃收入21.1亿,同增31.6%,纯碱收入10.1亿,同增41.5%。全年毛利率22.g%,同增3.4个百分点,其中玻璃、纯碱毛利率分别达到28.94%、9.95%,毛利率分别同增2.47、6.43个百分点。

2010年金晶科技国内地区收入同增48.44%,国外地区同降19.26%。三项费用率同降0.9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同降0.23、0.8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增0.1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达ll.g%。

金晶科技玻璃业务稳定发展,淄博本部10年超白玻璃全年生产11个月,实现突破生产和质量瓶颈;滕州金晶燃料变革取得突破;海天公司以技改降低生产成本,10年下半年纯碱价格大幅提升时取得较好业绩。

供应部门通过调研勘察资源,寻找战略伙伴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金晶科技非公开增发顺利完成,发行1.2亿股,募集资金15.4亿,投资2条太阳能电池基板及low-e玻璃项目,计划形成年产720万重箱超白玻璃 (390万重箱用于太阳能,330万重箱镀膜玻璃深加工)以及1000万平米Low-e玻璃生产能力,延续公司在超白玻璃领域的先发优势。

“十二五”期间将重视建筑节能,2015年之前有望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25亿平方米,金晶科技加大超白玻璃及Low-e玻璃布局,未来产品结构将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以及建筑节能的加速推广。

  

   

南玻A短期平板玻璃 多晶硅面临景气下滑 长期成长无忧

太阳能业务成为一季度利润贡献主力。南玻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增长40%以上,其中太阳能业务贡献的利润占到五成以上,平板玻璃贡献利润占比下降到30%。

平板玻璃今年面临较大压力,利润将有所下滑。南玻集团目前有220 万吨平板玻璃产能,产能利用率在100%。但今年平板玻璃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下半年行业供给压力加大,经销商去库存,后期价格有下滑压力。公司一季度平板玻璃产销量以及售价和去年基本持平,但成本上升挤压了毛利率,目前平板玻璃毛利率为25%,较去年34%有所下滑,导致该块业务利润下滑3 成。新增的吴江50 万吨生产线今年6 月点火,下半年开始贡献产能。广州南玻出售(但近两年利润仍归公司),新建的广州清远的生产线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投产,基本上与广州南玻产能对接上。去年平板玻璃贡献了6 个亿的净利润。我们初步预计今年平板玻璃贡献利润在4 个亿左右。

工程玻璃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由于工程玻璃主要以销定产,因此盈利相对比较稳定。毛利率比去年略有上升,保持在30%以上。目前产能有1080 万平中空镀膜和400 万平镀膜大板,今年新增量主要两条300 万平的镀膜大板分别在三季度和四季度投产。去年工程玻璃贡献3 个亿,预计该块业务今年小幅增长。公司工程玻璃用浮法玻璃原片有1/3 自供。预计全年净利润在3.6 亿元。

多晶硅今年产量翻番, 但价格有下滑压力。南玻集团太阳能事业部利润来源包括多晶硅、晶硅片和组件以及超白压延玻璃。去年多晶硅产量1300 万吨,今年公司技术改造后预计产量达到2500 万吨。价格方面,目前多晶硅价格下跌到55-60 美元/公斤,基本上已经快到多数国内中小企业盈亏平衡点(多数企业成本超过50 美元/ 公斤),我们判断由于去年下半年受光伏市场需求回升带动价格快速提高,而今年多晶硅产能释放压力较大,同比效应今年全年均价将有所回落,预计均价在55 美金/公斤。成本方面,公司目前全成本已经下降到35 美元/公斤以下,去年成本在38 美元/公斤,我们初步测算全年多晶硅吨净利大约10-12 万。去年南玻集团晶硅片产能在100MW,今年底达到300MW,预计释放产量在100MW,贡献利润约7800 万。因此多晶硅仍主要以外销为主, 供晶硅片生产用还较少。后期还将考虑扩建多晶硅,如要满足所有晶硅片用多晶硅需达到6500-7000 吨。超白压延玻璃年底有一条650t/d 生产线投产,产能将从12 万吨扩展到27.6 万吨。预计太阳能事业部全年贡献利润大约7.4 亿元,同比增长45%。

触摸屏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南玻集团精细玻璃事业部主要是1500万平ITO玻璃以及触摸屏(彩色滤光片生产线已经都转成生产触摸屏TP),南玻集团目前触摸屏通过日本关王给苹果供货,也为一些其他厂商供货,但以苹果为主。去年四季度投产月产量为3万片,今年月产量已经达到12万片。去年触摸屏业务贡献800万,目前较好单月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业务呈现爆发式快速增长。我们大体预计全年该事业部净利润在1.6亿元左右。南玻集团认为精细玻璃事业部该块资产优良,但市场没有体现出对他的价值认可,中期规划是以管理层持股设立公司作为精细玻璃业务的营运平台,将其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短期平板玻璃和多晶硅业务面临景气下滑,但长期成长无忧。我们认为公司自身质地优良,且未来三年伴随太阳能,精细玻璃和工程玻璃产能的投放,还将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的释放。预计 2011-2012年净利润增速放缓,2013年增速有望超过50%。短期压力来自平板玻璃和多晶硅市场景气回落。

大港股份盈利空间硅片业务趋于稳定基本面不变

多晶硅料价格继续下跌,大港股份硅片业务的毛利空间得到稳定。目前市场平均价格在70美元/公斤左右,跌幅达到15%以上。主要原料价格下降,稳定了硅片业务的毛利空间。

下游需求预期逐步稳定,库存逐渐减少。在意大利光伏补贴政策基本确定之后,市场将会恢复正常,对需求的预期逐渐趋于稳定。目前厂商与渠道商的库存压力有渐渐减轻的迹象,硅片价格经过2月份以来的一轮快速下跌后也有企稳迹象。

大港股份产能扩张步伐放缓,供过于求压力有减缓趋势。部分光伏小厂迫于成本与销售压力已经停产或推迟扩产,我们预计下半年光伏产品供应过剩的压力会逐步减轻。

大港股份规模扩张思路明确,将提升未来两年业绩。大港股份今年的生产规模将从2010年的3000-3500万片扩张到5000万片。大港股份预计的毛利率能够维持并小幅上升,参考2010年硅片业务净利润6296.77万元,我们预计今年公司净利润将达到1亿元。

大港股份产品畅销,价格较高。公司的硅片在无锡尚德的性能测试中排名第一,价格也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订单仍然很饱满。通过多年的经营,公司的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供货及时,为生产规模的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港股份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我们认为跌停是市场波动造成。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两年的盈利能力有保证,经营情况没有出现变化,我们认为上个交易日的跌停是由于市场波动引起的,仍然维持“买入”评级。

  

   

精功科技2011年计划交付的光伏设备订单金额已达27亿元

2011年计划交付光伏设备金额已达27亿元

精功科技5月17日和27日先後与英利集团签订了两笔光伏设备合同,金额分别爲1.6亿元和1.4亿元。截至2011年5月底,精功科技年内计划交付的光伏设备合同金额已经达到27亿元左右,约合设备900台以上。

准单晶铸锭炉産品开始规模销售,未来有望成主流

据悉,精功科技与英利签订的合同所涉及産品爲准单晶铸锭炉,公司同时亦与昱辉、晶澳等光伏企业有类似産品的订单。由於准单晶铸锭炉制备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单晶炉,且産品转换效率平均能达到18.5%左右(公司客户资料),亦高於传统单晶产品。我们认为准单晶铸锭炉未来有望逐渐取代传统单晶炉和多晶炉,成为晶矽铸锭的主流设备。

2012年剖锭机産品将规模化销售

精功科技短期规划的下一步是迅速推广自身的剖锭机産品,幷实现与铸锭炉産品的配套销售,现阶段已开始向意向性客户提供産品试用。我们乐观估计2011年应能有10~20台左右的订单,而産销规模化可能要到2012年。

産业链向下延伸

精功科技出资0.23亿元与自然人季敬武合资成立江苏邦源光伏科技公司,占股比爲18%。根据公告,合资公司将达到年産1GW多晶矽锭、矽片的生産规模。预计2011年底即可贡献收入。

天龙光电收购石英坩埚业务,提升晶硅设备产业链协同效应

收购石英坩埚业务,进一步完善晶硅生长设备业务链。天龙光电拟利用3,000万元超募资金收购金坛市光源石英坩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坛光源”)56.25%的股权,并利用1,460万元超募资金对其增资。收购和增资后,公司将持有金坛光源65%的股权。此次收购是继之前收购上海杰姆斯石墨热场业务后,再一次完善公司光伏晶硅生长设备的辅助及耗材配套产业链,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与业务协同效应。

石英坩埚为晶硅生长用一次性易耗品,市场供不应求。石英坩埚是理想的高纯硅熔融载体材料与容器,其在冷却过程中因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属于仅仅只能使用一次的拉晶或铸锭易耗品。目前单晶硅用石英坩埚厂商主要有锦州圣戈班、扬州华尔及金坛光源等,多晶铸锭用石英坩埚厂商包括维苏威、赛瑞丹、东芝陶瓷、江苏华融及中材国际等。目前石英坩埚产品供不应求,在全球大幅提升光伏发电比重及硅料厂商的大幅扩产带动下,作为一次性易耗品,其市场成长空间十分可观。

收购资产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金坛光源是专业生产电弧石英坩埚企业,现有6条坩埚生产线,坩埚年产能4万只。2008-2010年、及1Q2011实现营收分别为1,523万元、1,623万元、5,008万元、130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04万元、339万元、1386万元、493万元;过去三年营收、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高达81.55%、85.31%;净利率分别高达26.50%、19.76%、27.61%、37.86%。预计其未来成长性及盈利水平仍保持较高。

收购成本合算,并表后静态增厚业绩约10%。按公司出资4,460万元收购与增资后持有金坛光源65%股权、及金坛光源2010年净利润1386万元计算,收购资产的静态PE仅为4.95倍;按金坛光源2010年的净利润静态测算,收购并表后约增厚公司业绩 10.55%。

建设多晶硅铸锭用方坩埚项目,进一步提升收购协同效应。金坛光源已涉足生产拉单晶用圆坩埚五年左右,其坩埚制备工艺和产品已经成熟。公司收购控股金坛光源后,拟建设多晶硅铸锭用方坩埚项目,以进一步提升此次收购的协同效应。公司拟通过引进人才和先进设备的方式,掌握并采用石英注浆成型技术生产的方坩埚,可显著提高坩埚的热震稳定性及抗炸裂能力。目前方坩埚项目团队已到位,预计年底可建成投产。

石英坩埚已在光伏、光电两大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储备了丰富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新项目,其多晶硅铸锭炉、多线切割机、LED蓝宝石炉及MOCVD等明星产品将陆续产销,未来阶梯式快速增长可期。

恒星科技充裕订单辅以产能积极扩张 2011业绩将快速成长

研究机构:群益证券(香港) 分析师:韩伟琪 撰写日期:2011-06-07

2010年恒星科技受累于传统钢线/丝业务低迷,净利润YoY-5.7%。2011年Q1受益于自身超精细钢丝业务的啓动,业绩实现快速的增长,後续随着産销规模增长,将成爲公司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恒星科技在手订单充裕:与塞维LDK、阿特斯等公司签订的超精细钢丝綫销售合同已超过7000吨供应量,预计年内拟交付合同金额超过6.5亿元。

恒星科技产能仍较为充裕,预计订单量仍有增长空间。

配合需求增长,恒星科技産能扩张亦十分积极:公司於2010年下半年募投的1.5万吨超精细钢丝生产项目已开始释放产能,预计2011年Q3即能建设完成,使恒星科技总产能达到2万吨。

欧洲政策稳定後,预计下半年全球光伏産品需求和价格将止跌回升,全年装机需求预计将达到20%的增长幅度,而中国市场“十二五"兴起的预期将利好国内光伏及相关设备的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