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欧盟委员会2013年6月4日宣布,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后,引起了国内强烈反响。痛定思痛、认真分析,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出现了许多关于此事的分析文章。回顾这10年历程,提出了宝贵建议。其中也有不同观点甚至争论。为了让大家了解全局,现把这些议论简要汇编如下。(一) 欧盟委员会的“双反”调查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约10%出口到美国,约80%出口到欧洲,余下的才是国内需求。2011年10月,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Solar World要求对中国75家企业展开“双反&rd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谈谈光伏产业这10年的风风雨雨

2014-03-17 09:26 来源: 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 

自从欧盟委员会2013年6月4日宣布,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后,引起了国内强烈反响。痛定思痛、认真分析,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出现了许多关于此事的分析文章。回顾这10年历程,提出了宝贵建议。其中也有不同观点甚至争论。为了让大家了解全局,现把这些议论简要汇编如下。

(一) 欧盟委员会的“双反”调查

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约10%出口到美国,约80%出口到欧洲,余下的才是国内需求。

2011年10月,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Solar World要求对中国75家企业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2012年9月,欧盟启动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但并未就中国输欧光伏产业提出反补贴调查。2012年10月,欧盟提交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业反补贴调查请求。

2013年5月15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会议上征求所有欧盟国家贸易专员的意见,并在6月4日宣布,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6日前公布初裁结果,12月公布终裁决定。

欧洲市场去年光伏产品装机量占到全球的六成,而中资企业已获取欧洲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2011年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的价值达210亿欧元。如今中国光伏业已连续六个季度全行业亏损。

在欧美两大市场接连受阻后,专家指出,若被课以高关税,中国光伏产品在欧洲就没有竞争力,而且欧盟“双反”调查涉及电池、组件等多个生产环节,中资企业无法规避,只能另寻出路,或将转战国内本土市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以及金砖国家这些新的市场。

(二) 中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1、光伏发电的兴起

太阳能的利用是21世纪各国高度重视的一项新兴产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逐渐枯竭。而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相对于水能和风能,太阳能更节能环保,可以利用的地区范围更广,所以各国都出台政策鼓励,并大力支持与发展太阳能发电——光伏产业。

2、只重出口不重国内

有这样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也把发展光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采取原料、设备大多进口、应用国外的技术,以规模压低成本,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再将成品卖到国外的路线,占领了欧洲和美国市场。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近五年中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六成以上。国内“光伏基地”遍地开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有300个城市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光伏产业基地超过100个。2009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

从产业链发展而言,处于上游的硅原料,90%在国外,处于下游的系统集成商、运营商等,90%也在国外,国内发达的是做组件、逆变器、支架等制造业的中游。

地方政府对启动国内市场需求方面重视不够。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明显不足,一味地鼓励产能扩张,只会加剧供求矛盾。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国内市场,只要市场潜力大、需求增长快,企业自己就会去改进技术、提高质量、调整产量。目前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国内市场的发展。

3、只重利润不重技术

10年大跃进式的发展,靠的是是利润驱动,而不是靠科技创新来占领市场。国内企业的对国际市场过分依赖。技术瓶颈已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例如:光伏产业主要有两大技术路线: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前者已能大量生产。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远远落后国外,还在初期阶段。

又如:多晶硅料制备方面我国只掌握了西门子法,先进的冷氢化工艺还未完全掌握。该工艺为低能耗、高产量、实现闭环生产,做到废气系统内消化,为完全闭合的循环生产线。

4、国外市场也不是永远兴旺

近两年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多晶硅和电池组件的价格狂跌让人始料未及,最终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光伏企业普遍陷入财务困境,中国的光伏产业陷入全行业亏损。所以国际市场的萎缩并不始于欧盟的“双反”,其信号早就有之。

(三)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突破困境

1、推动行业的去库存化、去产能化

这几年大部分光伏企业却盲目扩张,甚至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对光伏并不了解就盲目进入,造成产能严重过剩。

对中国来说,国内的光伏企业需要调整规模,消减产能,让产能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推动行业的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乃是大势所趋。如果政府能够积极稳妥地逐步启动国内市场,中国的光伏产业在产能消化过程后,有可能实现新的发展。

有分析称,下半年中国光伏产业过剩现象或大幅缓解。

现在企业产能过剩仍旧很严重,超过需求的50%,不过超出部分正在减少。未来两到三年,或许这一数字将下降到10%-20%,虽然还是无法匹配,但是会合理很多。接下来,市场可能会进入新的一轮周期。

光伏行业的复兴是必然,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应对困境,推动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行业整合。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强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在新光伏时代引领行业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光伏企业关闭产能或者整合可能成为常态。相关人士预计,下半年以及明年,国内光伏产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退出。只有加速整合,减掉一些过剩产能,主流大厂的利润才能恢复。

2、摆脱过分依赖政府政策与补贴

企业陷入困境,政府对其进行新的政府投资,暂时支撑着国内的光伏企业,但这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政府推行的扶持政策不能太过,否则过犹不及,企业反而会更依赖于扶持政策,产能的消减也将滞缓,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发电能够做到与火电同价,能够在国家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也能平价上网,中国的光伏产业才能真正有发展前途。

在补贴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下,要想依然有利可图,光伏组件的价格就必须下降,这就迫使光伏生产企业不得不开展持续的技术创新,并努力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推动了光伏产业生产和应用的良性循环。

光伏产业有了有利于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自然就能不依靠政府补贴摆脱困境,步入新的发展空间。

3、积极转型开拓国内市场

要彻底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问题。作为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成长需要新的体制、机制和商业环境。国内光伏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行的电网运营体制和电费定价模式,反过来增加了光伏发电并网的难度,从而导致发展缓慢。

尽管从去年年底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两次发布了支持分布式光伏上网的措施,承诺免费提供接入服务,允许富余电力上网,并且全额收购富余的电量。但目前许多问题比如补贴规模多大为宜、补贴资金如何筹措、电价结算怎么进行、结算周期应该多长等都需要解决。

(四) 克服困难迎接中国光伏产业的美好明天

对于光伏行业的未来,不少人士表示,发展了十多年的光伏产业,在中国本属于新生事物,如今所面临的困难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且换一个角度来说,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壁垒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优胜劣汰后生存下来的都是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3中国(嘉兴)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前景,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是阶段性的,应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规范产业秩序、扩大内需市场、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