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
全市16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方面。
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到2027年,全市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5.1%,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三是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协同推进陆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近岸海域环境整治。
水质不断提升,出境水断面稳定达标,2020年石漫滩水库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八里河石庄桥省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劣v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域消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以县为单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到2025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标准化公厕按需建设,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覆盖圩镇和有条件的村庄,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五)实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
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力争达到85%,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ⅴ类,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京津水源上游流域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白洋淀水质保持ⅲ类并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建成全国美丽河湖。
仙人河黑臭水体已经消除。莲河鲜明村断面水质均值由2015年的ⅴ类提升为ⅳ类。走出具有辽源特色两山实践之路。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全省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10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064万立方米/日,其中137座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高于一级a标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形成的根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地级城市细颗粒物(pm_2.5)浓度下降至3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8%,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7.3%,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升到73.3%,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河流和城市黑臭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巢湖水质由2015年ⅴ类好转为ⅳ类。
全市3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1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实现100%、ш类以上水质断面占比达72.73%,24个市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市城区15段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整治。
,竹皮河等3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消除比例达到100%,竹皮河城区段消除黑臭水体已经生态环境部、...实现了现有文化节点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按照“水清、水美、水生态、成景观”的理念,推进实施竹皮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全段截污干管通水运行,沿河步道全线拉通,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大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98.2%,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不低于93%,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5%以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350宗,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关闭搬迁企业地块调查评估,疑似污染地块无违规开发利用;完成1000余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354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
,成功入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全国首批优秀试点城市。...乡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均已完成划定并获得批复,“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划定;全市16个工业集聚区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377个加油站共1266个地下埋地油罐防渗改造全面完成;建成区内原有38段黑臭水体实现消除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2023年基本完成1398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以上,累计建成5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划定所有团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54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31个兵团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已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兵团城市建成区均无黑臭水体。
桑干河清河行动、七里河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黑臭水体全部剿除。六年来,我们携手并进奔小康,民生福祉不断厚植。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54缩小到2.25。
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
原点新城雨污分流项目:总投资3亿元,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对原点新城区域雨污水分流进行改造,将完善新城基础建设、解决城市防洪内涝、消除黑臭水体,显著改善区域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