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者利用核径迹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锂负极框架构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上。
“探究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框架构型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科学问题。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产生枝晶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该所纳米材料室主任、研究员段敬来表示,因此寻找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锂负极框架构型,对于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储能科学与技术前天
北极星储能网07月17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07月17日
高工锂电07月17日
市场监管总局07月17日
储能科学与技术07月16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07月16日
北极星储能网07月16日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07月15日
北极星储能网07月10日
北极星储能网07月09日
北极星储能网前天
中能传媒研究院前天
中国有色金属报前天
国家电网报前天
中电联前天
包钢集团07月17日
起点锂电07月17日
东方旭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7月17日
南通市人民政府07月17日
储能科学与技术07月03日
真锂研究06月27日
北极星储能网06月26日
电池中国06月20日
真锂研究06月10日
电池工业网05月22日
北极星储能网05月22日
高工锂电04月29日
北极星储能网04月16日
北极星储能网04月10日
高工锂电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