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其中,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将电力供应作为能源保障网首要任务,统筹电力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第一,

首页 > 光伏系统工程 > 市场 > 正文

山东:打造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2022-06-24 10:55 来源: 山东省人民政府 

6月23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

其中,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将电力供应作为能源保障网首要任务,统筹电力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

第一,加快“五大基地”建设,推动清洁电力逐步成为电力消费增量主体。一是海上风电基地。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二是海上光伏基地。统筹推进桩基固定式、漂浮式项目建设,打造“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三是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充分利用滨州、东营、潍坊等沿海区域盐碱滩涂地,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配套产业等深度融合,打造风光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五位一体”的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构筑“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带”。

四是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以济宁、泰安、枣庄、菏泽等地区为重点,采取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模式,打造集光伏电站建设、光伏新型技术示范、特色种养殖、生态治理修复为一体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

五是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厂址开发,稳妥推广核能综合利用,打造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实现翻一番;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20%左右,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全文如下:

宋德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今天,我们邀请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关兆泉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徐启峰先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赵方德先生,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贾乃波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宋文华先生,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先生,介绍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关兆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关兆泉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面,我介绍一下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一、编制背景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发展工作,在2018年视察山东时,作出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重要指示,为山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大机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网络布局持续优化、设施质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5月,省委书记李干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加快补齐现代物流、市政公用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短板,推进能源保障重大工程,提速布局新基建,构建高效畅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现代水网。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建设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切实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作用,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立足全省基础设施发展实际,着眼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着眼于系统谋划、整体协调、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着眼于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聚焦综合立体交通、现代物流、能源保障、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7个领域,牵头启动了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和重点把握

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结合部门职能职责,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现代物流网、新型基础设施网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综合立体交通网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省水利厅负责现代水网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农村基础设施网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省能源局负责能源保障网行动计划编制工作。

各计划编制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析论证基础上,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衔接,及时了解掌握国家规划政策方向及重点任务部署,切实加强与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间的衔接,做到了四个注重:一是注重项目化推进。着眼扩内需、稳增长,结合各行业领域实际,按照近期、中期、长期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原则,研究确定推进建设一批支撑性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分别明确2022年、“十四五”和中长期重点项目清单,细化项目责任单位、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等具体指标,确保把“规划图”变成“路线图”“施工图”。二是注重分类施策。对2022年计划实施的项目,明确要加快推进可研立项、规划选址、环评能评等前期工作,抓紧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尽早投产达效。对“十四五”期间实施的项目,加快研究论证,具备条件的尽快开工。对中长期实施的项目,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为未来规划建设创造条件、预留空间。三是注重要素保障。优化完善要素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加大资金、用地、水耗能耗、审批服务等保障力度;切实用好市场化手段,发挥好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吸引央企、民间资本等积极参与,助力“七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有效推进。四是注重持续完善。建立健全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订重点项目库,及时把牵引性强和支撑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管理、推进实施。

三、主要内容和目标

各行动计划均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具体来看: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全省“三网两群一体系”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线,统筹全省铁路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沿海港口群、机场群、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建设陆海联动、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到2025年,在建及通车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4400公里;在建及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000公里,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到36%;内河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00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达到360个;运输机场总数达到12个,通用机场总数达到30个;在建及营运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700公里。

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网络设施强基畅通、交通物流优化提升、重点领域补短促融、支撑体系提质增效“四大行动”,打造集约联动、开放共享、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到2025年,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20亿吨,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

能源保障网建设行动计划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内外协同的煤炭供应链、海陆兼备的油气供应链、安全可靠的能源储备体系、管控有力的安全生产体系“三链两体系”,着力打造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网。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左右;原油产量稳定在2100万吨;新增沿海LNG供应能力240亿立方米;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达到2000万吨。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城市道路桥梁、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内涝治理、燃气、热力、园林、环卫等8个领域,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布局均衡、标准适宜、运行安全、服务优质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设施200万立方米/日左右,新建改造城市雨水管网5000公里、燃气管网22000公里,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8000吨/日、城市集中供热热源能力11200兆瓦、城市供水能力430万立方米/日,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000公里、城市道路6000公里,新增城市综合公园53平方公里。

现代水网建设行动计划围绕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现代水网,推进山东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15亿立方米,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85%以上。

新型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立足构建信息网络泛在互联、科技创新强力驱动、应用场景极大丰富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方面19项重点行动。到2025年,5G基站数达到25万个,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高质量、大规模5G网络全面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面达到90%以上;智慧农业典型应用场景达到500处以上;全省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0家左右,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00家左右。

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着眼扩内需、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组织实施农村路网建设、农村供水保障、农村电网及综合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现代乡村物流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公共环境提升、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八大行动”。到2025年底,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4万公里,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54%,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48%,户均配变容量达到3千伏安左右;全省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成“百兆乡村”,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5G全覆盖。

记者朋友们,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山东省实现“稳增长、扩需求”“走在前、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长远考虑和巨大决心。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立足职能职责,和各级各有关部门携手奋进,坚决推动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取得实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宋德印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刚才提到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支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那么请问本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行动计划》的编制是如何体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呢?

赵方德

本次《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以轨道网、公路网为主干,内河水运网为补充,沿海港口群、机场群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衔接的“三网两群一体系”综合立体交通网,其目标导向就是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东西提升沿黄达海大通道能力,南北强化与长三角、京津冀区域联接,加强经济圈区域交通网一体化建设,整体形成“东联日韩西接亚欧、北承京津冀南接长三角”的“十字型”对外运输格局,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此,《行动计划》在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安排上体现了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支撑山东当好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龙头。落实好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架构在山东的落地,安排一批沿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项目,协同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沿黄地区内陆港建设,构建沿黄达海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黄河流域出海口,支撑和带动黄河流域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支撑山东发挥黄河流域、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融合发展交通枢纽的作用。通过加密、拓通道强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京津冀—长三角主轴”服务能力,推动山东半岛全面融入雄安新区、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安排实施一批省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项目,加强鲁冀苏皖四省交通网互联互通。通过加快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拓展海陆空多元化交通网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枢纽国际门户功能。

三是支撑省内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安排一批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内通外连交通项目,推进高速铁路环射组网、高速公路射线扩容加密,加快构建“济南、青岛两核辐射,临济枣菏一带相连”的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

四是支撑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航空、铁路、水运和公共交通等低碳、高效、大容量交通方式。安排一批“普铁电气化改造”和“支线铁路进港入园”项目,支持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港口集疏运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内河实现海河联运;打造一批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综合交通枢纽。

五是支撑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统筹布局,支撑“交通+旅游”、“交通+物流”、“交通+制造业”、“交通+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相信,在《行动计划》指导下建成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必将更好的引领全省产业聚集、资源配置和城镇化建设,为全面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当好先行。

中宏网记者

电力保供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请问,在电力保障供应方面,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

王福栋

我省是经济大省,也是用电大省。2021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7383亿千瓦时,占到全国的8.9%,居各省区前列。“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深入推进“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等行动计划,用电需求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将电力供应作为能源保障网首要任务,统筹电力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

第一,加快“五大基地”建设,推动清洁电力逐步成为电力消费增量主体。一是海上风电基地。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二是海上光伏基地。统筹推进桩基固定式、漂浮式项目建设,打造“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三是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充分利用滨州、东营、潍坊等沿海区域盐碱滩涂地,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配套产业等深度融合,打造风光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五位一体”的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构筑“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带”。四是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以济宁、泰安、枣庄、菏泽等地区为重点,采取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模式,打造集光伏电站建设、光伏新型技术示范、特色种养殖、生态治理修复为一体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五是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厂址开发,稳妥推广核能综合利用,打造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实现翻一番;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20%左右,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加快煤电、燃气发电等基础调节性电源建设,持续扩大“外电入鲁”规模,强化电力供应支撑。一是充分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到2025年,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二是加快推动燃气发电项目建设。结合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站建设,优先在负荷中心城市和燃气管道沿线城市建设重型燃机项目,在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布局分布式热电联产燃机项目,在鲁北盐碱滩涂地等推进“风光燃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到2025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达到800万千瓦。三是加快储能规模化发展。启动新一轮储能示范推广行动,加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应用,支持独立储能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设施。到2025年,新型储能设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四是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文登、潍坊、泰安二期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大力推动枣庄庄里、莱芜船厂、青州朱崖等项目,推动储备站点滚动纳规。到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400万千瓦。五是强化“外电入鲁”有力补充。建成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适时启动新通道规划建设,打造“五交五直”受电格局。布局建设既有通道千万千瓦级配套电源基地,保障稳定可靠送电。到2025年,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

以上是整体情况介绍。对于今年的迎峰度夏工作,我们已经提前谋划了应对举措,编制完成有序用电、用户轮停、电力需求响应等系列方案,将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

大众日报记者

我省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在编制过程中重点作了哪些考虑?

关兆泉

山东作为物流大省,科学编制《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于构建集约联动、开放共享、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行动计划》编制过程中,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做好研究谋划工作,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作了重点考虑: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统筹谋划。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党中央明确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行动计划》坚持紧紧围绕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国家规划政策保持高度衔接一致,紧密结合并服务于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任务、新路径、新举措,注重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及现代物流、区域、交通、商务等专项规划对接,进一步增强了规划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行动计划》立足山东在区位、产业、资源要素等发展物流方面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明确物流在区域发展中的目标定位、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着力打造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模式”。从区位上看,山东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东北亚地区活跃增长极,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从物流需求看,山东是农业、工业大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产业基础扎实,物流需求旺盛、潜力巨大。从产业发展看,山东物流业规模庞大、市场广阔,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5A级物流企业和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分别达到44家和24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之物流业与多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加速融合,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协同联动,衔接融合。从内外联动上,《行动计划》提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构建内通外联、开放高效、沿黄达海的物流通道网络体系。从区域协同上,《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加快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衔接、协同发展。从产业融合上,《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借助我省先进制造业、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一体化,推动现代物流有机嵌入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促进物流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协同,培育形成“物流+”新产业发展模式。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行动计划》聚焦物流枢纽、通道、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等关键领域设施短板,狠抓物流业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进传统物流业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逐步完善应急物流基础设施,推动物流智慧创新绿色发展,切实促进物流业提质降本增效。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部门协作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政策创新和支持力度,加快重大项目调度推进,确保《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请问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目前进展如何,下步如何推进?

徐启峰

市政公用设施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城市的面子,也是城市的里子。在制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同时,我们近期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推出政策“组合拳”,印发《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方案》等6项政策文件,对各行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二是加快建设推进,积极应对疫情反弹等影响,推动各类项目加快开工复工。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366.33亿元,重点实施的172个项目,已开工113个。三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会同发改等部门,组织各地继续提报一批“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统筹各类要素资源给予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国家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督导服务。加强对各地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指导、调度和检查,纳入住建系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督促地方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具体保障措施,明确项目清单和建设主体,合理安排实施时序,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搭建供需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针对线性市政项目特点,指导各地优化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协调省有关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用地等要素保障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工作。落实6月21日全省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现场会精神,推动南四湖等重点流域先行一步,确保完成年度“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坚决扛牢城市防汛责任,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广泛开展应急演练,统筹推进“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确保安全度汛。加快实施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燃气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建设,推进“四个基本清零、两个应改尽改”重点任务。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各类场所具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能力,完善分类转运和运输设施。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复查为抓手,推动园林绿化工作提档升级,提升群众感受度、满意度。

三是严守安全底线。强化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贯彻国家“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对发生责任事故的,依法依规顶格处罚。针对市政工程基坑沟槽坍塌事故多发、易发和工程安全度汛问题,落实预防“十必须”,细化工作要求,通过明察暗访、第三方辅助巡查、企业互查等多种方式,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齐鲁晚报记者

现代水网建设“十四五”计划是如何安排的?目前,建设进展情况怎么样?

贾乃波

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阶段目标,“十四五”期间现代水网建设计划总投资385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143亿元,其中:供水保障能力建设投资1360亿元,防洪提升工程投资445亿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158亿元,数字水利建设投资49亿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投资131亿元。

2022年是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开局之年,计划完成投资507亿元,截至6月15日,已完成投资226.8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44.7%,总体进度符合预期。今年新建项目的数量与年度投资计划额度占全部项目的70%以上,前期工作任务中,已有168个新建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占新建项目总数的63.8%,其中已开工建设147个,占新建项目总数的55.9%。

为保证2022年全省水利建设项目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主要抓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前期工作。咬定年度建设目标,倒排工期,科学设定前期工作完成时间,留足施工工期。二是抓要素保障。担负起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协调服务职责,督促市、县水行政主管与同级自然资源、财政、审批部门加强对接沟通,努力提供土地、资金、立项等要素,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三是抓施工组织。将工程量分解到月、落实到周,卡紧节点、挂图作战,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按期完工。四是抓督导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专班调度管理机制、双周会商月通报机制、“问题反映直通车”制度,对滞后项目实行精准调度、专人跟进、重点推动,积极帮助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请问,山东在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如何考虑的,主要有哪些举措?

关兆泉

对于如何加快建设我省新型基础设施,我们在制定《行动计划》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系统谋划,主要把握了3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立足山东实际,全面对接国家政策导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对接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比如,突出制造业大省,加快建设支撑智能制造的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设施;突出人口大省,加快建设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智慧民生设施;突出海洋大省,加快构建海洋综合立体观测网等智慧海洋设施。

二是把握发展趋势,积极稳妥布局五年任务。新型基础设施依托信息技术演进快速升级,并不断与传统基础设施交织融合,整体技术体系持续创新和迭代。为此,我们立足“十四五”稳妥布局了一批赋能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基础设施,支撑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变革,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三是注重统筹保障,推动绿色集约健康发展。针对新型基础设施自然垄断性低的特点,强调加强部门和区域统筹,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针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强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拓宽资金来源。针对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和数据安全问题,强调在推进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同时,同步考虑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新型基础设施网建设具体推进举措上,我们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

一是认真抓好统筹推进工作。省发展改革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部门按照《行动计划》任务分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细化实化年度工作,专门制定印发了2022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19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搭建好重大技术研发平台,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布局和解决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支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紧扣山东实际,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筑系统完备的智慧农业农村设施体系,推动制造业大省、农业大省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跨越时空、均等普惠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智慧化融合基础设施,着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城乡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切实做好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撬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拓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跨区域开放共享和整合利用,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集约发展水平。

农村大众报记者

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了怎样的目标要求,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落实落地、顺利实施?

宋文华

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的编制出台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体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的具体行动,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具有重要意义。行动计划主要实施“八大行动”,包括27项工作任务,涉及路、水、电、气、物流、通信网络,农村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和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每项工作任务都有各自的目标要求。比如:农村路网建设方面,到2025年底,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4万公里,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户户通”。农村水网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水源工程,新建改造水厂工程120余处,铺设管网10万余公里,实施村庄供水工程改造项目2万余个。农村电网方面,到2025年,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54%,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48%,户均配变容量达到3千伏安左右。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到2025年全省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成“百兆乡村”,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5G全覆盖。在乡村物流、校园校舍、乡村医疗、养老服务、文化体育,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及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确定了具体明确的目标任务。

以上各具体目标汇集起来就形成了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即: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均衡服务、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科学高效”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农村基础设施网。到2025年,农村路网结构相对完善、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用能水平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便捷化水平明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到2030年,全面建成城乡融合、条件良好、运转通畅的山东特色现代化高质量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高质量按时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作为保增长、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会同省相关部门实施好,确保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部门联络员制度,结合“1+3”事项督查,按月向省有关部门调度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行动计划的组织推进。二是健全重点项目库。及时将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入库管理。对重点项目建立台账,跟踪加强管理,推动各部门单位加快项目实施。三是加强工作统筹规划。结合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将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相关重点工作列入我省贯彻落实措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工作调研。针对各地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研究提出工作意见措施,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宋德印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苏世光,联系电话:51782958。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