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内最大的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五年来,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业布局,加速从传统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供应商转型。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说:“多年实践,不断探索,我们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方式,主要是按照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化则化思路,打造现

首页 > 企业 > 正文

打造清洁能源“新航母” ——山东能源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五年改革发展综述

2020-06-01 09:06 来源: 大众日报 

作为山东省内最大的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五年来,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业布局,加速从传统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供应商转型。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说:“多年实践,不断探索,我们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方式,主要是按照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化则化思路,打造现代生态环保型清洁能源新航母。”

依托煤超越煤

“电”出清洁能源火花

在李位民看来,山东能源集团之所以不叫“煤炭集团”或“矿业集团”,就是为了能够丰富能源的内涵,做好“大能源”文章。

大能源,这是山东能源人的梦。

突破煤,发展火电,跳出长期以来被电力制约的窘境,化解煤与电互为效益跷跷板的尴尬,开辟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新路径,也是李位民的梦想和决心。

梦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战略的引领和披荆斩棘的勇气及信心。

李位民深知,山东能源集团作为由6家矿业集团整合组建而成的“新集团、老国企”,各权属单位产业布局分散、市场竞争乏力一直是其面临的问题。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李位民分析优势短板,理思路、调方向,按照方向明确、凝聚合力、切合实际的原则,带领山东能源集团确立了建设实力、价值、活力、和谐“四新山能”的发展愿景定位。

为实现这一愿景,山东能源集团谋划了打造内蒙古上海庙煤电支撑基地、新疆伊犁煤气化战略基地以及省内枣庄煤电化综合利用基地、菏泽新兴优质煤电化基地“四大转型发展骨干基地”的区域布局,提出了综合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安全发展能力保持全国煤炭行业一流水平的发展定位。

自此,一条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实现从煤炭到能源的转变之路在山东能源集团铺开。

可以看出,李位民对发展电力项目极度重视。在他眼中,煤不仅是燃料,也是原料和资本。“依托煤,山东能源集团的发展一定能够‘电’出新的火花。”

众所周知,煤与电是一对矛盾体:煤价涨了,电力行业就要亏损,煤炭行业的日子则会好过;煤价跌了,电力企业就会盈利,煤炭企业就要承压。看待这一问题时,李位民有着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从煤、电这两个行业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是跷跷板的两端。要解决这两个行业的矛盾,煤电一体化是一条出路。而政策及市场动向已经让煤电一体化站到了煤炭和电力行业深化改革的前沿”。

“稳煤强电、拓新调高”,在2016年初山东能源集团工作会议上,李位民提出了这一思路。此后,从单一煤炭产品到煤电化产业链延伸,山东能源集团采取了一系列重磅举措。

2017年5月,由山东能源集团与中信集团合作建设的盛鲁电厂2×1000MW项目开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通过500KV双回路出线接入上海庙汇流站,彼时盛鲁电厂所发电力通过上海庙至山东±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送往山东,切实将内蒙古煤电基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缓解山东大气污染,增强山东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2018年1月18日,位于菏泽的大唐郓城发电公司挂牌成立。这个由山能临矿集团与大唐集团合作的100万千瓦级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项目获国家能源局和山东省发改委核准,被列为全国“十三五”期间唯一电力示范项目。建成后供电煤耗实现254.81克/千瓦时、内陆电厂发电效率突破50%,世界领先。

2018年,山东能源集团在内蒙古上海庙的3个2×100万千瓦合作电厂已经核准;山能枣矿集团在枣庄地区有滕州富源生物质电厂等6座电厂并入矿区电网运行,成为枣庄矿区重要经济支撑;新疆伊犁煤气化战略基地的煤矿、煤化工等项目也全面开花,全球最大的煤制天然气单体工程——年产20亿标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每天通过“西气东输”管线源源不断地输往沿海内地,成为山东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翼。

2019年,山东能源集团电力板块也取得重大突破。9月、10月获得内蒙古阿拉善盟400MW和内蒙古杭锦旗100MW风电项目指标;5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装机达49MW。

此外,海陆风电在省内企业率先实现零的突破。山东能源集团成为我省海上风电首批开发主体中唯一的省属企业,获得200M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与海装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2020年4月10日,山东能源集团与新凤祥集团、哈电集团三方共同合作投资60亿元的聊城祥光2×660MW热电联产发电项目在阳谷县正式开工,开启央企、省企、民企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据介绍,山东能源聊城祥光热电联产项目,是全球首个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等国际领先技术于一体的60万千瓦级热电联产工程,也是省政府确定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重点能源工程,列入2020年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发电66亿千瓦时、供热1140万吉焦。2020年3月20日,山东能源集团、新凤祥集团、哈电集团签订项目股权转让协议,山东能源集团持股51%、新凤祥集团持股39%、哈电集团持股10%。

2020年5月9日,在甘肃兰州陇电入鲁配套项目山东能源灵台4×1000MW煤电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上,该项目顺利通过审查。专家组认为该报告内容全面深入,数据分析依据充分,项目建设技术方案可行,符合国家煤电一体化产业政策,项目实施将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缓解山东用电紧张局面。专家组一致通过了《陇电入鲁配套项目山东能源灵台4×1000MW煤电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该项目继续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在李位民看来,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必须打好打赢。要迎来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让能源更清洁低碳,是重要路径。

李位民说,在未来发展上,山东能源集团要向着大能源,向着新能源,以新能源为主,来支撑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我们正在着力打造不仅有煤炭这个基础能源的清洁供应商,也在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实施煤电联营,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就地利用,使煤炭变成电力这个清洁能源,同时还包括一些新能源项目。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能源综合利用和能源结构优化部署当中,山东能源集团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变“乌金”为绿金

画出生态微笑曲线

山东能源集团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果日益明显,李位民没有忘记,煤炭产业才是山东能源集团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强项和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必须坚持优势做优、强项做强,巩固提升煤炭产业比较优势,让煤炭得以清洁利用,实现“老树发新枝”。

让黑色的煤炭“绿”起来,就是山东能源集团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一大举措。

熟悉矿区的人都了解,在传统矿区,矸石山是如同地标一样的存在。但在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原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洪山煤矿二号井,现在的新材料园区,原先高耸的矸石山早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3条高大的煤粉制备生产线。近观,全封闭卸煤坑、带有分选筛的受煤斗、提升机、磨前仓、煤磨机、燃煤粉热风炉、成品仓,一一收入眼底。

据了解,这是山东省内首家年产100万吨超细清洁煤粉项目。项目将煤粉制备生产的“干燥”和“磨制”工序合二为一,采用国际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和高水平装备,生产的煤粉通过密闭煤粉专业罐车进行集中配送,为高效煤粉锅炉用户提供稳定燃料,不仅节能环保,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而且实现了从“坑口”到“炉口”、从“港口”到“炉口”的全流程供应服务,探索出一条煤炭清洁利用的转型之路。

在煤炭得以清洁利用的进程中,山东能源集团矿区的矸石山也在逐步变矮,有的矿区甚至已经再难见到矸石山的身影。

“煤矸石去哪了?”

“煤矸石都充填到了井下。”

山东能源集团的技术人员称,近年来集团大力实施置换开采、充填开采,不但提高了资源回采率,而且大大减少了污染。

山东能源集团各矿以倡导能源节约战略、发展低碳经济为宗旨,把煤炭资源回收作为工作重点,组织科研力量对压覆煤炭资源的开采技术、工艺和方法进行攻关,率先在全国开展矸石充填置换煤炭技术研究,建成了全国唯一的“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承担制定了充填开采行业技术标准,先后实施了矸石置换充填开采、膏体充填开采、高水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累计以矸换煤2000多万吨。

国家能源局在山东能源集团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了充填开采技术。

山东能源集团通过实施绿色开采,实现了矸石不上井,减少了地面下沉,成功解放了煤炭资源,延长了矿井寿命,等于新增了上亿吨的大煤田。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也能画出微笑曲线”,李位民表示,高质量生态环境定会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这一点在山能新矿集团新巨龙公司农业园得到充分印证。在初夏时节参观山能新巨龙公司农业园,可以见到原本的塌陷地已是一片百花争艳、千鸟争鸣、万木争荣的景象。

无独有偶。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将塌陷地建成集观赏、娱乐、采摘于一体的热带雨林王国,已实现可观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山能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则因势利导深挖人工湖,修建人造景观,种植经济林木,堆筑湖心岛,兴建船舫、码头、沙滩等,形成集种植、养殖、生态观光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治理示范基地,打造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的“样板工程”。

“绝不能让采煤塌陷区成为群众的生态灾难。”山东能源集团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履行治理义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组织专门班子,抽调精兵强将,采取疏排水建设、废弃物回填、土地复垦、道路维修、河道治理、植树绿化、农业开发等措施,对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颠覆传统“输血不造血”的采煤塌陷地补偿机制,着力打造“生态化复垦、产业化开发”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实现采煤洼地变良田池泽,属地农民变产业工人,有效助推了企业转型发展与地方群众脱贫致富双赢共进,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山东能源集团目前已经治理采煤塌陷地10万多亩,复耕土地7万多亩,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5亿多元。

随着生态修复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采煤塌陷地成为休闲旅游观光的“风水宝地”和“聚宝盆”,不仅让乡村“绿”的面积越来越大,还让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在“挖出乌金、还回绿金”发展之路上,山东能源集团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更擦亮了省属国企责任与担当的“山能品牌”。

李位民说,“我们将全力推进绿色开采、清洁利用,加快推动企业由规模速度型向高质量发展、传统能源向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并举发展、单一煤炭供应型向综合服务型‘三个转变’,争当全国能源清洁利用引领者。”


原标题:打造清洁能源“新航母” ——山东能源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五年改革发展综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