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我国能源结构,用革命性思维来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让消费者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拥有选择权,用市场调控能源结构转型。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市场活力,才能保证能源供给革命和消费革命顺利推进
“到2017年,京津冀一带的煤炭利用将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有人认为,我国煤炭消费和燃煤发电的峰值目前已经过去。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配下,我国能源发展路径的“急转弯”让不少人措手不及。重新审视我国能源结构,用革命性思维来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
传统能源观需要彻底扭转。不可否认,煤炭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大“功臣”,从1980年至今的30余年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煤炭经济”也成为许多人的惯性思维。与此同时,我国也消费了全球50%的煤炭。然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境逼近紧约束、减排压力巨大的当下,国内依然有不少火电项目加速上马。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结构总是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100多年前,全世界主要靠燃烧木材;19世纪80年代,煤炭首次替代木材成为第一大能源;上世纪60年代,石油接替煤炭成为能源利用之首。放眼未来,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并不遥远,传统的能源观已经落伍。
短视的火电项目亟需刹车。在全民“谈霾色变”的今天,我国正面临着超乎寻常的减排压力。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我国承诺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然而,我国目前弃风、弃水、弃光现象却一再出现。其中,有技术制约层面的原因,更多则缘于火电项目的恶性竞争。火电项目规模小、上马快、见效早,依然有较大的市场。短期内,投建火电项目确有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火电项目的脚步必须停下来,今天多上一个火电项目,明天就会多一个负担。
此外,与火电相比,我国新能源利用的比例依然很小,亟需更大的开发力度。事实上,我国拥有丰厚的新能源资源:“三北”地区有大量风能、太阳能资源亟待开发,西藏、四川水电有2亿千瓦尚未开发;我国水电规模全球第一、风电规模全球第一,光伏出口覆盖100多个国家,太阳能发电有望于今年实现全球第一,核电项目在建规模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利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能源发电成本的不断下调,在新能源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具有足够自信。
总之,新能源发展需要创新的思维和科学的顶层设计。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让消费者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拥有选择权,用市场调控能源结构转型。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市场活力,才能保证能源供给革命和消费革命顺利推进。
原标题:传统能源观需要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