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篇
1、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能源电力,《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更多详情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从2015年到2020年,安徽省31个扶贫重点县将建设光伏电站96万千瓦,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收入6万元左右。
更多详情
3、深圳市发改委关于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5年第三批扶持计划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深圳市发改委决定组织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5年第三批扶持计划。在太阳能方面,《通知》指出,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并网发电、太阳能玻璃等。
更多详情
4、山西晋城关于促进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财政扶持意见
近日,山西省晋城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财政扶持意见》。根据意见,在晋城市农村(乡镇以下)地区新建的,且购置使用本地光伏产品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除享受国家0.42元/千瓦时的发电政策补贴外,晋城市级财政还将补贴0.2元/千瓦时,并予以3元/瓦的一次性建设安装补贴,执行年限暂定为2015~2020年。
更多详情
市场篇
1、美终裁大幅调高光伏双反税率 中国输美组件成本或普涨一成
北京时间昨日(7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案”第一次行政复审终判结果,大幅调高对中国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双反税率。此判决可能对中国组件出口美国造成立即性的阻碍。除英利之外,以中国制电池制成的组件输美成本或增加10%以上。
更多详情
2、加拿大终裁认定我国光伏组件和晶片对其产业造成损害威胁
2015年7月4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对我光伏组件和晶片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作出损害终裁,认定我光伏产品未对加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但造成了损害威胁。同时,法庭还将“72片单晶硅电池(每片电池宽度和高度不超过5英寸)组成的195W单晶光伏组件”产品排除在造成损害威胁的产品范围之外。
更多详情
3、“光伏领跑者计划”最全资料及分析
2015年6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成为能源局“光伏领跑者”计划首个被批准的项目。“光伏领跑者”计划是什么?加入有啥好处?怎么才能加入?都有哪些小伙伴已经加入?快来看看记者带来的独家分析。
更多详情
4、光伏的平台化冲动
光伏行业的“平台”概念,开始大热。不过,雷声大,雨点小。公开信息显示,近期多家企业均宣布了各自的平台建设计划,其方向既包括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也包括最近很热的能源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概念。
更多详情
5、深交所就规范光伏业信披发布指引 光伏上市公司不可再“信口开河”
日前,为了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从事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信息披露行为,深交所发布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从事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深证上{2015}329号)》。根据指引,此番深交所除详细框定了需按指引履行信披的光伏上市公司范围外,还分别就光伏产业的不同技术路径,以及制造业务和电站业务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
更多详情
评论篇
1、光伏电站运维的“地方化”
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之一,背靠“互联网+”这股东风,光伏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开资料显示,出于对智能化运维所具有的能源互联网等前景的看好,许多企业都对该领域开始关注。
更多详情
2、光伏的“山头”主义
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光伏行业内至少已经成立了大大小小十多个联盟。与在国际市场上的单打独斗相反,回到国内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似乎反倒更愿意合作了起来。当然,这种非正式的组织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凡事过犹不及。
更多详情
3、拆解YieldCo融资新模式:外来的和尚能不能念好经?
真可谓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YieldCo(或称YC)一脚刚跨进中国,就让一些国内光伏大佬“一见钟情”!近日,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正着手“分家”,拟将部分电站业务分拆出来打包上市。这样一种舶来的融资模式,即便在海外也刚崭露头角,如何就能吸引国内这些光伏大佬们赶紧都来博上一把呢?YC模式又能否顺利在国内扎根落户、开花结果呢?
更多详情
4、太阳能版的Google是怎么玩的?深扒太阳能搜索引擎Geostellar
Gestellar的CEODavidLevine曾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希望成为行业内最大的太阳能资源搜索引擎,太阳能市场的Google”。Geostellar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现在跟随记者来扒一扒。
更多详情
5、长虹项目安全事故警示——光伏项目施工时如何防触电?
近日,中山长虹项目一名施工人员在连接组件阵列时被直流电电死,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据了解,是组串的端子没接汇流箱就放屋顶上了,广东这几天暴雨,端子进水,施工人员碰到后发生了该事故。安全问题重于泰山,记者总结了一些在施工时的防触电措施,介绍给大家。
更多详情
企业篇
1、光伏企业冷对加拿大“损害终裁”
记者昨日从商务部获悉,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7月4日对中国光伏组件和晶片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做出损害终裁,认定中国光伏产品未对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但造成了损害威胁,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已经经历了美、欧光伏双反调查的国内光伏企业,并没有过多的担忧。
更多详情
2、再战中国光伏市场 First Solar机会几何?
当各大光伏厂商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光伏市场激烈厮杀之时,美国光伏巨头First Solar也不再甘心做旁观者。日前,First Solar已经成功取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颁发的金太阳认证证书,预示其重返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然而,在业界看来,First Solar此行将并不轻松。
更多详情
3、跑马圈地 三峡新能源或借壳上市?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已于6月24日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三峡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并购扩张之路动作频频。一位长期关注三峡集团的分析师告诉记者,资源瓶颈制约之下,三峡集团正通过自建、收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圈占优势“风光”资源,以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更多详情
4、软银携鸿海“登陆”印度太阳能市场
“超级好友”日本风投巨匠孙正义和中国台湾著名企业家郭台铭的合作纪录再添靓笔,双方将携手“登陆”印度,与当地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助推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
更多详情
5、英利:资金承压的光伏主业
今年4月份,《中国经营报》报道称,英利陷入资金困局,四年内巨额亏损15亿美元。英利已明确表示,2015年将专注于解决高负债率和债务重组问题。由于其专注于高负债率并且今年需要重组其40亿美元债务中的逾20亿美元,2015年其将不会增加新的产能。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