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各路资本正密集进入光伏电站领域,其中不乏恒大、中民投这样的大手笔投资者。此外,类似中国平安、国开金融、红杉资本等金融资本,也在布局光伏电站项目投资。这也意味着,在仅仅三四年的时间里,中国光伏电站的投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刚开始的单一企业年均投资二三十兆瓦的规模,一跃而至吉瓦级甚至是数吉瓦级,且后者正有成为主流的趋势。不过,客观的说,光伏电站巨头时代的趋势,对整个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可能还有待观察。较为直接的影响是,一些大手笔资金的进入,无疑会有利于完成年度的装机目标,并进而对整个中上游产业带来一定的需求支撑。这

首页 > 光伏系统工程 > 电站投资 > 市场 > 正文

光伏电站的“巨头时代”

2015-03-02 11:01 来源: 太阳能发电杂志 作者: 张广明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各路资本正密集进入光伏电站领域,其中不乏恒大、中民投这样的大手笔投资者。

此外,类似中国平安、国开金融、红杉资本等金融资本,也在布局光伏电站项目投资。

这也意味着,在仅仅三四年的时间里,中国光伏电站的投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刚开始的单一企业年均投资二三十兆瓦的规模,一跃而至吉瓦级甚至是数吉瓦级,且后者正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不过,客观的说,光伏电站巨头时代的趋势,对整个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可能还有待观察。

较为直接的影响是,一些大手笔资金的进入,无疑会有利于完成年度的装机目标,并进而对整个中上游产业带来一定的需求支撑。

这是有利的一方面。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由于巨头们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他们的大规模进入,对其他市场参与方在获取项目方面,是否会带来挤压和不公,或需要引起各方关注。更直接的说,地方政府在项目资源的分配方面,能否一碗水端平,将是一大考验。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巨头如果采取“赢者通吃”的经营理念,凭借其所掌控的下游资源优势,是否会对中上游的技术进步、产业链的开放程度带来不利影响。

更大的隐忧则来自于,一个由少数巨头把控的“垄断市场”,是否会对围绕电站的交易、资产证券化、金融化发展布局起到阻碍作用。

当然,对于这些财大气粗的投资者而言,如果能够凭借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在利于行业长远发展的生态链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布局和搭建,尤其是在围绕电站的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金融化方面,则绝对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福音。

这对巨头们在行业内的发展战略、长期耕耘决心以及创新能力,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电站投资的“大玩家”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为10.52GW,距离年初确定的14GW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国家能源局在发展光伏发电方面的雄心。

根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征求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函》,2015年新增光伏电站的装机目标为15GW,较2014年的规划仍有小幅增长。

就现有市场信息来看,要完成2015年的装机目标,拥有一定的有利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一些业外巨头的大手笔进入。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各路资本正密集进入光伏电站领域,其中不乏恒大、中民投这样的大手笔投资者。

此外,类似中国平安、国开金融、红杉资本等金融资本也在积极布局光伏电站项目投资。

不论是业外巨头还是金融机构对于光伏电站的投资,其拥有的巨大的优势,无疑是在资金方面。其中,既包括其本身拥有的资金,也包括其所具有的强大的融资能力。

巨头们所具有的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优势,无疑为其在争取光伏电站项目时,增加了更多的获胜筹码。以中民投为例,自宣布进入光伏领域以来,该公司已经抛出了几个大手笔的投资,投资项目遍布于宁夏、河南等地。

中国光伏电站投资市场,或正在步入巨头的时代。

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中国光伏行业而言,2014年颇受关注的一件事,就是年度装机目标能否完成。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整体目标还是力推的分布式,都没有达到预期。

整体方面,10.52GW的实际装机与年初确定的14GW的规划有将近3.5GW的差距。而在分布式方面,仅仅2.52GW的并网容量,显然也与8GW的目标差距很大。

尽管有一定的差距,但今年的装机规划总量仍然有所提高。只不过,鉴于目前分布式发展的现实环境,对其与地面电站之间的发展重心,稍微做了些调整。

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征求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函》显示,2015年新增光伏电站的装机目标为15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800万千万,分布式光伏700万千万。

与2014年分布式装机超过地面电站不同,今年的地面电站规模高于分布式。

不过,纵观整个规划来看,当局力推分布式的信号并没有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设置了3.15GW的屋顶分布式的年度最低完成目标,该目标接近了整个分布式规划的一半。

此外,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比较新的信息还包括,建立按月检测、按季调整、年度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及引入竞争机制。

具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在项目备案方面,接入条件好、具备市场消纳的空间、能够尽快开工建设以及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的项目,将优先纳入新增开工建设规模;二是在电价补贴方面,对上网电价降低幅度10%以上的项目,国家能源局将按扩大1倍调增规模指标;上网电价降低幅度10%以内的,按比例相应扩大规模。

今年装机目标完成可期

在相应的装机规划初步发布后,接下来,各界最为关心的无疑是这一目标能否完成,是否会再次出现去年的情况。

综合各种信息来看,今年较为乐观的是,一些业外资本的进入,并且均出手不凡。

近日,森源集团发布信息称,将与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定,在2015年共建洛阳、兰考太阳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不低于600MW;而2016、2017年的装机容量则由双方后续商定。其中,森源集团将作为太阳能发电专案实施人和建设方,中民投作为运营管理方。

资料还显示,自宣布将光伏作为重要投资重心以来,中民投可谓是动作频频。在2014年12月末,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在宁夏自治区同心县举行200MW光伏建设项目开工典礼。

此外,科华恒盛1月29日晚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8.4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369.78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亿元,拟用于投建山东、河南等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方案,公司此次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山东4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河南6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浙江2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福建2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装机总量接近200MW。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各路资本正密集进入光伏电站领域,既包括绿巨人、恒大、复星产业等产业跨界者,也包括中国平安、国开金融、红杉资本等保险和金融机构。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管从项目资源、资金来源还是政策支持方面来看,2015年光伏行业的整体情况会比2014年更乐观。

巨头时代来临

这些业外资本的大举进入,除了会做实电站的投资需求外,显然还将改变整个电站投资市场的竞争格局。

姑且不论是否存在炒作的成分,稍微观察一下现有的光伏电站投资,则不难发现,对于单一企业的年度投资而言,早已经过了每年装机几十兆瓦的时代了。

从恒大集团号称豪掷900亿元,到中民投争取在五年内投资1500亿元,均预示着,光伏电站的投资正步入巨头时代。

而就现实环境来看,在包括资金等众多资源方面具有的巨大优势,无疑为这些企业在项目资源的获取方面增加了筹码。

以中民投为例,其注册资金500亿元、拥有的授信达到了3000亿元。作为其投资光伏项目落地的第一站,在宁夏同心县举行200MW光伏建设项目开工典礼上,包括宁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宁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薛刚等当地一众高官均有出席。

对于未来的目标,中民投总裁李怀珍称,中民投将争取在五年内投资1500亿元,实现累计光伏装机容量20吉瓦,实现光伏全产业龙头目标。

巨头时代的“双刃剑”

在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内,中国光伏电站的投资格局就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由刚开始的单一企业年均投资二三十兆瓦的规模,一跃而至吉瓦级甚至是数吉瓦级,且后者正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不过,就现有的一些案例来看,这种年投资项目规模过大的专业化的电站运营模式,显然也面临着众多的考验,包括现有的光伏电站投资流程是否通畅、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现有商业模式是否足够支撑等。

或许是吸收了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目前许多企业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为了减少在电站审批以及备案制中“各自为政”所带来的政策不统一问题,采取了加大在单一地区投资规模的策略。而在推进项目进度方面,则采取了“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的做法,项目投资合作方的选择更多样化。

上述方式,或许可以解决企业投资中的问题。但目前所呈现的光伏电站的巨头时代的趋势,将对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就现实来看,一些大手笔资金的进入,无疑会对完成年度的装机目标带来利好,并进而对整个中上游产业带来一定的需求支撑。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由于巨头们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他们的大规模进入,对其他市场参与方在获取项目方面,是否会带来挤压和不公,或需要引起各方关注。更直接的说,地方政府在项目资源的分配方面,能否一碗水端平,将是一大考验。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巨头如果采取“赢者通吃”的经营理念,凭借其所掌控的下游资源优势,是否会对中上游的技术进步、产业链的开放程度带来不利影响。

更大的隐忧则来自于,一个由少数巨头把控的“垄断市场”,是否会对围绕电站的交易、资产证券化、金融化发展布局起到阻碍作用。

“押宝式”投资

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光伏电站的投资备案权已经下放到了各个地方。

对于那些有意在全国布局的企业而言,即便在某个省份已经成功完成了项目备案,但由于全国不再是一盘棋,这也预示着其在这个省份获得的项目备案方面的经验未必在下一个省份就用得上,可能还需要从头摸索,这无疑加大了一些项目的操作成本和时间。

此外,市场仍然存在着投资流程不明晰等问题。

从2014年的实际运行来看,这对一些专业化电站运营商产生了不利影响。

顺风清洁能源执行董事、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顺风2014年的项目开发量基本符合预期,但装机量确实少于预期,部分因素就在于当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之后,各级地方部门缺乏操作经验,地方政府的审批速度较迟缓,“国内的不少电站项目,都是到了去年第三季度时才陆续备案的。有的项目甚至在去年的11月、12月才开始做准备,对我们来说,显然无法按照预期去建设电站。”

或许是看到了这种不足,新进入光伏领域的一些巨头,则采取了“押宝式”的投资策略。

资料显示,无论是“中民投”、“恒大”这样的新进入光伏领域的巨头,还是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均加大了在单一地区的项目投资规模。

以中民投为例,其近日就宣布,将与森源集团合作,双方约定由河南森源作为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人和建设方,中民投作为运营管理方,共同实施洛阳、兰考光伏电站项目建设,2015年总装机容量不低于600MW。

而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一些企业则采取了“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的做法,项目投资合作方的选择多样化。

仍以中民投为例,其合作方既包括保利协鑫,也包括类似森源集团这样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

行业发展的“双刃剑”

无论是更早进入这一领域的顺风光电,还是作为行业新丁的中民投、恒大等,这种大规模的专业化投资模式,对于确保完成年度的装机规划,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但如果从长远来看,这种巨头时代,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可能将是把“双刃剑”,其中也包括一些隐忧。

首先,在项目资源的获取方面,面对这些更强大的资源调动者,地方政府能否一碗水端平,将关系到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根据中民投与宁夏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五个领域进行合作,三至五年总投资额达1000亿元。其中,在新能源方面,中民投计划在宁夏投资建设3GW-5GW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00亿元-500亿元。

对于项目“路条”,中民投有关人士则称,该项目装机规模是中民投直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因为宁夏自身额度也不够”。

其次,对于这些巨头而言,如果其采取“赢者通吃”的经营理念,凭借着其所掌控的下游资源优势,是否会对中上游的技术进步、产业链的开放程度带来不利影响?

更大的隐忧则来自于,在一个可能由少数几大巨头把控的“垄断市场”中,是否会对围绕电站的交易、资产证券化、金融化的发展布局方面起到阻碍作用,显然值得重视。

当然,对于这些财大气粗的投资者,如果能够凭借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在利于行业长远发展的生态链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布局和搭建,尤其是在围绕电站的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金融化方面,则绝对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福音。但这对巨头们在行业内的发展战略、长期耕耘决心以及创新能力,也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原标题:光伏电站的“巨头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