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上了解到,光伏业的融资模式趋于多元化。基金入股、融资租赁的融资模式已开始形成。但是,大部分商业银行依然对制造企业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组件企业资金紧张情况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与会专家表示,解决组件企业资金紧张问题,需进一步推进融资模式的创新。目前,电站质量参差不齐,电站持续稳定收益难保证是融资模式难创新的主要原因,我国噬需建立权威质量检测机构,推动光伏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形成。
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高传义表示,在上海租赁协会的400家租赁公司中,开始为光伏电站融资服务的大概有4、5家,全国据我所知大概有7、8家已经开始为光伏电站服务。
某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融资租赁是企业电站建设资金来源的一部分,目前用的较多的是回租。回租的具体流程是,企业将设备卖给融资租赁公司,再以租赁方式租回设备。
除融资租赁外,基金也开始进入光伏业。基金主要以控股的形式投资光伏电站。“我们大概70%-8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在20%-30%的股本金中,部分是基金控股;“目前基金投资已经占总资金的70%,是我们的最大股东”。一些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光伏多元化融资模式已初具雏形,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目前,电站质量参差不齐是金融机构难进入、金融创新模式难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噬需尽快建立权威的检测机构,以推动光伏电站融资模式的创新。
电站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表示,“在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用设备检测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等问题”。根据检测,新疆某8MW光伏电站,3178块光伏组件中红外成像抽检2,856块,其中19%存在虚焊热斑效应;青海某50MW光伏电站发现29%光伏组件出现明显蠕虫纹隐裂,甘肃某10MW光伏电站,抽检发现高达58%的光伏组件出现功率明显衰减。
“电站质量关系到电站的寿命和未来收益。一个20MW左右的电站,如果寿命从25年降到10年,则收益率将从11%左右降到4.8%,如果衰减率达到5%,电站内部收益率则降至2%。”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电站存在质量问题,金融机构很难介入”。
业内呼吁,应尽快建立权威检测机构,出台统一的质量标准。赛维LDK首席技术官万跃鹏表示“标准里面概括了很多方面,像光伏标准有针对材料的,有针对检测的,有针对设备的,有针对器件的,有针对系统的,甚至还有并网的。材料方面,硅料质量上就有差别,前几年硅料价格上涨的时候,硅料市场很乱,很多企业甚至买了废料。”
原标题:光伏业融资趋多元化 需尽快设立权威质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