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敞开怀抱鼓励分布式光伏并网,时至今日已经有快两年时间,其间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细则落地仍待时日,具体到屋顶光伏电站的投资个体,“春天”还没有真正到来。
“悬空”的好政策
并网一年半的绿色和平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近期迎来了好消息。国家能源局9月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对于这个项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的发电量可以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全额被收购,而不必再经历漫长的补贴申请过程。
在国家电网开放态度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时间点,2013年3月绿色和平实现了光伏电站并网,这个小型电站建在绿色和平仓库和培训基地的斜面屋顶上,装机容量5KW,平均每天发电量在15-20度,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秦元(化名)告诉记者,去年这个电站的月均发电量是416度电,如果今年也是这个量,按照北京市0.95元的标杆电价标准,每月将有395.2元的发电收入(含税)。
新的政策简化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获取补贴流程,如果按照原先的方式,国家实行的是度电补贴政策,每度电基本在0.42元左右。以核定电量为依据发放补贴资金,这个补贴申请到发放的过程相当漫长,北京个人光伏电站并网第一人任凯时隔一年零五个月才拿到了补贴。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光伏发电业主也会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任凯向记者介绍说,国税局2014年6月宣布国家电网可以为光伏并网的个人代开发票,但是光伏补贴和上网电费被扣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作为发电业主,不仅不能拿到全额补贴,还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所以每度电的真实补贴只有0.359元,“国内分布式光伏并网市场主要受补贴政策刺激才能扩大,新的补贴方案中的0.95元标杆电价是否需要再缴纳增值税还没有定论,但这个直接影响人们的投资热情。”秦元介绍。
新的补贴方案悬而未决,旧的补贴资金还没有落地,对于绿色和平的光伏项目,虽然已经并网发电了一年半,但是眼下最尴尬的还是没有拿到原先的补贴。这个项目是去年3月完成并网,而补贴细则出台是在去年6月,绿色和平去北京市发改委备案时得到的答复是“项目属于未批先建,没有资格申请补贴。”
“这个答复显然不合理,去年3月1日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实施,我们完全是按照合法的程序在做,补贴细则滞后发布所带来的问题不应该是普通业主承担。”秦元对记者说。
对于申请光伏并网的自然人业主,目前是由国家电网代发,不需要申请,然而对于法人业主,则需要到当地发改委备案,秦元认为绿色和平的“尴尬”并不是个例,很多法人业主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地方政策松紧不一
除了北京光伏并网第一人,任凯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慧能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这个初创型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电站后期维护和运营工作,也就是服务那些希望自己建立光伏电站的业主。
任凯的客户是全国范围的,对于国家政策的地方执行性有很深的体会。2012年10月国家电网公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一改“排斥”态度,转变为支持和服务分布式光伏并网,态度转变至今有两年时间,但是从地方执行上看还有很多落差。
国网文件中明确了6MW以下免收接入费用,且并网权限下放到地市公司,但是地方电网公司对业主并网资质的要求还缺乏具体细则可以参照,执行的松紧度就不能统一。任凯对记者举例说,有些地方电网公司对业主并网门槛设置过高,比如光伏系统施工单位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资质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很难获取,因为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至少要求1000万注册资金,而普通光伏项目工程也就3-5万元左右。
不予并网就意味着业主光伏电站发的电只能自发自用,这就受到业主本身最大耗电量的限制,多余的发电量只能浪费,电站的投资价值就大打折扣。任凯还举例了一些并网障碍,对于小产权房屋的电站项目,有的地方电网就不予并网。“原则上说,电网只要给小产权房通了电,安装了售电电表,就表示电网认可了该业主为合法购电业主,那这个业主就应该有并网卖电的权利。”
除此之外,各地对于分布式光伏并网的补贴标准也不一致,这是由于地方保护的狭隘意识作祟,“当地有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的,当地政府往往鼓励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如果没有,往往吝于补贴,因为不想给其他地方的光伏企业‘做嫁衣’。”
投资价值堪忧
“其实算来算去,我们还是发现直接从电网公司买电是最划算。”经历了两年的光伏电站的申请和运营,秦元得出如此结论。
2012年年底,绿色和平投资10万元建立屋顶光伏电站,结合当前的电价水平,预计8-11年才能回收成本。
绿色和平电站所在建筑的用电特点是,白天基本不用电,晚上偶尔集中用电,而太阳能的发电特点与此相反,所以发电量有75%都返送回电网,晚上用电再从电网买。
如果安装配套的储能电池,将白天发的电存储起来晚上使用,电能使用效率会高些,但是储能电池价格和维护成本非常昂贵,如果安装,绿色和平的电站投资金额就会翻番,回报周期又会拉长一些。
“即使是8年的回报期,个人业主也是觉得太漫长了。“任凯对记者说,来公司咨询电站投资价值的客户有很多,但是听说需要8年才能收回成本,很多人选择了放弃,甚至有客户宁愿选择花两万元在自家安装壁炉,也不愿意建电站。
在欧美国家,屋顶光伏电站其实是一种投资回报非常稳定的产品,风险低且维护简单,只要有阳光就会持续为业主创造价值,比经营其他实业要省心很多。况且,光伏组件的投资成本是可以降低的,伴随着技术进步,光伏组件能量转化率会提高,市场竞争也会刺激组建价格下降,过去的五年光伏组件价格已经下降了一半,现在屋顶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大约10元/瓦,未来还存在下降空间。
尽管如此,这个巨大市场也没有被真正撬动,因为一个更重要的现实问题是,国内居民电价低于工业电价,存在“倒挂”现象,“个人用户用电对电力公司来说是‘零售’,而工业企业用电则是‘批发’,零售为什么会比批发还便宜呢?”任凯认为,这样的定价不会增加大家的节约用电的意识,还会挫伤居民自建光伏电站售电盈利的积极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就是发放补贴,不过秦元认为,即使能拿到补贴,也不足以吸引居民自建光伏电站,因为补贴发放机制毕竟不如电价机制稳定持久,未来还有可能存在变动,而且申请和获取手续还不够简化,普通居民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过多精力去为补贴奔走。
民众投资屋顶光伏电站不够热情,也直接影响国内光伏发电并网的成绩单。据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201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30万千瓦,其中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100万千瓦,而2014年全年目标是800万千瓦,上半年才完成全年目标的12.5%。
待哺的市场
近期,宜家宣布在其英国卖场出售汉能公司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并且今年年内还会把发售渠道扩展到荷兰和瑞士的宜家卖场。
汉能公司是中国的太阳能企业,通过四次技术并购,拥有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2012年宣布和宜家合作,希望改写“太阳能”的形象:太阳能不只是庞大的光伏发电站,也不仅是分布式光伏投资者才可以触碰的高端领域,未来,太阳能会像床和桌子一样成为大众消费品。
不过,太阳能在中国还不能像床或桌子那样被消费,宜家也没有公布在中国卖场销售汉能太阳能产品的时间表,太阳能在中国更像是束之高阁的实验品。
这个事实有些无奈,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能力,大部分产品都外销到欧美市场,小部分转为内销,为国外输送新能源产品,却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留在国内。数据显示,中国的组件产能约为40GW,产量为20GW。中国控制了世界光伏65%的产能,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但中国的总装机量不到世界总装机的12%。
“目前国内有480亿平方米建筑屋顶面积,如果在其中的10%屋顶建光伏系统,就将形成500GW太阳能电池市场。然而国内市场却迟迟无法释放,生产厂商只好舍近求远。”任凯表示。
阿特斯阳光电力是中国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光伏一体化企业,该公司CEO瞿晓铧告诉记者,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个人安装屋顶光伏电站是非常便捷的事情,只要在谷歌应用上输入自己的屋顶面积、倾斜角,以及一些电器使用情况和家庭成员生活规律,谷歌就可以给出各种安装建议以及工程报价和经济效益,随后根据用户的银行信用情况给出一些银行的贷款服务信息。
在如此便捷的环境中,欧美国家的公众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可度就比较高,而且他们有很长的市场培育发展过程,而中国真正鼓励公众投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从去年才真正开始,市场培育过程还非常短。秦元认为,由此,人们的认知也是“简单粗暴”的,即“新的就是贵的”。
欧美市场的电网公司竞争相对充分,而中国只有一家电网公司,分布式能源的发电形式折损了电网公司一些利益,所以电网公司没有太多动力去推动完成,即使上层政策已经到位,在地方上的执行效果也会打上折扣。
国内一家光伏生产厂商的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光伏并网的政策条件和欧美市场还没有可比性,中国市场还需要很长一段培育期,中国的光伏公司也在通过一些市场合作逐步推广自己的产品。
光伏政策博弈进行时
近期密集出台的光伏政策,春风般吹动了国内的光伏下游产业,资金潮涌不断,外围企业摩拳擦掌。然而,上层政策向好,落地效果待定,和海外“新能源标兵”国家相比,国内光伏政策环境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今年9月末,恒大宣布斥资约900亿元在张家口建设9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分别是6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厂、20万千瓦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300万千瓦光伏农业项目。
恒大跨界进军光伏领域的事件并不孤立。10月11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向中环光伏增资募资13亿元用于光伏产品项目的建设。林洋电子10月15日公开表示,将定增近18亿元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而此前不久林洋电子曾以1.34亿元增资光伏电站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外围公司涌向光伏下游市场与利好政策出台期刚好吻合。今年9月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了用户的光伏发电量可以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全额被收购,这就保障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收益。
10月13日,国家能源局再次发布光伏刺激政策——《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内容涉及统筹推进大型光伏电站基地建设、创新光伏电站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内容。在此前一天,能源局还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
再据10月17日媒体披露,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把光伏产业作为了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希望有效扩大光伏市场新领域,带来更大社会效应。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直接刺激了资本涌入光伏行业,部分银行也开始对光伏行业的限贷政策放松要求。招商银行近日发布的一份《光伏发电行业信贷指导意见》中显示,银行介入光伏行业已具有较大空间和前景,招商银行目前已经把“光伏电站行业”定为“适度进入类行业”。
绿色和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经常接受一些新能源爱好者以及公司考察团的参观调研活动,绿色和平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以来,光伏概念被市场炒热,近期很多投行金融公司来咨询这个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情况。
“国家上层的政策制定得很好,但是到下面执行和落实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时间慢慢改善,很难一步到位。”北京光伏第一人任凯向记者道出了政策落实的障碍。
光伏下游产业发展瓶颈还体现在国内公众对太阳能发电的认可程度上。而欧美国家公众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可度比较高,因为其有很长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真正鼓励公众投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从去年才真正开始。
其实,中国对于光伏产业支持政策的启动时间相对较晚,2006年中国的光伏制造业蓬勃发展之后,全国性的激励政策才开始启动。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就制定和出台了国家光伏发展计划和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国际上光伏发电发展较快的德国和日本,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筹划光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补贴方案。
2009年7月21日,中国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金太阳”),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这被看做是中国支持光伏产业的首部政策。
不过在推出“金太阳”之时,中国光伏市场还未形成,成本尚未摸清,政策采取的是按装机容量进行补贴,这个方案简单易操作,但是弊端在于这种事前补贴方式,项目通过评审后就给补贴,“骗补、先建后拆、报大建小”的现象难以监管,而且电站建设“采用次级组件,质量缩水,难以管控”的问题也难以监控。
由此,“金太阳”最终在2013年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度电补贴”方案。2013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对光伏电站发电实行上网电价制,按不同光照资源地区,上网电价划分为0.9元/千瓦时、0.95元/千瓦时和1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电量补贴,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
尽管国家明确了补贴标准,但是下到地方部门落实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国内用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仍面临“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的问题。任凯表示,整个并网申请流程时间过长,手续复杂。相关文件制定的是45个工作日并网,可是实际流程一般会超过60天。
在德国,分布式电站的安装流程非常便捷,个人如果想安装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只需到规划部门填一张申请表,银行就会实地考察屋顶面积、光照条件等,以此确定贷款发放。随后,安装公司将会上门安装屋顶光伏电站。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国光伏发电量达到了总电量50%的比例。
原标题:“悬空”的光伏好政策 难做的屋顶光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