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篇
1.新一轮光伏兼并整合风潮将至 谁将成为大赢家?
在经历了2012年的低谷期之后,国内光伏市场在供需修复、政策密集扶持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行业景气度正在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33家A股上市的光伏企业中,已有32家公布年报,其中75%(24家)的公司实现盈利,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不过,从年报和一季报数据来看,仍有不少产业链上的公司挣扎在亏损的泥潭中,制造业板块仍较为低迷。记者从业内获得消息,分布式市场爆发后企业进入重新排位,光伏行业或迎来新一轮兼并整合。
更多详情
2.浙江屋顶光伏电站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
把屋顶上的阳光变成钱装进口袋,舒女士的故事给很多人带来启示,带动了居民“屋顶电站”的发展。永康供电公司有关人士算了一笔账,光伏设备的使用年限在25年左右,按照浙江省目前的并网计价政策,像舒女士家这样的小型“屋顶电站”,10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成本,不仅能免费用电25年,还能小赚一笔钱。
2014年1月,浙江金华供电公司还推出了《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全程引导手册》,为家庭光伏电站并网敞开大门,对普通用户自建发电设施所产生的太阳能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开通并网“绿色通道”。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仅永康一个市光伏累计发电量就达到1085320千瓦时,上网电量达447037千瓦时,成为继小水电和垃圾发电之后的又一电力新能源。
更多详情
3.美国推迟光伏反倾销初裁 中方赢得周旋时间
从SNEC光伏展会上获悉,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裁决中,反倾销初裁从原定的6月9日被推迟至7月28日,这为中国企业争取权益并在近期增加对美出口光伏量提供了更多的周旋时间。
此调查源于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的申诉。该公司称,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分别为165.04%和75.68%,同时中国大陆出口商收到的政府资金补贴幅度也超过允许范围。
更多详情
4.澳大利亚发反倾销调查 厦光伏出口或失一避风港
厦门光伏出口企业又少了一个重要的“避风港”——继美国和欧盟之后,澳大利亚日前也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双反”调查。
尽管澳方最终的裁决结果还未出来,但记者昨日走访获悉,厦门光伏出口企业已经有了风雨欲来的感觉。
更多详情
企业篇
1.光伏企业2014年一季报业绩排行榜——硅片电池组件篇
经历两年的寒冬,在政策刺激、供需修复、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光伏行业终于回暖。数据显示,A股36只太阳能概念股,2014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3年同期增长了近70%。
虽然整体向上,但仍有企业处于寒冬中“挣扎”。在十一家光伏硅片电池组件企业中,有7家实现盈利,翻倍增长。有四家企业还处于亏损阶段,但同期相比,已实现增长。
更多详情
2.光伏业存活最久的幸存者:FirstSolar东山再起
FirstSolar不仅仅是幸存者,它还是个案例。其研究价值在于,它把令人吃惊的技术乐观主义与愿意和公司同甘共苦的耐心的资本嫁接在了一起。这家公司是幸存下来的历史最久的光伏板生产商之一(这是覆盖着半导体的玻璃板,半导体可以把光转化为电力),在发展过程中,公司曾经多次成为行业先驱。它支持一种与行业内大部分公司都不相同的太阳能板技术,Solyndra公司采用的是与大家相似的技术,这家差劲的新兴公司因为破产让纳税人损失了5亿美元。
更多详情
3.2014年特变电工新能源有望取代FirstSolar坐上全球EPC头把交椅
据IHSTechnology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建成“特变电工新能源”)有望取代美国FirstSolar公司成为2014年全球最大的光伏EPC承包商。
这份名为《IHS光伏EPC与项目市场跟踪》报告指出,2013年,FirstSolar安装的光伏项目规模为1.1吉瓦,特变电工新能源为1.0吉瓦。不过,据预测,今年前者安装规模仅为1.3吉瓦,而后者总规模将升至1.5吉瓦。
更多详情
4.尚德与阿里:苏浙发展模式代表
尚德和阿里,这两家企业均为新型战略型企业。一个是江苏外商独资企业的代表(由施正荣博士创立),一个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典范(由英语教师马云创立)。所不同的是,正像网上所言,一个是由神话变为笑话,一个由笑话变为神话。
更多详情
5.顺风光电公布无锡尚德重建计划 产能倍增仍需融资
在上演了一部跌宕起伏的收购大戏后,顺风光电开始对无锡尚德进行升级改造。日前,无锡尚德对外公布了被顺风光电收购后的重建计划。
无锡尚德CEO罗鑫表示,作为顺风光电的成员,无锡尚德今后除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和销售外,还将致力于发电业务以及与光伏电站建设相关的垂直整合型服务。此外,旗下公司日本尚德保持原有的光伏电池板业务外,还将涉及光伏发电业务。
更多详情
评论篇
1.中澳光伏“双反” 欺诈者们的老把戏!
5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个消息已经得到中国商务部网站确认,《悉尼先驱晨报》也同时报道此时,称该反倾销调查主要是弄清中国是否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的问题。这将是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第三个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的地区。
犹记得澳大利亚光伏行业协会主席约翰格兰姆斯的那句话,“我们对输澳的光伏产品从来不设置关税等壁垒。”然而,消息一出,这句话的时间感却让人觉得相当讽刺。
更多详情
2.民生银行专家:中国光伏产业的今天与明天
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
更多详情
3.顺风模式:中国光伏市场“试金石”面临三大考验
类似顺风光电这种专业的光伏电站运营商的出现,所带来的考验就绝不仅仅在企业的融资能力方面,同时也是对包括去年以来出台的光伏政策、供应链管理以及现有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系统性检验
根据顺风光电对外披露的信息,今年预计将完成3GW的光伏电站安装总量。其中,地面电站安装量2.4GW,分布式安装量为0.6GW。
不过,在现有市场环境下,顺风光电能否顺利完成今年度的计划装机目标,或还存在着不少不确定性因素。
更多详情
4.浅谈:重振光伏产业复兴的“三驾马车”
回顾中国光伏产业这十年的发展,如“过山车”般惊险刺激。
过去两三年,光伏业的厮杀之惨烈,不言而喻。大量公司为了赚快钱,赌上了身家性命,但依旧厄运难逃。时至今日,血雨腥风刚过,慢慢恢复元气的光伏企业正伺机东山再起。
昨日,记者在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办的“全球光伏领袖对话”上了解到,众多光伏大佬一致认为,分布式发电项目、海外市场以及技术研发将成为拉动光伏产业复兴的“三驾马车”。
更多详情
人物篇
1.李河君出任汉能太阳能执行董事兼主席
5月15日,汉能太阳能宣布,由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五日起,李河君先生已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同时,Dai,FrankMingfang先生获调任为本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
据了解,公司董事会决定,将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职能分开,以保障并实践良好企业管治。同时,作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及全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先生在太阳能以及清洁能源行业二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将有益于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
更多详情
2.格力电器董明珠:光伏空调己有订单
今天人很多呀!”董明珠到场的这句话,拉开了格力电器201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序幕。这位带领公司从小“舢板”到“航母”的格力董事长兼总裁,面对近百个参会的股东,“霸气”地回应了如“10亿赌局”等尖锐问题及有关近期的一些质疑。
有投资者提问,如果10亿输了,算格力电器的还是董明珠的?董明珠眼睛一瞪,高声回道:“你断定我会输吗?告诉你,我不可能输!”
更多详情
3.梁志鹏:分布式光伏因需而建需创新思维大胆前行
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国内光伏市场有了突破式的发展,全年装机容量实现1292万千瓦。这令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确信,国内光伏制造业的发展要以强有力的国内市场做支撑。
“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可消化国内光伏制造业产量的30%~40%,这也是当初设计市场规模时的一个考虑,市场规模要对国内的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近日,梁志鹏在2014光伏电站投资和金融峰会上如是表示。同时,他指出,国家对于光伏发电的支持重点已经从光伏电站转移到分布式光伏项目上来。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