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高国家能源机构为何成立4年多后才迟迟召开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召开时点又有何蹊跷?财新无所不能今天独家揭秘“克强能源学”。
4月18日,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四年多以来,首次召开正式会议,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兼任任能源委主任以来,第一次召开能源委员会会议。
该委员会是我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成立于2010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委从委员阵容上极其豪华,不仅包括发改委,能源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能源行业相关部门,还包括了银监会,税务总局,央行,财政部等财政金融相关部委,甚至还包括了外交部,国安部门,总参谋部等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部门,能源委的构成几乎包括了整个国家所有重要职能部门。
李克强总理选择目前这个时候召开能源委员会工作会议并非偶然,目前全球及中国都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按总理的话来说就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
因此,这次会议所有的议题和决定都是围绕这些格局调整,我也将按照“挑战-应对”模式解读此次会议。
挑战一:经济增速趋缓,宏观经济疲软。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虽高于市场预期,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表现都很疲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仅为16.3%,比去年同期增速大幅降低,如果以此速度发展,那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也许会低于15%,这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应对: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特高压项目。这些项目作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储备弹药”,投资金额巨大,数量众多,仅核电项目,目前已经在计划中的就包括三门3、4号机组,海阳3、4号机组,徐大堡1,2号机组,陆丰1,2号机组,漳州1,2号机组,江苏田湾5、6号机组、福清5、6号机组、红沿河5、6号机组,以及荣成的CAP1400项目的1、2号机组。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拿到小路条的核电项目的审批速度也会加快。在特高压方面,国网公司自己乐观预计今年要核准“6交4直”10条特高压,但是由于各方面对于特高压交流意见不一,尤其是跨区交流项目,争论十分激烈,因此这十条项目不一定会全部在年内核准,但即使只上马8条线路,那投资规模也相当巨大。在新能源领域,年初都已经公布了非常积极的年度装机目标,如果能够加快审批,那装机量可能会超越目标值。这些能源项目的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万亿,电力行业的综合乘数效应约为1:4,也就是说这些项目的直接投资至少可以撬动产业链上下游4万亿的产出,带动全国数十万就业。
挑战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弥漫全国,PM2.5和PM10爆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总量长期内将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将会继续加大
应对:加大调整能源结构力度,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控制煤电增长速度,淘汰落后及排放超标机组。具体动作分为“开源”和“节流”,开源是指增加清洁能源比例,包括重启核电新项目建设,开工新的大型水电项目,加强风电和光伏大型发电项目建设,加快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推进电动车发展,发展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送清洁电力,“节流”是指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坚决实施升级改造,促进煤炭集中高效利用代替粗放使用。这套开源节流的组合拳基本上可以用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的一句话来概括:“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
挑战三: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改变。美国实现能源独立,从油气进口国变为出口国,中东北非局势混乱,油气供应受到影响,南海周边国家蠢蠢欲动,能源进口大动脉受到威胁,中国油气需求快速增长,日益依赖进口。
应对:油气供应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首先要学习美国,立足国内,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大陆上、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促进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其次,由于资源禀赋有限,国内产出增长很难跟上消费增长速度,因此仍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优质能源保障水平,在开放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多元化进口来源,同时,在交易的过程要掌握主动权,也就是说要积极争取定价权,增加份额油比例。另外,要学习日本,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单位节能工程,推广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如果我们继续沿着现在的粗放式高耗能道路发展,那威胁的不仅是中国本身的能源安全,而是全球的能源安全。
挑战四:尽管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但改革始终在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结合和平衡中蹒跚前行,仍存在市场主体不健全、市场竞争不充分、能源价格未理顺、行业管理不够集中、行政管理色彩浓、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很多问题。这不仅影响能源行业未来发展,近年来能源系统发生的一系列丑闻和事故,更是严重影响我国能源安全。
应对:此次能源会议再次提出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平竞争。积极推进清费立税,深化煤炭资源税改革。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