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经浙江省工业局鉴定,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公司研发的科技成果‘国内首套混合通信环境下区域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与运行监控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调控分中心副主任黄宏盛声音里掩不住喜悦。在嘉善调控分中心的监控装置上显示光伏发电已经接近390万度电,意味着已经为国家节约了1560吨标准煤和15600万升净水,少排放390万千克二氧化碳、11.7万千克二氧化硫以及106万千克粉尘。2013年是嘉善光伏企业迅速增长的一年。这

首页 > 光伏逆变器 > 评论 > 正文

科技创新 让光伏发电羽翼丰满

2014-04-03 15:13 来源: 新华能源 

4月2日,“经浙江省工业局鉴定,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公司研发的科技成果‘国内首套混合通信环境下区域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与运行监控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调控分中心副主任黄宏盛声音里掩不住喜悦。

在嘉善调控分中心的监控装置上显示光伏发电已经接近390万度电,意味着已经为国家节约了1560吨标准煤和15600万升净水,少排放390万千克二氧化碳、11.7万千克二氧化硫以及106万千克粉尘。

2013年是嘉善光伏企业迅速增长的一年。这一年,国际木雕城成为省内首家从国家电网拿到补贴电费的光伏企业;这一年,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单体项目之一,昱辉阳光30兆瓦分布式单体项目顺利并网运行;这一年,“国内首套混合通信环境下区域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与运行监控系统”研发成功,为全省应用该装置的55家企业节省1960万元成本。

 

科技创新助推光伏并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则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完善的光伏接入解决方案可遵循。“光伏入网面临许多技术、经济上的难题。”公司领导孙献春说起光伏电站入网所面对的问题依然唏嘘不已。当时的供电公司、光伏企业都面临着三大压力:缺乏成熟的、操作性强的监控主站系统设计标准和规范,入网不安全;传统的光纤数据传输通道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项目管理复杂;光伏电站内的保护自动化、通讯等二次系统投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业主存在抵触心理。

嘉善作为全国县域科学发展观示范点,主动研发光伏并网科技项目,服务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立以公司领导为课题组长的攻关小组,研究和解决分布式发电并网信息的接入方案,为供电公司分布式光伏运行监控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最终研发三项科技创新,破解运行监控难题:形成了分布式光伏主站监控系统建设标准;实现了有线与无线混合通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信息传输通道建设方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

“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安装在客户端,可为每一个并网接入点由原有的6套装置节约为1套装置,每套可节省35万元。同时缩短三分之一的施工工期。通信采用无线与光纤混合通信模式,实现多种方式的网络连接,减少了设备安装空间。实实在在为企业做到了‘三节约’,也为电网提供了可靠的成熟的接入系统方案。”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黄宏盛这样解释他的成果,他说以国家能源局预计的2014年光伏容量8000兆瓦测算,按每站1兆瓦容量计,如果全部使用该装置,将可节约建设成本28亿元。

技术规范推动光伏发展

嘉善供电公司的技术团队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客户端、传输通道、调度端有效融合,研发出“混合通信环境下区域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与运行监控系统”。客户端一体化装置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电站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传输通道采用无线与光纤混合通信为光伏电站与调度主站之间传输信息;调度主站软件集成对光伏数据采集、分析、监控与遥控。

系统能够获取并网点的有功、无功、电压、电流、电能量、并网点开关状态、逆变器等运行数据,能够对并网点开关及站内逆变器进行远方控制与精确调节。

目前,该系统已经通过光纤有线与GPRS无线混合通信模式对嘉善11座10kV、7座380V并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监控,运行稳定可靠。并在浙江嘉兴、温州、衢州及江西九江等地区共有56个分布式光伏电站推广使用。

这一系统的研发为供电公司主动应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网安全管理、调度分支线管理、配电网运行维护检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嘉善供电公司已完成分布式光伏信息接入技术规范的编制,被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选定为分布式光伏信息接入试点单位。

可以预见,该系统的投入运行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电网公司对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的运行管理水平与电网智能化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国家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