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光伏一线企业动作频频,而这次“活跃”并不是争抢着与地方政府签署“不切实际”的合约,而是开启了招商引资的大幕。光伏企业招商的目标无一例外指向中国大型国企、央企。
1月2日,英利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已与大同煤矿集团下属的朔州煤电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成立合资公司。同时,1月7日,英利(中国)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中核汇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月3日,正信光伏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已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签订项目融资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合作开发光伏电站。根据协议,中船重工、正信光伏拟定于2014年,合作开发200MW光伏电站,其中,中船重工集团主要负责项目融资,正信光伏则主要负责项目前期开发及组件供应。
1月9日,金保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首批500MW光伏电站之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金保利新能源将有条件收购由中国建材国际在中国、欧洲、北美及日本等地区开发建设的光伏电站。首批合作项目装机容量共计500MW。
笔者相信,以上合作形式绝非个案,在银行仍然对光伏行业“收紧”的前提下,企业引资不靠银行靠“大款”将是常态化的事件。
“门外汉”开始“拿来主义”
中国光伏终端市场正式启动应当是源于2012年中旬,彼时光伏“标杆电价”正式出台,市场环境日趋完善,使得去年中国光伏装机量达到了10GW。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中国大型地面电站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投资回报率稳定(约为8%~10%),风险较小。因此,之前处于观望态度的“门外汉”如央企、国企等开始蠢蠢欲动,愿意为电站融资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部分光伏业内企业储备了大量电站项目,多数一线企业的项目储备量都超过了1GW。甚至有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已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光伏项目达到130GW。这些企业手中握有资源和团队,却毫无例外的遇到了融资困境。
光伏电站投资商在建站技术、光伏产品、项目收益率等方面差距很小,而融资能力恰恰决定了开发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13年8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意见指出,国开行将重点配合国家组织建设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等开展金融服务。这意味着国家“示范”区域外的大量光伏项目仍很难获得银行授信支持。
同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仍谨慎对待光伏行业。中国银行金融总部产品经理唐茂恒认为,光伏行业并没有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商业银行大规模介入光伏行业,预计要等到行业真正具备盈利能力的时候。
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不感冒”,迫使电站投资商另辟蹊径,此时财大气粗的央企、国企等机构成为光伏企业的融资首选。央企、国企多为集团化的企业,动辄资产上千亿,融资能力远远超过单一的光伏企业。基于公司信用和抵押担保物价值的融资服务,难以满足未来光伏光伏电站的融资需求,央企、国企可以办到。而且相较于商业银行,国有资产可为光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更广,期限更长,全额投资都是有可能的。
央企、国企肯为光伏电站“买单”,不仅可以解决电站项目资金问题,还能帮助这些企业拓展其新能源业务。这些企业多数并没有光伏产品制造、电站开发方面的经验,却可以利用雄厚的资金直接购买或间接持有,享受成熟光伏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
笔者认为,央企、国企这种“拿来主义”战略,让光伏企业沦为了拓荒者。光伏产业经历了三年的产能过剩痛苦期,倒逼国家开启终端市场,完善政策,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或许是资本雄厚的“财主”。由于电站投资企业极度缺乏资金,选择与央企、国企联姻,是当前最为有效的融资模式。
当然,对光伏企业来讲上述融资模式过于单一。以电站为抵押、以电站未来收益打包融资、以国家每次补贴为还款的融资模式,并引入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实现对企业贷款。这种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是未来,特别是分布式市场正式启动后最终的融资渠道,这需要清晰明确的政策、可靠的销售渠道、真实的资产隔离,第三方电站质量保障等。目前中国光伏融资市场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从央企、国企中直接引入资金,融资模式不得不走先传统后创新的路子。
光伏“国有化”趋势苗头显现
截至到2012年底,全国50多家风电开发企业旗下的1300家项目公司参与中国的风电投资和建设,其中国有企业约1000家,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1%。传统能源方面,“三桶油”几乎完全控制中国石油市场;煤炭发电企业绝大多数是“国字号”企业。国家在上述企业的垄断地位非常明显。
目前,中国一线光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这是民营企业接受新鲜事物和创新能力强的体现。但民营企业表现突出主要体现在制造环节,当光伏制造逐渐演变为终端应用,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几乎完败,大量电站被“国有化”的现象绝非耸人听闻。
2013年顺风光电成功收购尚德,在一年之内建设或并购890MW的光伏电站,让扎根已久的业内企业望尘莫及。顺风光电虽然并不属于国有企业,不过其至少证明了一点,在光伏终端市场资本为王是真理。握有资本且对光伏越来越感兴趣的国有企业很有可能上演“续集”。
如果光伏融资能够实现一定的市场化,则光伏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国有企业不一定能占据优势。不过,目前资本市场对大型地面电站都丝毫无任何兴趣,更无需谈即将启动的分布式市场,国有企业成为光伏企业目前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中国光伏市场新一轮大规模投资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说,但这一轮唱主角的不再是民企,而是央企。一家民企高管人士也无奈地表示“现在民营光伏企业不是不想参与建电站,大家都看到了机会,但大家都没有钱。”
笔者认为,在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方面,民企考虑的是能不能挣到钱,而国企考虑的则不一样,这或许是光伏企业容易“攀亲家”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1月14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GW,其中分布式占60%。大型地面电站占比被严重压缩,国有企业固有优势被削弱,分布式发电或将成为民企打开国内光伏市场的突破口。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于小型、分散、手续繁杂,开发的问题比较多,所以大型国企介入存在困难,这为民企进入提供了大好时机。与地面光伏电站动辄上亿的初装费用相比,分布式发电的投入多为千万级别,这也为民营企业介入提供了先天性的优势。
分布式光伏市场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环境极不完善,因此目前尚未达到拼资本的地步。笔者在此建议民营企业做好以下几个事情:
首先,在项目运作初期,建议开发商以较多的自有资本投入,先以较多的资本撬动较小的项目,打造一个成功的案例,为后续融资做示范。之后,企业在后续的项目滚动开发中再逐步加大项目规模和融资金额,渐进式放大资金杠杆比例。
其次,虽然目前大面积建设分布式市场的时间点尚未出现,但有风险才会有商机,在“猪都能上树的年代”,分布式盈利率自然会回归正常。因此,笔者建议民营企业可以暂时不大规模投资,但一定要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中国分布式政策的核心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站所在地电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分布式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如果分布式政策真正完全落地,届时激烈竞争会造成优秀的屋顶资源很难被寻找,相应的租赁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当中国开始启动大型地面电站市场时,因为政策模糊,很多企业建设意愿并不强烈;但当大型地面电站政策稳固,地面电站规划量被压缩后,一张“路条”的价格由过去的一两百万元被炒高至一两千万元。部分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如顺风光电、海润光伏等则占了大便宜。这或许给民营企业拓展分布式市场提了个醒,不要等到政策完全具备了才去开展项目,先期可以投入部分资金大量储备项目。
小结
当下民营企业在靠“野路子”融资,有的企业试图采用第三方融资模式并引入担保机构,将融资方式无法按期偿还资金的风险转嫁给了担保公司。这种方式肯定不具备普及意义,资本市场害怕风险不敢贸然进入,保险公司也会对投保产品做风险评估,他们就不怕风险吗?融资存风险的根源在政策和电站自身环节,不是靠创新融资模式可以解决的。
此外,如今的光伏市场上还出现了另外一种融资模式,或许称为“合作模式”更为恰当一些,因为这种模式不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寻求融资,而是光伏合作组织或联盟内部多家企业的合作,直接利用企业各自拥有的产品、技术,共同参与电站建设。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各自的优势,也减轻了企业投资光伏电站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成本。不过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更不靠谱。光伏电站投资回报期很长,约8~10年,企业把大量产品“压”在电站环节,资金链会很快断裂。光伏行业最终肯定是利用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来向前发展,不是密封在行业内部,“合作模式”只能解燃眉之急。
可以预见,未来3~5年光伏企业融资靠“大款”会成为融资主流方式,此方式也是企业融资从银行到市场的过渡阶段,希望民营企业能够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