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日本清水公司计划在月球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以此缓解能源危机。消息中指出,日本一家建筑业巨头建议沿月球赤道带铺设长约合400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带,并通过激光和微波将电能传送回地球,从而将月球变成一座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据预计,清水公司将开发勘探月球上自然资源的机器人所必要的自动化设备,而服务于该项目的混凝土和太阳能电池板也即将投入生产,该公司认为工程最快将于2035年开工。月球具备建设太阳能电站条件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月球建电站 靠谱不靠谱?

2013-12-13 14:49 来源: 科技日报 

11月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日本清水公司计划在月球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以此缓解能源危机。消息中指出,日本一家建筑业巨头建议沿月球赤道带铺设长约合400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带,并通过激光和微波将电能传送回地球,从而将月球变成一座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

据预计,清水公司将开发勘探月球上自然资源的机器人所必要的自动化设备,而服务于该项目的混凝土和太阳能电池板也即将投入生产,该公司认为工程最快将于2035年开工。

月球具备建设太阳能电站条件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月球上的白天接近半个月,月表是真空,没有大气、电离层,而且月面上没有任何建筑物,所以阳光没有任何遮挡,可以无限制的铺设各种太阳能电磁板。

建设太阳能电站,可以说月球具备一定条件。计算表明,每年到达月球范围内的太阳光辐射能量大约为12万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地球上一年消耗的各种能源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5万倍。按太阳能能量密度为1.353千瓦/平方米计算,假设在月球上使用目前光电转化率为20%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则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每小时可发电2.7千瓦时,若采用1000平方米的电池,则每小时可产生2700千瓦时的电能。

目前处于概念性研究阶段

“利用月球上的太阳能发电,目前来说还是一项概念性研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空间太阳能电站确实是目前太空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但仍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目前,地球上的太阳能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大都规模不大,功率不高,只能解决一些局部用电问题。焦维新表示,面对人类巨大的电力需求,目前的太阳能发电量只能是杯水车薪。

“阳光穿过大气层,能量会有衰减,所以人们设想在大气层外架设太阳能电池板,来更高效地收集利用太阳能。”焦维新说,国外已启动了多项相关研究。

2000年前后,美国宇航局投资2200万美元,启动了“空间太阳能探索性研究和技术计划”,总结分析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美国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路线图。

技术难题

如何建:工程技术问题还未解决

据日本清水公司计算,如果环绕月球赤道的太阳能发电站建成,能够将13000万亿瓦电能传送回地球,这相当于美国2011年全年发电量的三倍。

虽然空间太阳能利用前景诱人,却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如何在太空铺设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焦维新表示,太阳能帆板在卫星飞船上都已应用,但要构建能解决地球上部分电力需求的发电站,这种太阳能电池是什么样的形状,以怎样的结构构成,如何铺设,类似这些工程技术上的问题都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此外,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运行成本也是一个问题。据我国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计算,要实现空间太阳能发电与地面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持平,运用火箭的运输费用至少要降至每公斤1千元人民币,而目前是每公斤五六万元。

怎么传:能量转换地面接收都是难题

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另一个技术难题就是电能传输。根据已进行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将电能转化为微波可以解决传输问题。

“我们知道通过振荡器可以将直流电转换成微波。”焦维新解释说,但是将空间太阳能电站获得的如此巨大的能量转换成微波,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无法做到。

即使能够转化成微波,要传输到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如何接收?焦维新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问题时指出,如果这样巨大的能量照射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就相当于一个微波武器,所以地球上的接收站要建设在沙漠等不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地区。他强调,而这个区域附近的航线也会受到微波影响,来往飞机必须避开。

同时传输还要考虑到地球的自转运动,焦维新说,因为地球的自转,太空电站架设在地球同步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这样可以和地球保持相对静止。

目前人类已经建立了国际空间站,就像建造空间站一样,“我们把所需要的装置一次次地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再组装起来,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设想是可以实现的。”焦维新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