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逆变器巨头SMA下调2013年财报数据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2013年销售额将从9亿欧元—13亿欧元下调至9亿欧元—10亿欧元,预计今年将亏损8000万至9000万欧元。SMASolar首席执行官Pierre-PascalUrbon将业绩不佳归因于成本压力和欧洲市场需求下滑。他说,“作为世界市场领导者,SMA尤其受到全球光伏市场变动情况的影响,该市场的特点是全球高价格压力。此外,欧洲核心市场对我们的需求大幅下滑,而新的亚洲和美国市场并不能够弥补。”光伏市场版图迁移近两年

首页 > 光伏逆变器 > 企业 > 正文

光伏逆变器巨头SMA在新兴市场蓄势待发 或水土不服?

2013-11-08 13:56 来源: Solarzoom 

近日,光伏逆变器巨头SMA下调2013年财报数据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2013年销售额将从9亿欧元—13亿欧元下调至9亿欧元—10亿欧元,预计今年将亏损8000万至9000万欧元。

SMASolar首席执行官Pierre-PascalUrbon将业绩不佳归因于成本压力和欧洲市场需求下滑。他说,“作为世界市场领导者,SMA尤其受到全球光伏市场变动情况的影响,该市场的特点是全球高价格压力。此外,欧洲核心市场对我们的需求大幅下滑,而新的亚洲和美国市场并不能够弥补。”

光伏市场版图迁移

近两年,受欧债危机导致需求萎缩、欧洲市场光伏补贴下调、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光伏市场版图有了明显的变迁。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于年中发布的《2013—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前景》报告中透露,2012年前,欧洲市场约占全球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的70%以上,2012年这一占比为55%左右。而今年,全球新增的绝大部分光伏系统是安装在欧洲以外的市场。

就具体数字来看,2011年欧洲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22.4GW,2012年并网装机量达到17.2GW。2013年,预计欧洲光伏并网装机量降幅将超过6GW。

“欧洲市场需求下降是导致SMA销售收入受挫的主要原因。”一直关注逆变器行业发展且从事该行业近10年的资深人士刘占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太阳能市场重心已向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转移。产业链上的制造商也应跟随市场的脚步,向这些区域转移,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做出调整和应对。”

事实上,今年3月份,SMA以1.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兆伏新能源72.5%的股权,就是想在中国市场一展宏图。但是国内逆变器市场竞争激烈,加上价格急剧下跌的趋势,让SMA这个老大哥有些水土不服。

不过,刘占宽对SMA的后期比较看好,认为SMA明年还会发力。他说,“新兴市场在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增长,市场机会还是很多。SMA收购兆伏爱索后公司内部整合和规范化也需要时间。一旦SMA做好准备,今后会有好的表现。”

SMA对明年的市场也充满了期待。该公司针对业绩下调的声明称,“对日本市场的新产品将有助于其提高2014年在日本的市场渗透,同时对兆伏新能源的重组将提高明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这些发展,能够使公司在2014年恢复盈利及销售增长。”

逆变器价格快速下跌

根据IHS最新发布的数据,由于商业及公用事业级逆变器价格快速下跌,德国与意大利等成熟市场遭遇巨大的成本压力,201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市场营收将下跌9%。

作为逆变器龙头,SMA的产品质量是有口皆碑的。不过,对近年来持续低迷的光伏市场和资金链紧绷的客户端而言,性价比显然更重要。一位做微型逆变器的业内人士表示,SMA的产品质量很好,但持续降低成本这块做的并不好。

IHS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逆变器均价为每瓦0.22美元,2013年逆变器平均价格可能跌至每瓦0.18美元。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总价持续下降,包括逆变器供应商在内的供应链所有环节都承受着降价的巨大压力,以期在拥挤不堪的市场上赢得一杯羹。市场战略上未做及时调整的SMA,亦被成本压得气喘吁吁。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就中国逆变器市场而言,性价比和品牌影响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尽管竞争激烈,逆变器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一幅2012中国逆变器品牌TOP10市场占比的图表上,记者看到阳光电源、特变电工、艾默生、正泰、冠亚、科诺伟业、南瑞、科士达、山亿新能源、兆伏新能源等10家主流逆变器厂商占据着国内73%的市场份额。但除了阳光电源稳坐27%的市场份额首位,其余各家市场占比产别不大。兆伏新能源作为第十名在国内有着3%的市场份额。这对SMA来说既是残酷的竞争,同时也是挑战和机遇。

单纯卖逆变器很难

近日,国内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三季度发布的财报显示其1-9月份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112.63%,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82.16%。

一边是SMA业绩“唱黑脸”,一边是阳光电源的靓丽财报。欧洲市场的萎缩和国内市场的崛起完全可以在这两家逆变器企业身上得以呈现。

“未来,在国内单纯靠卖逆变器来实现利润增长是很难的,以EPC业务或投资电站业务来带动产品出货增加业绩的公司会越来越多,比如现在的合肥阳光和特变电工等。”上述微逆人士指出。

以阳光电源为例,“去年以来持续布局电站业务,取得显著成效。继大型电站EPC、电站BT业务后,又完成新的分布式电站业务布局,其逆变器订单也将随着光伏装机容量快速扩展而大幅增长。”有业内人士评论道。

随着组件制造商、电力公司、支架制造商纷纷涉足电站业务,国内逆变器厂商面对日益同质化及激烈的市场也在寻求商业模式上的转变。而专注于逆变器研发和制造的SMA在中国市场是否会有新的业务模式来突围?

虽然SMA占据全球十大光伏逆变器企业排行榜榜首位置,但是随着新兴低成本企业或资金实力雄厚的供应商的加入,竞争将更加惨烈。“到2014年,随着挣扎于生死边缘的逆变器供应商退出市场,逆变器市场将进行整合。中国、美国、日本等几大新兴市场将主导2015年至2016年的走向,这些市场的出货量将出现猛增。”有分析机构表示。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SMA已开展“瘦身”计划来降低成本,将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裁员700个全职员工。另外,“随着在美国和日本推出SunnyTripower,我们还将获益于在这些地区预计的强劲增长。”欧洲市场萎靡不振,新兴市场风生水起,SMA如何在光伏蓝海市场坐稳,我们拭目以待。(文/涉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