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在不少市民的印象中那是电力部门才能做到的事,而如今,老百姓自己也能发电了,而且还能把发出的电并入国家电网卖钱。章贡区沙石镇沙石村马蹄岗小组村民李明材,就利用光伏发电设备把阳光转化为电能,在自家屋顶上建起了“小型发电站”。除满足自己家庭用电外,多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10月29日,记者来到我市第一批屋顶光伏发电户李明材家中探访。
2.8万元建起自家“发电站”
在李明材家自建的七层楼房屋顶上,整齐地斜放着一排排的光伏发电板,每块发电板面积不到2平方米,这些发电板就是构成李明材自家“发电站”的主要设备。当日,赣州供电公司和屋顶光伏发电承建方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勘查验收已经建好的“发电站”,为即将进行的并网发电做最后准备。“供电部门验收后,李明材家的‘发电站’就可以并入国家电网发电了,并且有多的电既可以保存自用,也可以卖给供电部门。”赣州供电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根据省发改委印发的《江西省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试行)》,我市于今年6月份启动了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列入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按照每户最大不超过5千瓦、平均3千瓦的装机水平建设,申报户可享受专项资金补助。
李明材家屋顶一共安装了20块多晶硅材料制成的光伏发电板,在烈日的照射下,这些发电板将吸收后的太阳能通过专业的电力逆变器转化成为电能,实现发电功能。“按照全日照的理想状态计算,这20块发电板每天可以发电30千瓦时,一个月发电量可以达到近1000千瓦时,完全可以满足家庭用电需要。”李明材告诉记者,在自家建设这样一座“发电站”成本一共需要4.8万元,政府补贴2万元后,他最终只花了2.8万元就建成了。
可自用也可外卖
在李明材家屋顶上,记者观察发现周围也有村民在自家屋顶建起了类似的一座座屋顶光伏发电站。李明材告诉记者,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在他的影响下,已经有几户村民也建起了自家的屋顶“发电站”。
李明材家屋顶“发电站”承建方——赣州天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光伏发电在国内外已经是一项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能源应用方式。眼下已建光伏发电项目均是在居民自建房或别墅上,城市小区居民用户由于场地限制等原因还难以实施推广。
“个人申请项目采取个人自行建设模式,只限于在申请人本人自有产权所有住宅屋顶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的项目。申请条件包括:建筑物产权明晰、屋顶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原则上每平方米应承载50公斤,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应具备承载条件)、电网具备接纳条件等。”该负责人介绍说,个人家庭屋顶光伏发电建成后,一般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是发电储存——太阳能光伏电板发电后储存起来,等到用户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第二种发归发、用归用——白天太阳能光伏电板发的电若是不使用,便可直接卖给电网,要使用则会先供应给用户,余电仍然卖给电网,要是电不够用,可用电网的电;晚上没有太阳发不了电,那么就直接用电网的电。
预计5年可收回成本
当日,在李明材家里,记者还见到了“我市屋顶光伏发电第一人”邱忠波。他正在指导李明材掌握光伏发电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电力方面专家,曾在电力部门工作过的邱忠波对屋顶光伏发电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邱忠波说,他家屋顶建设的光伏“发电站”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实现了自发自用,并于今年7月份成功并入国家电网发电,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卖给供电部门1000多千瓦时的电量。
“目前的屋顶光伏发电设施使用年限在25年,期间基本不需要维护。”赣州天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省气象局统计的赣州市年均日照峰值时间来计算,每年我市有效的太阳能发电时间是1200多个小时,如果一户人家的屋顶装了5千瓦(目前国家补贴的发电装机容量为每户最大不超过5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其房主需要负担建设成本2.8万元,一年的发电量是5000千瓦时至6000千瓦时,以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收购价每千瓦时1元左右价格外卖(注:含国家对供电企业电网收购价补贴的0.42元),5年之后卖电的钱就可以收回设备成本。
我市“尝鲜者”全省最多
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鼓励的绿色新型能源项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有利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于全市申报屋顶光伏发电户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大多分散在乡村,为了做好电源并网服务工作,体现国家电网社会责任,供电部门为此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包括提供电表、设计方案等在内的服务项目全部实施免费政策。”赣州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目前我市首批屋顶光伏发电申报户均为自建模式、并网流程不熟的情况,为加快屋顶光伏发电接入工作,市、县两级供电企业成立了由31名客户经理组成的专家团队,每周电话联络、每月现场对接,对屋顶光伏发电户做好政策咨询、并网接入、后续保障等服务工作。
据悉,我省启动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全省首批有1088户家庭申报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截至目前,我市首批申报的屋顶光伏发电户达327户,居各设区市首位。由于相关技术保障和服务到位,包括李明材在内的我市第一批327户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年底都将并入电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