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庆双桥经开区双北路东升苑的居民李强近日收到了来自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的一张特殊电费通知单“—301.35元”,这是他3个月来光伏发电所获收益。
“小李,把电卖给国家电网,以后你就从交电费变成收电费了。”邻居们笑着打趣。“如今我不仅是电力的消费者,也是一名生产者。”作为全市首位收到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电费收入的客户,李强话语间满是自豪。
点燃“光伏梦”
三年前开始关注光伏产业,李强发现分布式光伏项目优点不少,小型、灵活、自给自足。“但由于并网问题不能解决,无法形成真正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循环模式,”最初,李强对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持怀疑态度,“这里面包括并网电价、并网政策、并网标准等多方面问题。”
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支持分布式光伏并网的文件《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按照“支持、欢迎、服务”方针,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以促进光伏发电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意见出台后,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李强心底的“光伏梦”,“当时很多人劝我说相关政策不完善,且重庆秋冬多雨,光伏前景肯定不乐观,但考虑到夏季光照充足,我还是想尝试一把。”一番深思熟虑,李强最终拿定主意,于2013年3月11日递交了居民分布式光伏并网申请。
摸着石头过河
“因为该项目在重庆市内尚属首例,毫无经验可供参考。”接到申请后,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双桥客户服务分中心营业班副班长李先辉心里有点没底,“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首先要做的是界定该申请是否合乎分布式光伏标准。“要位于客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该公司发策部项目接入方案负责人王天英介绍道:“且须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能超过6000千瓦。”
经勘查,李强家共11块太阳能电池板,总装机量为2.520千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符合相关要求。之后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采用一站式服务,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接入系统方案、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并网验收和调试……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于4月28日成功并网。
“整个过程中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对于供电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李强很感激。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并网后,李强的“家庭发电站”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0.01千瓦时、0.1千瓦时、1千瓦时……夏日里的灿烂阳光被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电能汇入国家电网。
为何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用李强自己的话说,“在重庆,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还未广泛普及,我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光伏发电由天气决定。”介绍起项目详情,李强如数家珍:“发电量多少?自用多少?上网多少?双向电表每天都有记录。”
自4月28日至8月13日,李强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共发电838.33度,“卖”给国家电网671度,由永川供电公司按每度0.4491元收购。
据测算,李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将发电2500度,可节约标准煤0.8吨,减排2.5吨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