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光伏产品不是造成欧洲光伏产业困境的原因,或者说没有足够的事实能够说明对其造成损害或者损害威胁,则这两者间自然就不存在关联,欧盟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也就失去了理据。经中欧双方的反复磋商和交涉,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亲自努力下,中欧双边就中国输欧盟光伏产品争端才没有走入死胡同。尽管如此,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将执行两个月11.8%的临时税率,并有可能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税率。我认为,欧盟这一做法理据不足,缺乏合法性,是站不住脚的。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是全球性趋势近年来,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价格确实趋于走低,并且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站不住脚

2013-06-25 11:06 来源:人民政协网 

核心提示

中国光伏产品不是造成欧洲光伏产业困境的原因,或者说没有足够的事实能够说明对其造成损害或者损害威胁,则这两者间自然就不存在关联,欧盟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也就失去了理据。

经中欧双方的反复磋商和交涉,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亲自努力下,中欧双边就中国输欧盟光伏产品争端才没有走入死胡同。尽管如此,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将执行两个月11.8%的临时税率,并有可能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税率。我认为,欧盟这一做法理据不足,缺乏合法性,是站不住脚的。

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

是全球性趋势

近年来,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价格确实趋于走低,并且低于多数欧洲竞争对手。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全球产能过剩和市场供过于求是光伏产品价格走低的根本原因。2011年,全球太阳能组件产能达到50GW,但全球需求仅达24GW,均价比上一年低了44%;2012年,全球太阳能组件产能更达到了60GW。从产品特性来说,光伏产品如同电子产品,其价格下降将有可能会成为长期性的趋势。

其次,综合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是中国光伏产品具有较强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例如,有中国企业组件发电功率达到285W,创造并保持着世界纪录,而且已经建成并投产500MW生产线。中国光伏企业在硅锭制造技术、冶金级多晶硅、高效能电池片等多项技术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一定优势地位。

第三,进口原材料价格下降是中国光伏产品价格能够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的原料主要依靠进口,过去几年主要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一路下跌,2008年时近300美元/公斤,今年最低下跌到了15美元/公斤,而中国光伏企业的原材料也主要来自于欧盟。

此外,欧盟将印度作为反倾销调查的替代国,而印度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中国存在巨大差别。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优势处在电池组件及电池板生产环节,欧盟的优势在技术研发、原材料、设备制造等领域,并且各自的优势最终都能在价格上有所体现。这是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以及中欧双方发挥比较优势、自由竞争的结果。换言之,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价格虽低,但并未低于正常价值,因此,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就判定中国企业构成倾销是毫无道理的。

欧盟光伏产业困难的真正原因

欧债危机以来,欧盟部分光伏企业确实面临严重困难,但这种困难既根源于全球市场的不景气,更重要的应归咎于欧盟自身。

首先,这源自欧盟自身的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前,欧盟推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能源转型,至2011年,欧洲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51.7GW,约占全球74.5%。近年来,欧洲国家相继下调上网电价补贴政策,造成市场需求不振。直接导致欧盟各国光伏行业出现了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等现象。

其次,欧债危机的持续加剧了光伏行业的困境。欧债危机迫使欧洲各国采取紧缩政策,纷纷大幅度削减补贴政策,大大压缩了其光伏企业的利润空间。

第三,欧盟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也与其自身商业经营策略失误有关。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同样受累于欧盟的困境。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5%,其中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同比下降达40%以上;在多晶硅行业,目前中国43家多晶硅企业只有8家能勉强开工,其他80%的企业都已经停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光伏产业也是欧盟光伏产业政策的受害者。

既然中国光伏产品不是造成欧洲光伏产业困境的原因,或者说没有足够的事实能够说明对其造成损害或者损害威胁,则这两者间自然就不存在关联,欧盟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也就失去了理据。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

征收反倾销税损人害己

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与欧盟在光伏产业中是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国的重点集中在晶硅电池制造环节,而欧盟在原材料、设备供应、安装及电站运营这一个长链条中占据了优势。中国近年来累计从海外进口的光伏产品生产设备近4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部分来自欧盟。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设限将影响到其原辅材、设备和系统集成等多领域的企业,尤其是其系统集成商将遭受重大打击。由于欧盟主要国家光伏补贴在不断下调,双反后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不如预期,将会直接抬高系统集成成本,使得这些系统集成商的经营压力增大,预计会有更多的企业破产。

由于系统集成环节创造的劳动岗位约为整个产业链的60%,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受到影响的还有逆变器、支架、控制器等系统配套企业,以及物流、分销、金融等服务行业。不久前,一家瑞士独立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丧失24.2万个就业岗位,而欧盟光伏生产商可能新增的就业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光伏产业链所失去就业机会的20%。

此外,欧盟的措施将给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中欧关系及欧盟经济前景蒙上不确定性的阴影,这可能才是欧盟的最大损失。(作者系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