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媒体称,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正在避开过度拥挤的国内市场,转向有利可图的出口市场,这一转变帮助这些企业阻止了两年来的利润下滑,并使它们的股票冲上了12个月来的最高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5月25日报道指出,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等制造商在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战后不得不依赖利润不高的国内销售,现在它们开始打入日本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正在增加。但总部设在安大略省、大部分经营活动都在中国展开的加拿大太阳能公司的发言人丹尼尔-赫克说:“中国的机会不如许多其他新兴市场那样有吸引

首页 > 市场 > 正文

出口带动中国光伏企业复苏

2013-05-27 16:13 来源:参考消息网 

澳大利亚媒体称,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正在避开过度拥挤的国内市场,转向有利可图的出口市场,这一转变帮助这些企业阻止了两年来的利润下滑,并使它们的股票冲上了12个月来的最高点。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5月25日报道指出,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等制造商在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战后不得不依赖利润不高的国内销售,现在它们开始打入日本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正在增加。但总部设在安大略省、大部分经营活动都在中国展开的加拿大太阳能公司的发言人丹尼尔-赫克说:“中国的机会不如许多其他新兴市场那样有吸引力。”

报道称,尽管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但产能过剩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大幅下跌。据商业信息提供机构信息服务社的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月份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仅为每瓦特57澳分(约合0.55美元),是世界上最低的价格。同样的电池板组件在日本可以卖到每瓦特72澳分。

像中电光伏公司这样的企业正放弃国内以量取胜的市场,转而追求价格更高的日本市场。吉尼斯-阿特金森资产管理公司的证券投资经理爱德华-吉尼斯说:“我估计各公司将尽可能地追逐高利润销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剩余产能。”

报道指出,结果显而易见。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最新季报显示,三个季度以来,公司的毛利润首次出现增长。在截至3月份的3个月中,该公司38%的太阳能电池板销量来自日本,此前公司在日本市场上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但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份额从此前一个季度的50%下降到14%。自从该公司20日公布第一季度的季报后,公司股票上涨40%以上,创下12个月来的高点。竞争对手昱辉光能的股票自5月16日发表季报以来也上涨了30%,达到了一年来的最高点。

报道认为,这种时来运转对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来说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转变,因为过去两年来这些企业已经习惯了公布季度损失,在这段时间内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下降超过三分之二。

报道指出,欧盟正考虑是否要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而美国2012年已经开始征收这种关税,此举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这也促使中国许多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转战国内市场,但是严酷的国内竞争促使它们又把目光投向国外的新市场。信息服务社的分析师斯特凡-德汉说:“日本2013年将需要大约53亿瓦特,成为世界第二大太阳能市场,因此它带来了一个相当积极的全球需求前景。”

报道称,昱辉光能希望2013年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亚太地区,其中日本和澳大利亚将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同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希望亚太地区的销量将占到其2013年销量的30%-40%。但是,对于大多数制造商来说,还不能选择完全放弃中国市场。为了在目前的低价环境下生存,包括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在内的一些中国公司还计划开发综合太阳能项目,这是比销售太阳能电池板更加有利可图的生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