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为响应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精神,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特整理了系列报道“北极星光伏先锋人物”的资料,从中窥探光伏企业家及中国光伏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上的路线图,以期搭建起政府与光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和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同的是,陆永华的起家显示了他成熟企业家的眼光。现今49岁的陆永华,1997年开始创业,目前旗下林洋集团横跨地产、交通工程、电子、新能源等数个领域,陆永华曾以37.1亿元的身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北极星光伏先锋人物之(六):林洋新能源董事长陆永华

2013-01-24 08:55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编辑按:为响应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精神,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特整理了系列报道北极星光伏先锋人物的资料,从中窥探光伏企业家及中国光伏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上的路线图,以期搭建起政府与光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

和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同的是,陆永华的起家显示了他成熟企业家的眼光。

现今49岁的陆永华,1997年开始创业,目前旗下林洋集团横跨地产、交通工程、电子、新能源等数个领域,陆永华曾以37.1亿元的身家,位列《2011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全榜单》第327位。

19973月,34岁的陆永华已经年薪百万,身份是长通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广州分公司的承包人。这时,由他推荐的启东计算机厂与港商合资创办的南通林洋电子有限公司(林洋电子前身)在短短一年里亏损100多万元,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思前想后,他决定回到启东并出资20万美元一次性买断亏积100多万元的林洋公司启东方股权,开始了创业。当时林洋公司几乎处于无技术、无资金、无市场的三无状态,有着多年市场经验的陆永华决定把扭转局面的关键定位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坚持以一流的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

至今,江苏启东当地的各类媒体对陆永华的创业故事仍然是津津乐道,很多创业细节被不厌其烦的重复:为了提高办事效率,陆永华自费购置了一辆五成新的面包车,整天走南闯北跑市场,虚心听取客户意见,捕捉市场信息,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在车上度过。回到公司常常连夜组织力量攻关开发适销对路的电表新品。

几个月后,由林洋电子自行研制开发的智能型单相电子式电能表诞生了,并在江苏、上海等地一炮打响,走红周边的浙江、安徽等地,当年公司就实现产值100万元、销售90万元,上缴税收9万元,利润10万元。

之后,陆永华一方面利用工作之余自修大专、本科,强大自我;另一方面四处奔波广纳人才,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即林洋数码科技开发公司,专业从事林洋电表研制与开发。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有100多人成为科研开发的精英。他们中现海归派的研究生,也有自己培养出来的土专家,这些人成为林洋跨越奋进的科技先锋。

相关新闻: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光伏人物”——陆永华

如今,林洋电子先后自主开发了数以百计的电表新产品,如单相和三相电子式电能表、单相和三相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等八大系列280多种产品,电表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越南、美国等五大洲20多个国家与地区,而陆永华更是多次流露出了争做中国表王的决心。

有人曾问起陆永华成功的奥秘,陆永华说,合作中要给对方信心,给自己信心。细节决定成败,陆永华在细微处的努力,加上创业的勇气,造就了新的财富神话。

创建林洋新能源

在林洋电子顺风顺水发展起来后,对林洋电子今后的走向,陆永华进行着长期的思考和研究。对销售市场有多年经验的他很明白,作为国内电表行业的骨干,公司的上升空间已经有限。在考察了解了诸多行业后,陆永华最终选择了太阳能,他认为:这是一个朝阳产业。

20048,陆永华正式组建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林洋新能源), 作为江苏南通人的陆永华投资创立原林洋新能源,继之获得花旗集团、Good Energies、弘毅投资、联想投资等机构合计5300万美元投资青睐,投入8000多万元组织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犹如环环相扣的小说,5个月的时间内,陆永华完成了从运筹帷幄、公司成立再到产品研发、生产直至规模化出口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财富奇迹再次降临,两年之后,林洋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就达到6000万美元,而这个数字是陆永华在电能表行业摸爬滚打10年之后才达到的。

这个财富神话一气呵成的完美结尾是:林洋新能源在诞生28个月后的20061221,顺利地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而第二天这个世界财富赌场就将关门喜迎圣诞。林洋是自尚德上市之后,第4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概念股公司。在最初为光伏巨头Q-CELL代工之后,林洋新能源迅速发展壮大,2010年的产能约达到900MW,入列全球光伏组件10强。

出售林洋新能源

出人意料的是,在林洋新能源如日中天之际,陆永华却在200712月先向Good Energies出售所持林洋新能源大部分股权,从第一大股东位置退下,仅保留了16.1%的股权;20108月,在2季度总体营收同比增长105%的前提下,陆永华再将林洋新能源剩余股权转让给韩华集团,林洋新能源最终变身韩国企业。

当时我们也一起去竞争购买林洋,只是被韩华抢了先。现在回过头来梳理,不仅是陆永华将林洋卖了一个好价钱,而且他也看透了这个产业的本质。天华阳光一位人士分析,陆永华当时应该看到组件产业进入门槛较低,而同行飞速扩张,利润肯定急速下降,而产业也会走到过剩边缘

相关新闻: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光伏人物”——陆永华

从原林洋新能源全身而退之后,陆永华全力助推主攻智能电表的林洋电子上市。

再次设立林洋新能源

2012年林洋电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新能源),主要从事光伏系统产品设计、光伏电站工程、能效管理和LED 应用等业务。

将新公司取名林洋新能源,陆永华此举别有喻义。作为林洋电子的实际控制人,陆永华2010年卖掉了林洋新能源(现今韩华新能源),半隐出光伏业,而今在光伏产业低潮期,再以别样方式归来。

对于这个行业我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看好的,而且也从未脱离过。陆永华对记者直言,即使2010年时将一手创立的林洋新能源卖掉,是从企业能有更好发展考量,而且当时我还投资了逆变器、储能等相关企业

他是一个对电子产业非常了解的纯商人,商业嗅觉十分灵敏,知道何时进退。一位韩华新能源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林洋新能源先前做组件,为生产型,而陆永华现今重入光伏行业,他看好系统和安装市场一块

陆永华称,进入应用行业现在是一个好时机。上游的组件和多晶硅产能就目前的市场容量来讲是超前了,而市场的扩容就需要终端的光伏电站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等光伏应用产业的跟进,此也获得国家大力扶持,这也成为林洋新能源进行战略决策的基础。

陆永华在继续投资四川雅安多晶硅项目永旺硅业的同时,进军逆变器和储能——储能领域主攻流体钒储能项目。

至于20089月正式点火试生产永旺硅业,目前产能仅有600吨,伴随着2010-2011年多晶硅价格的暴跌,永旺硅业规模小、成本高的局限性随之浮现,遂于20119月份左右停产。

其实我是很希望能静下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陆永华表达了自己对永旺硅业的坚持,他希望通过有效的技术、设备改造使永旺硅业获得新的活力,并在市场好转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关新闻: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光伏人物”——陆永华

对于林洋集团而言,其旗下业务都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风险,如房地产需直面银根紧缩、利润下滑的大环境因素,上市公司林洋电子所主打的智能电表业务,则因为国家电网招标模式的变化使得先前的高毛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以后者为例,2011年前三季度,林洋电子在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2.95%的前提下,但其净利仅同比增加2.06%;而其综合毛利率为25.31%,较其上市前的201034.74%的毛利率下降近十个百分点。

我们新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光伏电站和屋顶用小型光伏系统等,而不是目前陷于价格战的多晶硅和组件。陆永华对记者表示,此次投资光伏应用,希望可以借助到林洋电子在国内智能电网领域中的优势,快速切入到该块市场中。

陆永华的观点是,一方面林洋电子在国内成熟的采购和营销渠道是可以为林洋新能源所用的,另一方面,林洋电子的电表业务也可以借助林洋新能源的海外销售团队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光伏行业目前肯定是在低谷,而且2012年走出低谷的可能性不大,但到下半年起,预计情况会有好转。

站在陆永华面前的风险是,国内逆变器厂商高达百家以上规模,竞争极为惨烈;电站方面,中电投董事长陆启州已表示2012年缩减光伏投资,其余四大发电集团同有类似规划,众多光伏制造厂商投资兴建的电站难以脱手,光伏电站的IRR(财务收益率)会有急速下降的风险。

陆永华说,林洋新能源将以小型离网系统为主,将光伏系统当作产品来卖,我们的经营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或EPC或投资商,这种经营模式目前国际上只有Solarworld和格瑞士等不多几家公司开始采用。

陆永华对太阳能产业是朝阳产业的判断似乎还余音袅袅。

相关新闻: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光伏人物”——陆永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