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投资者报》推出的“上市公司黄连奖”名单中,精功科技又一次获得了“坏孩子”奖章。
这家公司因经营亏损、现金流陷入危机最终入选“上市公司黄连奖”TOP20榜单。事实上,早在2012年《投资者报》第46期中,这家公司就被列入本报“股权质押危机榜”榜单中,其原因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精功集团将68.6%的股权质押且公司股价大跌。
作为国内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精功科技在2009年~2011年创造了业绩飞速上涨的神话。但随着光伏产业寒冬来临,这家公司又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陷入亏损。
更令人担忧的是,受到光伏产业危机的冲击,公司的大额订单遭遇拖延,且其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募投项目也不敢迅速上马。在多重负面因素夹击下,精功科技恐难在今年实现扭亏为盈。
募投项目搁浅
2009年~2011年,精功科技的业绩快速增长。从2008年亏损4793万元起步,公司盈利一路上涨,到2011年其年度净利润已达4亿元。为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其决定募资扩张产能。但后来受到光伏行业危机的剧烈冲击,其主要募投项目一度搁浅。
2011年精功科技发行772万股,募资4.45亿元,分别用于投入“年产500台(套)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扩建项目”、“浙江精功新能源有限公司搬迁暨太阳能多晶硅切片生产线技改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前两个建设项目从2010年9月便开始投建,但目前均超过计划投资期限。其中,“光伏设备制造扩建项目”拟计划用时24个月,到2012年9月完工。但目前,其工程进度只推进了32.2%。而“浙江精功新能源搬迁技改项目”本应在12个月内完成,但最新财报显示,时隔两年其仅完成了92%。
对此,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光伏市场变化较大,公司主动控制了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以降低经营风险。
公司财报显示,其2012年前三季度存货同比下降19.7%,预收账款下降46.4%。由此可见,客户方及公司本身也大幅降低了未来市场对产品需求的预期。精功科技现有市场份额都很难保持,其募投项目完成后的扩大的产能就更难以消化。
订单履行拖延
2011年公司与往年一样收到来自国内各大光伏企业的大额订单,但受光伏产业寒冬影响,公司实际交货情况与客户原计划购货量相差悬殊。
2011年精功科技共接到三家公司合计9.5亿元的订单。这3家公司包括: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协鑫”)、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英利中国”)、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海南英利”)。
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3家公司均未完成原订单计划购买额。其中订单数额最大的江苏协鑫于2011年4月与精功科技签署《切片项目工程多晶铸锭炉采购合同》。该合同价值6.49亿元。至2012年9月,这份本应在2011年12月前完成的合同仅完成了全部交付额的57.4%。且该部分交付的3.7亿元中还有20%并未付款。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另外两大客户身上。2011年5月,精功科技分别与英利中国和海南英利签订1.5亿元和1.4亿元的采供合同。而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其于英利中国的合同只完成1亿元,收到货款0.7亿元。与海南英利的合同只完成0.87亿元,收到货款0.61亿元。
除此之外,就连2010年11月公司与江苏宏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多晶硅铸锭炉销售合同》也出现了延期交付现象。这份价值1亿元的合同到2012年三季度只完成了0.23亿元。
2013年业绩难反转
从精功科技2012年业绩来看,上述3家客户订单对当年利润构成重大影响。2012年三季度精功科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68%、 108%。三季度净利润为-2772万元,再度陷入三年前的亏损窘境。
公司预计,其全年将亏损6800万元~7300万元。对此公司表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受阻以及国际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能光伏行业目前仍处于调整期,公司太阳能光伏装备等主导产品的市场需求萎缩,设备交货期推迟。
信达证券分析师刘强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认为,2013年国内光伏企业经营情况依然难有好转,而涉及光伏行业相关设备制造的公司在今年业绩也不容乐观。
他表示,从光伏行业整体来看已触及行业景气度的底部,而近期国家产业政策的出台也将会给予光伏产业一定的支持。但由于国内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即便在政策的支持下将原有外销转入国内也不可能出现前几年光伏企业的销售境况。
对于近日光伏板块的反弹,湘财证券则给出了“中性”评级。其指出,元旦期间美股无锡尚德、赛维、英利等光伏概念股上涨超30%,一方面由于巴菲特增持电站投资;另一方面,美股光伏企业均为国内龙头,库存下降,价格降幅趋于平缓。
不过,欧盟“双反”效应将在2013年二、三季度发酵,产能过剩的问题持续存在。虽然国内市场强势启动,但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海外市场需求萎缩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