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一个五年规划期的狂飙突进,我国光伏产业在野蛮生长之后,正遭遇寒冬。来自欧美的“双反”调查只是一个导火索,缺乏核心技术根基的光伏产业从冒进的一开始,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火热行业迅速遭遇“寒冬”光伏产业是指围绕太阳能光电效应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光伏产业的环保节能基因决定其必然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用“烈火烹油”来形容当初中国光伏产业的突飞猛进也不为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千亿元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光伏业“寒冬取暖”有术鉴

2012-11-19 10:36 来源: 硅业在线赢硅网 

经过上一个五年规划期的狂飙突进,我国光伏产业在野蛮生长之后,正遭遇寒冬。来自欧美的“双反”调查只是一个导火索,缺乏核心技术根基的光伏产业从冒进的一开始,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火热行业迅速遭遇“寒冬”

光伏产业是指围绕太阳能光电效应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光伏产业的环保节能基因决定其必然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用“烈火烹油”来形容当初中国光伏产业的突飞猛进也不为过。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千亿元的光伏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而目前我们总共只有3000亿元的市场容量。中国2011年的光伏组件总产能达30GW,而全球装机量预计只有20GW。产能的无序扩张和过剩,使我国光伏产业面临极大的风险。

仅仅经过几年的扩张,在中国,光伏产业正走向夕阳和没落。有一句歌词很契合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把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能耗高、污染严重,低价竞争不断挤压利润空间,我国多晶硅产业繁荣的背后是不可忽视的低端制造之痛。由于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在成本、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企业抗衡。

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其标志性事件是光伏“双子星”赛维和尚德的陨落。作为中国光伏业的巨头,赛维曾经创造了巅峰式的辉煌,头顶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多晶硅片企业的桂冠,赛维董事长彭小峰凭此一度跻身新能源首富。当产业步入寒冬期,资金链的断裂、近300亿的巨额债务缠身、供应商的逼债,赛维走到破产的风口浪尖上。

而光伏双子星中的另一颗,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和面板制造商尚德,作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在上市后两年,花钱大手大脚,其一年仅花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活动上的资金就有6000万之巨。倘若尚德有活动要在北京举行,首选一定是钓鱼台国宾馆,其董事长施正荣也曾是中国首富,风光无二。如今光环褪去,尚德股票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退市在即,负债超过200亿,也可能破产。“这多像是一场焰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都是灰。”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败落,有着“中国光伏产业之父”美誉的海润电力董事长杨怀进如此感慨。

竞争的大市场上“取暖”有术鉴

于赛维、尚德这两家企业都是“大得不能倒”的庞然大物,江西、江苏两地政府正出手施救。赛维是江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虽经几次裁员,仍有两万多员工。而尚德不但是无锡的一张名片,还关系到5万人的就业问题。

政府接盘是避免破产的最后一招,也是企业负债国有化的办法。如果企业好转,纳税人受益;如果企业破产,纳税人受损。赛维国有化消息传出后,市场欢欣鼓舞,当天纳斯达克交易的赛维LDK收盘大涨21%。

无锡尚德的前景暂时还不明朗,当地政府给了施正荣两条路:一是政府出面购买该公司明年3月到期的总额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债,然后经国开行注资救助,但前提是需要施正荣将全部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另一个则是,上市公司尚德退市,然后将其子公司核心资产无锡尚德国有化。

同样鼓舞人心的是,日前,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也共同出台了启动内需、帮助光伏企业“过冬”的一揽子计划。

财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下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大对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点、线、面多工程结合,扩大国内光伏应用规模。“点”是指在工业园区鼓励一些企业自发自用,“线”是指鼓励教育、卫生等系统扩大光伏应用,“面”就是鼓励部分市县乃至省一级大规模实施金太阳第二批示范工程。

工信部官员也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委逐步规范光伏产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并在资金扶持、项目实施、金融信贷、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另外,还将加快行业标准修订,并加快筹建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积极应对国外光伏贸易摩擦。

国家电网则带给光伏企业一个实实在在的“大礼包”,10月26日,国家电网正式发布《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截至9月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同比增长415%,收购光伏发电电力同比增长537%。电监会表示,将着手制定行业监管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而中国光伏企业也在自救,首先是进行反调查申诉。今年8月,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等中国多晶硅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双反”申诉,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反调查,目前已获得重大突破,立案程序已经启动,对外公告也即将出炉。2012年1~6月,这四家企业总产量为28484吨,占据国内36230吨总产量的大约79%。启动“双反”反调查申诉,这是中国光伏企业自信力的表现。“中国光伏产业的出路,在于能否实现行业整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说,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中国光伏产业要想最终在国际市场立足,保住自己的地盘,必须加大产品核心技术开发力度,打造自有品牌,并争取国际话语权。

中国光伏业目前的处境是内忧外患。但是,无论企业、政府、媒体都不应该对光伏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过分悲观。问题是暂时的,今后新能源一定是各国大力发展的产业,这点无法改变。而与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产品制造业相比,国内光伏应用的规模还很小,市场前景不应悲观。国内产业如果能尽快理顺管理体制,顺应市场规律,在“十二五”末将迎来拐点,总体产能不会萎缩。中国光伏产业还是大有希望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