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默克尔斡旋,但欧盟依然针对所谓“长期在海外发动低价攻势”的中国光伏电池厂商挥下“大棒”。面对欧盟的无情“剿杀”,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电池产业将如何走出不断缩窄的“包围圈”?
资料图:中欧“光伏大战”一触即发
欧盟委员会6日宣布,由于中国企业可能想欧盟成员国违规低价出口光伏电池,因此已对中国光伏电池厂商启动反倾销调查。此项调查是欧盟在接到包括德国太阳能电池巨头Solar World等多家相关企业在内的业界团体申诉后发起的,也是欧盟针对中国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调查。
2011年,中国出口的光伏电池达到产能的8成以上。其中,针对欧洲的出口占7成左右,出口额达到210亿美元。据悉,欧盟委员会将在今后15个月时间里展开调查,若发现明显的倾销行为则可能在9个月时间内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业内人士称,案件若正式进入程序,也就意味着很难再随外交口径而改变立案;另外,以美国为参照国,中国胜诉的几率会很小。而一旦欧盟针对中国企业采取制裁措施,对中国光伏产业不啻于一大沉重打击。
8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访华与中国就经贸议题展开磋商,虽然“铁娘子”的访华被认为旨在防止中欧贸易大战开打。不过在欧盟内部,针对中国企业的警惕正在增强,因为中国产品的大肆流入扰乱了欧洲区域内的生产销售秩序,尤其是在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当然,中国与欧洲等国政治经济间的角力也引导了局势的走向。
欧盟的相关举措,也刺激中国展现出了迎战反击的强硬姿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6日对欧盟针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展开调查发表了谴责声明,称此举不仅伤害中欧双方产业的利益,还将破坏全球光伏产业和清洁能源的健康发展。中国各大太阳能电池厂商也同声反驳,表示不存在所谓的倾销行为。
在这场“光伏大战”中,中国究竟会采取怎样的反制措施,以带领本国光伏产业走出不断缩窄的“包围圈”?分析指出,启动对欧盟多晶硅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是中国的一大反制手段。7月份,商务部曾决定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同时对韩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回击的一项手段可能就是对法国红酒实施反倾销——中国酒精饮料协会曾要求政府对欧洲葡萄酒生产商价格倾销和补贴行为进行审查。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2011年,中国进口欧盟葡萄酒的数量大幅上涨至1.69亿升,几乎是2008年的五倍。中国葡萄酒厂商表示,欧盟的这一“侵略”行为使得国产葡萄酒的市场份额萎缩。
悲观者却认为,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那么中国光伏产业或迎来“2012末日劫”。而光伏产业的行业洗牌也将加速进行:一大批中小企业恐怕都将在劫难逃。
不过从全局来看,尽管这可能令中国大量光伏企业面临寒冬,甚至引发中欧一场跨产业的“贸易战”,但并不意味着末日的降临:中国可能只希望用反击的姿态来提醒欧盟不要咄咄相逼,而欧盟也未必当真愿意在欧债危机肆虐的关键时刻惹怒中国这个金主,或采取相对温和的制裁手段(如仅仅进行象征意义的征税)。另一方面,中国光伏危机其实也折射出这一产业的混乱与过剩现状,对于帮助中国光伏产业的重新崛起意义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