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消息,企业财报多数利好,周二美股高开高走,尾盘涨幅收窄,标准普尔500指数三个月来首次突破1400点关口 。中概股多数上涨,四大行业板块普涨,医药板块领涨。另外i美股中概太阳能指数(SLR10)上涨1.5%,成分股多数上涨,晶科能源领涨,涨幅12.22%;晶澳太阳能涨4.3%;昱辉阳光涨3.01%;晶科能源跌4.29%;大全新能源跌4.21%。
(1)海外扫描
①西班牙拟削减可再生能源电站补贴
北京时间8月3日,据西班牙财经日报《五日报》(Cinco Dias)报道,今天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每周内阁会议上,业内人士透露,西班牙可能会削减可再生能源电站补贴。
本周,西班牙能源与工业部长Jose Manuel Soria 表示,自从他计划向发电商征税,但未获政府其他人士的支持后,他可能会削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补贴。
②德国太阳能供应商Singulus上半年亏损严重
2012年上半年德国太阳能供应商Singulus公司亏损严重,其或将下调2012年全年盈利预期值。
2012年上半年Singulus公司营业额明显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公司上半年营业额从6460万欧元下降至4360万欧元。息税前利润急剧下降至-124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20万欧元,继续处于亏损状态。此外,2012年上半年Singulus公司订单收入总值也从1.15亿欧元下降至8700万欧元。
2012年第二季度,Singulus公司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4480万欧元下降至2760万欧元,息税前利润为-670万欧元,去年同期该公司息税前利润还为盈利230万欧元。
点评:Singulus公司似乎不再对其2012年盈利抱有希望。该公司发表声明称,由于欧元危机及世界经济不稳定,其早前公布的积极盈利的预期越来越难以实现。
③全球最大的高聚光光伏电站投产
逆变器制造商Solectria Renewables,LLC近日宣布,全球最大的高聚光光伏(CPV)发电站投产发电。该光伏电站共采用了500多个大型CPV底座、智能逆变器和双轴追踪器。该光伏发电站位于科罗拉多州阿拉莫萨,占地逾225英亩,其谷歌地图坐标为:37.5986,-105.9521。科罗拉多州圣路易斯谷(San Luis Valley)海拔高,是美国最佳的太阳能发电地区之一。
该发电站以115kV输电电平互连,使用最先进的光伏发电站控制器,从而使运营商可以选择多种智能电网运营模式。该发电站可提供大量无功功率,拥有闭环功率因数控制和交流电压调节功能。此外,该控制器还能调节光伏发电站的太阳能输出,在需要时帮助调节电网频率。
(2)国内聚焦
①IMS研究:中国光伏装机目标翻番 提振光伏制造业
据IMS Research最新的季度报告,中国光伏制造商在2012年第一和第二季度遭遇严峻的困难时期,在出口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高了国内光伏装机目标。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产能过剩和价格的下跌给中国光伏制造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政府为此将国内2020年的长期光伏装机容量目标从此前的20GW上调为50GW。
点评:为重振光伏产业信心,解决中国对电力的巨大需求,中国将原定的目标提高了一倍多,计划在2020年前安装50GW光伏发电系统,随着中国上网电价补贴计划的退出,政府向光伏产业传递了清晰的支持信号,只要中国国内维持目前的光伏装机速度,中国就可以完成这一积极的目标。
②三安光电收购美光伏公司
三安光电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EMCORE Corporation签订《资产购买协议》的议案。日芯光伏以1000美元购买EMCORE Corporation拥有的与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业务有关或在业务中使用的资产、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及EMCORE Corporation为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业务开展需要订立的设备及原材料采购相关合同尚有部分款项未支付的后续事项等权益,且EMCORE Corporation与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业务相关的全部雇员由日芯光伏先行考核挑选,确认聘用。
日芯光伏为三安光电持股60%的子公司。日芯光伏将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目标资产的接收;日芯光伏将有拥有在全世界范围使用、营销和销除公司与EMCORE Corporation2011年11月4日签订的《地面应用高倍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及测试技术许可协议》项下之技术及产品之外的、所有地面高倍聚光太阳能技术和产品的权利,EMCORE Corporation如需开展与地面高倍聚光太阳能有关专有技术和产品业务,需征得日芯光伏书面同意。
③中国国内光伏组件库存或已达到10GW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是否针对中国太阳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政府和供应链已经对此警告称,可能采取报复措施。
最近,市场疯传中国国内太阳能组件库存水平已经达到10GW。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贸易战开打,中国太阳能企业可能会在欧盟和美国以外的市场倾销库存。
业内人士还补充说道,欧洲太阳能市场占据了全球70%的装机量,中国供应链60%的太阳能组件依赖这个市场。反倾销调查可能会对中国太阳能供应链造成致命打击。
(3)行业热点
贸易保护主义死灰复燃 光伏成高危行业
易保护主义正在全球蔓延。美国商务部在7月27日对中国风塔制造商征收关税;苹果公司设法阻止三星平板电脑及其他Galaxy设备进口到美国及其他国家,指控称其侵犯版权;印度政府对发电设备征收21%的关税,旨在保护该行业内的本地及新兴行业发展,这不仅使中国生产商受到影响,也影响了其他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7月中旬曾警告称,全球保护主义正死灰复燃。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世界贸易报告确认了这种趋势,强调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是3%,对G20国家贸易的影响是4%。主要国际机构对贸易保护呈现的多种形式(如技术壁垒、卫生处理、首选公共采购方式)发出警告,从而使各种歧视性政策更含蓄但更为有力。而更传统的保护主义(以关税为基础且周期性更强)目前也非常活跃,这是全球贸易下滑所致。
贸易保护主义的两种形式
我们对两种保护主义形式加以区分:周期形式和战略形式。周期性的保护主义措施在当前全球环境下迅速发展,它是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形势下起到稳定作用的补充工具。近期危机的影响淡化之后,这些措施将逐渐被取消,这种贸易政策只是针对缺乏结构性竞争力的一种短期且无效的补救手段。非周期性保护主义的真正目的是巩固国防工业、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及食品和能源供应来源的稳定性,也可称之为战略性保护主义。
周期性保护主义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有关。经济复苏后,有望被取消。它只是暂时缓解缺乏长期竞争力的问题,其目的如下所示。
1)经济下滑期间支持增长,缓解紧缩政策的影响。比如,欧盟委员会也想出台复制“购买美国货”的模式,鼓励“购买欧洲货”的措施,在公共合同中优先考虑国内生产商。在扩张性的财政支持背景下,它扩大了乘数规模;在目前的紧缩背景下,它将保护国内生产商及就业。不过对纳税人而言,这些措施可能也不是最合适的,他们更希望享有全球最低的价格,特别是在财政紧缩时期更是如此。
2)减少贸易失衡。自2008年首次组织G20峰会以来,各主要经济体都致力于减少失衡。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累积的巨大逆差以及中国和德国累积的巨大顺差是此种失衡的核心。重视减少贸易逆差的必要性将鼓励很多国家出台中长期保护主义政策。实际上这些国家知道,这种日积月累的失衡状况是其结构性困境的根源。
3)服务于政治目的。美国大选就是很好的例证。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赢得下届大选正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激烈对决。在以高失业率为特点的时期,两大阵营必须找到替罪羊,从而为当前的经济低迷态势开脱。因此针对中国的指控升级,包括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及中国将就业职位迁出美国本土的作用。MellmanGroup(亲民主党)和NorthStarOpinionResearch(亲共和党)所做的调查显示,62%的美国民众希望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并“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止其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这种背景促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7月初宣布,对中国涉及汽车行业的行为在世界贸易组织采取新的行动。
非周期性保护主义长期存在,大多数时候并非以关税为基础,并且更含蓄。非周期性保护主义可能会服务于以下目的。
1)依然保持在高增加值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各国普遍保护高增加值行业(如高科技行业),原因是这些行业会产生巨大的利润,并因此带来强劲的财政收入、刺激就业、提升整体经济潜力以及在国家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保护国家的食品、能源、环境和电信安全。扩大技术壁垒主要是受国家安全原因驱动:本地人口的安全是通过建立规范和标签抑制农产品进口的一个常见理由;限制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旨在确保本国的自给自足;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新技术和电信产品受到严格监控和控制。
3)保护核心及新兴行业。在新兴国家,促进政策以保护新兴行业为目标。在发达国家,中断去工业化过程或保护大型集群中心的核心产业(如汽车或航空工业)成为优先考虑事项。
最易受非周期性保护主义影响的行业
新技术和电信。信息技术行业的保护主义特别明显。近期,欧盟委员会对中兴通讯和华为科技展开调查,其威胁称若发现收到中国政府补贴将对其予以处罚。澳大利亚禁止这两家公司参与高速互联网建设竞标,原因是担心受到网络攻击。美国则指控这两家公司与伊朗合谋贩运美国软件和硬件。
能源。欧洲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在2012年7月24日提起正式起诉,指控中国靠倾销获益,要求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所有行业目前均面临各国政府对本国相应行业采取保护措施的巨大压力。该领域的巨大增加值前景以及能源供应行业的较高战略地位是这些国家如此激进的原因所在。
大宗商品。与食品或国家安全有关的战略问题常常是证明保护主义措施合理性的理由。近期我们注意到对下列大宗商品施加的一些限制:印尼对镍矿石、中国对稀土、坦桑尼亚对玉米、俄罗斯对小麦和活畜。农业行业受技术壁垒和卫生措施的影响最大,在全球缺少上述任何一种产品的情况下,最大的生产国会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以确保国内供应。
核心战略行业。这些核心战略行业一般会在政府提振下获得发展,原因是其处在技术和经济活动集群的中心。产业保护不仅涉及商品生产行业,也涉及服务业。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与中国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有关。世界贸易组织专门小组认为,中国眼下实施了针对外国银行卡提供商的歧视性政策。该组织否决了美国对中国银联垄断运营的指控,但确认中国的做法带有歧视性。在这个例子中,中国政府尝试保护本国的国家服务提供商免受全球知名领导者的竞争威胁。这种保护主义不是以任何价格竞争力为目标,而是为了促进一国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一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金融业。金融行业是另一个受保护主义影响的行业。尽管建立起通用的全球规则(如《巴塞尔协议III》),但各种国际银行业体系是在迥异的监管框架内演变发展的。这种不对称要么损害各种共存的金融体系,要么为这些国家提供保护。尽管有全球规则,但具体国情仍很重要。比如,美国对想在其国内设立子公司的外国银行的监管设置非常高的进入成本;尽管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措施控制资本流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中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展望
目前保护主义措施抬头不太可能是暂时现象,原因是各主要国家致力于重新平衡的过程,使其建立贸易壁垒的动机更强。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可以对最易受此种现象影响的行业有所了解。处于价值链最高位置的行业最易受到影响,“光学及其他精密仪器”类别(包括照相机、显微镜、医疗和手术器械、光纤等商品)占G20国家保护主义措施的37%。汽车行业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原因是该行业一般居于技术、产品、服务和转包集群的核心,因此有必要保持该行业的活力,并使其免受激烈竞争的影响。
预计近期出现的这种保护主义趋势可能会升级:
1)在美国和欧洲的宏观经济困境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中短期内保护主义总体水平将会上升。
2)鉴于欧债危机将持续存在的事实,全球周期性保护主义牢固确立的趋势可能会持续多年。
3)一旦主要经济因素稳定下来,周期性保护主义措施将逐步淡出。
4)由于中国在高端产品方面的竞争在未来几年将趋于白热化,未来新形式保护主义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
5)保护主义将更少地来自价格层面,而是更多来自产品质量、稳健性和技术含量。
6)由于中国在全球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及其在增加值阶梯提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其仍是大多数国家锁定的贸易保护所对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