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作为浙江省规划面积最大、最年轻的国家级开发区,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生态化改造让传统纺织印染业脱胎换骨,同时高标准高起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又为园区插上新翅膀,从而实现新、旧产业比翼双飞,共同创造了新的辉煌。
掠影袍江耀眼夺目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草丛生的乡野之地,承载着历史厚重的土地,在农民希冀的目光里,袒露着荒原式的粗犷。
当发展成为全球的主题,这里敏锐的感知到时代的最强音,开发的步伐涤荡出一组组辉煌的旋律。
十二年潜心开拓,十二载不屑追求,铸就了十二年光辉历程。
如果,做一番浮光掠影的回顾。看似枯燥的数字或许更能显出它的神奇。
这里,磁石般的魅力吸引了工业企业1071家,形成了以电子机械、节能环保、新材料、食品饮料、现代轻纺为主的特色产业。
这里,是投资兴业的黄金“磁场”,已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投资项目落户开发区,累计实现合同外资24.21亿美元。
这里,已成长为浙江省开发建设规模最大的开发区之一,并成为浙江省技术创新活跃、产业特色明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
它就是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7月。历经10年发展,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86平方公里的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位于长三角“金南翼”,地处沪杭甬高速公路绍兴入口处、毗邻萧山机场。曹娥江袍江大桥是连接嘉绍跨江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其成为绍兴接轨大上海,迈向大世界的“桥头堡”。
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投
资兴业的黄金“磁场”,吸引多家外资企业投资。截至2011年底,已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投资项目落户开发区,累计实现合同外资24.21亿美元,实到外资13.74亿美元。2011年,袍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42亿元,同比增长37.8%。
如今,随着开发区跻身“国”字号梯队,建设者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征程,以决胜千里的睿智,负重拼搏的豪情,掀开了新区发展的新序幕……
“逐日”产业乘势而上
新兴产业铸炼发展高地
袍江的经济主体一度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主,现在随着电子机械、节能环保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相继落户,新兴产业集群的雏形已在袍江显现。
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靠绍兴原有纺织类传统产业结构难以独立支撑,因此在产业结构创新上,必须一条腿是传统产业的提升,一条腿是新兴产业的补充和完善。为此,作为绍兴经济强引擎的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正竭力开辟战略新兴产业新领域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重点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袍江实行进位赶超、快速崛起的重要突破口。绍兴袍江光伏产业示范基地位于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内,总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基地建设起步于2005年。
而今,光伏产业的火热发展,正如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把开发区带进一个鲜活全新的世界。从整个产业看,目前基地内产业涉及单晶、多晶太阳电池片、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光伏系统、风光互补系统、太阳能广告灯、单晶硅太阳电池片和单晶硅太阳组件生产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从上游配套材料、中游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到下游光伏应用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雏形。
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它引领着全世界开始使用化石燃料替代品的新时代。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正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为抢占未来光伏市场大规模爆发带来的市场机遇提前谋局布篇。
业内专家指出,光伏产业虽然前景乐观,但光伏产业更新换代是其现今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关注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部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动态,为企业提供最新研发信息,扶持企业加快研发。此外,园区内建有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科创中心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等机构,具备人才及科研力量集聚的优势。
近年来,区内企业更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向日葵光能科技共投入8433万元,在高效晶体硅光伏电池等关键领域拥有多项自主技术,而浙江环球光伏也被评定为升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
“龙头带路”凝聚品牌效应
做大一个龙头,带活一个产业,在开发区的探索实践下已成为现实。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发展一直着眼于整个产业链,并通过“龙头”带路凝聚产生效应。
目前,园区内已形成向日葵光能、环球光伏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并依靠其领先的研发创新和产业能力,充分发挥在产业中的龙头和主导作用。现有年产555M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在建光伏产业项目2个,分别是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年产600兆瓦8英寸太阳能硅片及组件生产线项目和浙江枭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985万美元年产平板太阳能集热器800万平方米项目。
自2010年“向日葵光能”上市,作为中国首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光伏企业,结束了袍江无上市公司的历史,在资本市场募资8.5亿元后,这家地处绍兴袍江的光伏企业为此备受外界关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较早落户的光伏企业,如今“向日葵光能”在袍江并不孤独,包括环球光伏在内的近10家相关企业已在此集聚,“龙头引领作用在这里得到发挥并吸引一批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及配套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已基本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及较完善的配套,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随着企业不断进驻,为给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开发区管委会不断优化经营环境和政策,培育本土有潜质的品牌企业成长为“龙头”;并完善配套与服务,吸引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龙头”进驻。
在走访中问及企业为何选中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基地,相关企业负责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袍江政府部门比我们考虑得还周全,建立了完善多层次的投资服务中介机构和办事机构,为投资企业提供简便、规范、快捷的"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政策服务力挺光伏
高效优质的服务是开发区光伏产业成功起点,进而创造奇迹的一大法宝。为更好地将区委区政府的战略意图贯彻落实到基层去,为“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产业对接提供有效服务,让“大服务”成为产业链的可靠保障,对进入开发区的光伏项目实行“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开发区的优质服务更体现在帮扶项目建设上。开发区管委会加快项目审批,对于在同一地点,扩建相同规模、相同工艺、相同产品的同质光伏产业项目,项目核准、环评、安评批复手续可以并联办理,部门内部的审查环节可以合并办理,提高审批时效。政府的办事效率更可以赢得了企业的信赖,促成了项目的落户。
此外,在产业发展和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开发区管委会积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管委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将以接轨国际的现代管理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打造承接产业发展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开发区一系列服务措施,使企业鉴定了在袍江发展的信心,加速了发展步伐,也为该区光伏产业的快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1年底,总规划面积1320亩的光伏产业基地目前已开发建成面积为304亩,建筑面积约244503平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27.56亿元,销售收入24.38亿元,工业增加值3.05亿元,实现利税15828万元,进出口总额为41537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7188万美元。新兴产业集聚区已在袍江规模初具,一个集纳百亿元产业集群的新兴产业城呼之欲出,为开发区乃至绍兴的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如今开发区将以龙头企业为抓手,重点强化供应链、产业链、技术链领先竞争优势,并大力支持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设立专家服务组,支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加大对产业集群示范区企业制定标准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
开发区管委会为进一步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产业支撑。出台了《关于推进袍江光伏产业基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于符合《意见》资金资助条件的光伏企业、项目和个人,优先给予资金资助。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积极为光伏企业争取中央和省市新能源方面的专项资金和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光伏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承担国家“863”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对获得国家资金无偿资助的企业,给予配套50%、最高1000万元的配套资金资助;对于符合税收减免政策的光伏企业,除给予规定期限的税收减免外,减免期满后给予适当延长,并采取有针对性减免光伏企业的有关费用。
如今,政策、服务、环境等已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理推动袍江光伏产业的发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绍兴未来将看袍江的轨迹!我们有理由相信,绍兴在世界城市发展的版图上,袍江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话题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