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并非第一家进入光伏行业的央企,此前中石化在塔河油田首座光伏发电站已开始建造,这也被认为是传统石油能源公司涉足光伏产业的一次尝试。而在“两桶油”之外,另一个央企,中国化工也在近日宣布高调进入光伏行业。在光伏寒冬之际,众多央企却逆势进场,显然有救场之意。而据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50GW,是现在的25倍。前景良好,这是央企们的底气。中海油看中阿特斯的理由即使在刚刚发布的2011年Q4财报中公布单季亏损5990万美元,阿特斯依然是业内盈利能力最稳定的公司之一。首先,由于谨慎的扩张步伐以及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光伏视点:中海油为何看中阿特斯?

2012-04-18 10:18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中海油并非第一家进入光伏行业的央企,此前中石化在塔河油田首座光伏发电站已开始建造,这也被认为是传统石油能源公司涉足光伏产业的一次尝试。而在“两桶油”之外,另一个央企,中国化工也在近日宣布高调进入光伏行业。在光伏寒冬之际,众多央企却逆势进场,显然有救场之意。而据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50GW,是现在的25倍。前景良好,这是央企们的底气。

中海油看中阿特斯的理由

即使在刚刚发布的2011年Q4财报中公布单季亏损5990万美元,阿特斯依然是业内盈利能力最稳定的公司之一。

首先,由于谨慎的扩张步伐以及与自己的上下游光伏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阿特斯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毛利率水平,在光伏行业狂热时不拔尖,在光伏行业低迷时也不会一落千丈;其次,阿特斯的市场开拓进展得非常好,不仅保持了在欧洲、美洲市场的良好出货势头,在印度、日本等非中国光伏企业的传统目标市场也都有突破。2011年全年,阿特斯太阳能组件出货量1.323GW,较2010年的803MW增长65%;并且,阿特斯在2011年跻身全球前五大组件供应商,之前两年,阿特斯一直保持在第六名。

因此,若中海油真的要寻求被收购的光伏企业,阿特斯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如一位网友的比喻"高帅富的央企国企看中了行业里的小清新"。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阿特斯预测在2012年的出货量在1.8GW到2GW之间,将接近尚德电力,而且该公司在去年第一、二季度均有盈利,分别为590万美元和710万美元,“阿特斯势头良好,中海油这个时候提出收购,瞿晓华不一定愿意卖,难度很大。”

寡头游戏

随着央企的大举进入,光伏界脆弱的平衡也被打破。

“目前,下游的尚德、晶澳、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几家企业从规模上、技术上差距并不大,之前一直是势均力敌之状态,而央企的进入将改变这个格局。”江苏一家光伏组件生产商对记者表示,他认为,目前虽已到整合时机,但各大企业已无能力实现互相之间的并购,只有借助央企这样的外力。

不过尚德一位人士则表示,中投是战略投资者,不会调整管理层和干预经营,而中海油、中石化这类公司是实体企业,也有自己的品牌,企业被他们收购后,业务可能会被干涉,管理上也将丧失自主权,因此也会遇到一些公司的抵制。“解决的方法是,中海油们别谋求100%控股,只参股一部分,也不要干涉管理。”

央企的进入也引发了业界担心。上述尚德人士就认为,即便收购阿特斯,中海油也不会停止扩张脚步,它会吃掉更多的龙头企业,可能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场面。

尽管如此,但由央企而引发的光伏行业大整合已不可避免。目前的中国光伏行业现状就像美国汽车最兴盛的时期,当年有100多家企业,而今只剩下3家主流企业。中国的光伏行业通过整合来实现优胜劣汰是必然的。

国企&光伏,挡不住的合作?

光伏产业的"能源"性质,或许注定了它无法逃离国有资本的纠缠。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光伏电站建设历程中,国有电力集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民营企业愿意与否,他们都不得不与国企捆绑在一起以为自己的项目增加"保单"。如今,在光伏制造领域中,对于国企的杀入,业者言论如何?在记者采访的十余位光伏人中,态度分为三种:

部分人把国企的介入看成狼来了,认为在最脆弱的时候被抄底对于光伏企业来说有些不值;有些人则持中立态度,静看事态发展;而另一部分人则希望国有资本强势介入帮助光伏企业摆脱危机。

其实,不管中海油是否洽购阿特斯,国企民企如何合作,大家所想的,都是如何使光伏产业渡过寒冬,迎来健康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