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第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雷,发表演讲《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及趋势》。以下是主讲内容:
薄膜硅太阳电池的优势
主要包括:a-Si:H电池、a-Si:H/a-Si:H双结电池、a-Si:H/μc-Si双结电池、a-Si:H/a-SiGe:H双结或三结电池等。
1.制作在廉价衬底上,硅原料丰富,采用薄膜类型更节约材料成本;
2.吸收系数大、光谱响应宽;
3.低温(~200ºC)工艺制备,耗能小;
4.单片集成面积大,美观大方;
5.弱光响应好,阴天可发电;
6.使用寿命长,硅材料本身无毒、无污染;
7.衬底既可以是玻璃等刚性衬底,也可以是不锈钢、塑料等柔性衬底,应用范围广。

薄膜电池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劣势
1.非晶相的光致衰退效应,造成电池性能稳定性差2.叠层电池结构增大了工艺复杂性和设备成本
3.性能提升速度慢,产业化效率仍偏低
4.系统安装占地面积大
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途径
首选叠层太阳电池的理由,1.更宽光谱吸收2.更小的载流子热驰豫能量损失3.更高的光生电压4.更高的转换效率5.更好的稳定性

半导体材料带隙造成能量损失
影响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因素
1.捕光结构:迎光面减反射结构、背光面增强反射结构、中间选择性增反射结构
2.光伏材料层:光吸收层(i层)、掺杂层(p、n层)
3.电池结构(p-i-n):材料层的淀积顺序、异质结界面结构、子电池间隧道结连接
4.电流收集层:TCO电极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最新研究进展

电池迎光面减反射涂层(SiO2TiO2微球)

TCO绒面

中间选择性反射器

背表面反射器
电池结构:p-i-n沉积顺序、p/i、i/n异质结界面、隧道结连接和电流匹配。(作者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