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不断下跌,国内多晶硅厂家终难承受成本之痛,许多多晶硅企业走到企业发展的尽头。截至2011年底,国内的多晶硅企业遭遇最强烈的市场洗牌后至今难以恢复元气,国内各省多晶硅企业均大幅停产减产或者无奈亏损运营,仅一两家业内巨头正常开工。多晶硅行业如何发展、企业何去何从一直是业内关注却毫无良策的焦点。
多晶硅企业向中下游延伸
在2012年初,多晶硅市场有所启动,但对于成本始终居高的多晶硅厂商的刺激仍显乏力。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寻找突破方向并不明朗,整个行业仍然直处于难有热点且持续低迷的状态下。
由于多晶硅生产装置系统的特殊性,多晶硅企业不会出现像其他行业收购兼并的可能,只能自己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通过走访企业,记者发现面对市场的急跌,部分多晶硅企业的业务开始向光伏产业链中下游扩展,从事电池片与组件的生产。目前,向下游产业链延伸的趋势在多晶硅行业内日益明显。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相关人员介绍,上游企业向下游延伸主要是由于整个产业链利润空间再分配所致。在2010年,太阳能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空间分配是,多晶硅环节的利润空间在40%-50%左右,硅片环节利润空间是30%,电池片环节利润空间是15%,组件环节利润空间是10%。但在2012年,情况发生逆转,上游多晶硅与硅片环节利润空间丧失殆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虽然中下游电池片环节与组件环节也同样面临降价,但由于多晶硅原料的大幅降价,电池片与组件环节利润空间不仅没有降低还略有提升。一些处于困境中的多晶硅厂商开始将目光锁定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201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多晶硅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最大,这也就不难解释当时为何大量盲目上马多晶硅项目的现象以及一度出现“拥硅为王”的局面。时过境迁,当整个光伏组件面临价格大幅下降的市场需求,降低多晶硅环节的利润空间将最行之有效。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光伏产业启动,整个光伏产业降价压力逐渐加大,多晶硅价格开始了速降,价格直逼国外多晶硅生产成本价格,售价达到每公斤30美元以下,让国内成本在每公斤50美元-60美元的多晶硅企业措手不及,纷纷停产倒闭。
产品由低端向高端提升
如今,如何走出多晶硅发展瓶颈,是多晶硅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朱黎辉教授介绍说:“2011年,我国的多晶硅产量已达到7.5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国,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未来要大力倡导企业生产电子级多晶硅产品,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注重基础研究,提高电子级产品的产量以及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质量。在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中,2015年,国家要求实现达电子级多晶硅规模达到6000吨以上,其中包括高端区熔级多晶硅1000吨,电子级多晶硅5000吨;另外,高效太阳能级多晶硅也要达到20万吨以上。”从国家扶持的方向可以看出,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也是多晶硅行业发展的重大方向,这也为现在多晶硅企业指明了技改方向。”
朱黎辉补充道:“原来采用西门子改良法生产的60-70家多晶硅企业,已经停掉了30-40家,行业内十几家规模稍大的多晶硅企业都在进行技改。如新光、天威等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技术路线改装降低能耗与单耗。”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多晶硅企业所采用的主要技术线路是把单耗较高的高温热氢化化改为低温冷氢化技术,把常压还原炉改为高压还原炉,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能耗,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如在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四氯化硅是有毒性的,如果将四氯化硅转化成三氯化硅,三氯化硅又可以再次作为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得到充分利用。现阶段四氯化硅转成三氯化硅有两种工艺,一种是热氢化工艺,一种是冷氢化工艺。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热氢化,但耗能现象较为严重。相比较下,冷氢化工艺路线成本更低,但存在技术突破难点。冷氢化虽然温度较低(将近500度左右,而热氢化要达到1200度以上),但压力大,对技术水平和设备精度要求都非常高。通过冷氢化改造能把多晶硅成本降低20%,多晶硅生产厂商要生存下去,选择冷氢化改造也是一条出路,但从我国情况来看,冷氢化改造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比较高。
行业发展趋势:做大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引进了冷氢化技术,由于国内企业规模较小,产能释放能力不强,成本仍会比国际大厂和国内万吨级多晶硅厂高出很多。据记者了解,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2011年共生产3.2万吨多晶硅,其成本已经控制在每公斤20美元之内,电耗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国内多晶硅企业即使经过技改,也很难把多晶硅成本降低到每公斤25美元以下。对此,朱黎辉说:“走热氢化改冷氢化技术路线的确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但前提是规模要做大些才行。只要这些多晶硅企业将成本降到每公斤30美元,企业还是有生存的市场空间。”
朱黎辉说:“现在多晶硅的超低价格也不是市场常态。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环境背景不好,导致多晶硅行业陷入最困难的时期,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多晶硅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如果国内多晶硅企业可以做到每公斤30美元的水平,一些正规的多晶硅厂家完全可以生存。”
正是基于对未来多晶硅市场需求的判断,现在有5家多晶硅企业在建设产能在两万吨的项目。其中包括中国恩菲在山西孝义两万吨项目、陕西有色集团在陕西2.4万吨项目、中平能化集团与河南银基集团建3万吨项目、焦煤集团两万吨项目、江苏大全集团在新疆石河子年产2万吨项目。
朱黎辉说:“随着万吨级的项目的逐渐投产,多晶硅产业格局正在朝做大做强的行业健康方向发展,未来规模化与技术型企业将渐成行业主流企业。几千吨以下的低端产品生产将会直接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