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光伏企业倒闭潮引发的争议
GTM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光伏产能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主要原因是无法与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竞争。
近期一批海外光伏企业接连倒闭,海外媒体将倒闭原因归结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大举扩张导致其他光伏企业“无路可走”,并要求本国政府加强对中国光伏企业的限制。一夜间,中国光伏企业一家独大、中国垄断全球太阳能产品市场等言论充斥着国外媒体。更有调查显示,这些突然销声匿迹的光伏企业无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无法与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相互竞争。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总产能的3/5,促使光伏产品的成本急速下滑。海外光伏公司接连“关门”到底是不是中国造成的呢?
反方:“倒闭”是中国所致
SolarWorld:中国倾销
SolarWorldCEOFrankAsbeck已联合其他企业向德国政府与欧盟进行游说,认为中国的光伏企业向欧洲市场倾销,政府应该进行制裁。一时间,中国光伏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同时,不得不迎接贸易政策变化的挑战。
《纽约时报》:中国垄断
《纽约时报》评论说,这些破产事件表明,在全球太阳能产业领域,中国已经获得绝对垄断优势--中国已经垄断全球60%的光伏市场。虽然欧美和日本的太阳能公司在技术上仍然拥有领先中国的优势,但在成本控制方面却完全无法与中国公司相比。
纽约分析师:不公平竞争所致
纽约MaximGroupLLC分析师AaronChew说道,“这事情发生也不是一时半会了。美国和欧洲很多生产太阳能产品的企业发现很难在价格上和中国企业进行竞争。每个人都感到不祥之兆。”Asbeck最后说道,“说到竞争,我一百个赞成,但必须是公平的竞争。”
正方:“关门”非中国所致
市场变化是破产主因
WestinghouseSolar公司CEOBarryCinnamon在分析solyndra破产原因时说道,“Solyndra的问题归因于缺少制造承诺或者是较中国更高的人力成本,是不对的。Solyndra也曾为降低太阳能电池安装成本而进行大胆尝试。希望我们不要老是因为海外制造商制造的产品比本国的低廉就痛击他们,毕竟,没有人不想要廉价的太阳能电池板。”
企业经营策略不当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业内人士透漏,“在此期间,长青太阳能公司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行业再定位,而其单一的技术也根本无法和其他厂家一样迅速应变。此外,该公司也受到美国本土企业FirstSolar崛起的影响。”
企业生产成本过高
IMSResearch的高级研究分析师SamWilkinson表示:“尽管最近几个月Solyndra公司的110MW工厂几乎全负荷运转,但我们估计其制作成本仍然远远超过其组件的售价。这样做资金损失很大,所以最终倒闭的消息丝毫不让人惊讶。
启动国内市场来证明
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的崔容强教授则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来证明中国光伏产品并非向海外倾销。
总结:
国内光伏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较为先进,甚至很多核心技术和原料上依赖于进口。一旦欧盟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激起大规模的贸易抵制,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中国光伏"两头在外"的现状下,发展或将受到限制。因此,大力研究核心技术和提高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