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距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120公里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南院(简称“中南院”)利比亚项目部依旧繁忙。被工友们惯称“2000套”和“3000套”的两个房建工地相距2.5公里,分别位于祖瓦拉和杰米尔。按照业主方要求,工程将提前6个月交付,项目部正在组织加紧施工。
媒体关于利比亚局势趋紧的报道让中南院利比亚分公司负责人感到忧心。经理李勇在向集团汇报情况后,现场应急小组随即成立,制定并启动了现场应急预案;副经理姚有强在的黎波里与大使馆、中南院、工地等各个方面的往来联络中,不断重复着四个字:“保持联系。”
深夜遭袭
2月20日晚上11点,第一场突袭毫无征兆。“哐当”一声,房门被砸开一个大洞,十几个手拿匕首、铁棍的歹徒迅速洗劫了还在睡梦中的营地。
中南院利比亚分公司项目部外事部副部长高晓林等几个女孩子住的房间也遭遇抢劫。身着当地警察制服的劫匪先是骗开了房门,随后立刻拿出武器,僵持中,高晓林急中生智把汽车钥匙扔进洗手间,并用中文安抚大家:“别怕,就装作听不懂。他们拿刀的手也在抖呢。”
这一场突袭来得快,去得也快。车辆、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和现金成了劫匪的主要目标。
次日中午,大部分人员撤离到3000套工地后不久,2000套工地宿舍也遭洗劫,连手电筒都被抢走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为了保护2000套工地现场的机械设备、贵重财物、资料和粮食,项目部派第1组和第4组返回祖瓦拉,并联系当地组织,寻求武装保护。由男同志自发组成的自卫队27个人一班,轮流站岗。
其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晏志勇先后主持召开了3次会议,成立了利比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撤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
风雨大撤离
2月23日凌晨,撤离命令传到营地。接到通知时,很多人哭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28辆经过改装的敞篷大卡车全部到位。
狂风暴雨,气温降至冰点,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上车时,每个人只带了最重要的东西和两天口粮,能穿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七八件裹起来也没觉得厚。为了安全,女员工都剪了短发,坐在车中间,男员工坐在外面。
从祖瓦拉到利比亚与突尼斯交界的口岸拉斯杰迪尔,60公里公路沿着海岸线,危险重重,生死难料。
短短两年的相处,项目部与当地员工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深厚的定义。几乎所有危险的外联、交涉工作,全都有他们的身影。
“你们走,我们也走,我们要护送你们平安离开利比亚!”
“项目已经全部停工,我们没有工资能给你们了。”
“不谈这个,我们就是要送你们回去!”
“你们是来帮助我们国家的,我们要保护好你们!”外籍员工艾斯迈德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却第一个爬上了卡车。一直帮着项目部出谋划策的默哈辛也与其他几名外籍员工一起,自愿承担起了车队护卫工作。
上午9点半,车队启动。他们不知道,他们是整个西线撤离大军的开路先锋,将经历最严峻的考验。
途经的两个城市分别被两股武装力量所控制,公路上布满了关卡,到处都是机关枪和装甲车,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随时会变成劫匪。每过一关,外籍员工都要去冒险交涉,撤离路线被不断更换。
13时30分,项目部抵达边界。气温依然在降低,暴风雨夹带着冰雹打在身上。由6道关卡组成的边境口岸已经乱作一团,各个国家的人挤在一起,行李遍地散落,枪声不断。
“没有护照,你们一个也不许过去!”负责沟通的高晓林和艾斯迈德听到的回复一个比一个苛刻。每个人的护照在此刻变成了生死证明,却都集中存放在200公里以外的分公司总部。
怎么办?
“我熟悉路况,我是当地人,我开车去取!”艾斯迈德第一个站了出来。话音刚落,倪德祥、吉建福、龚攀峰3个人一起站了出来,“我去!”
“小龚留下,小吉和祥哥跟艾斯迈德一起走!”又是一个事关生死的决定。几乎是在李勇话音落下的一瞬间,3个人已经发动吉普车启程。800多双眼睛的泪水与暴风雨交织在一起。
他们冲过了8道关卡的重重阻挠,拿到护照后,立刻返程,中途特意买了水果和食物,把护照掩埋在里面,藏在汽车后备厢里。归途并不顺畅,大批人群在示威,不时爆发冲突,汽车走得很慢。一群小孩爬上了前面的车,把3个人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他们爬上我们的车,这么多护照被发现的话,麻烦就大了。”晚上8点多,3个人安全与大部队会合。下来一看,车玻璃碎了,车身上还留着弹孔,车胎瘪了两个。“真不知道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
一个也不能少
“你们虽然有护照,但是没有离境签证,我们不能让你们过去!”听到这句话时,高晓林几乎崩溃。
从车队第一个到达西部口岸开始,因为证件等问题不符合规定,还没有一个中国人顺利通关。更何况,队伍里还有33名员工因为护照在当地移民局办手续而没有拿回来。
雨还在下,冰冷刺骨。
“我们这些人已经在雨里冻了一整天,让他们就这样过夜会冻死的!”高晓林一遍又一遍冲进利比亚边境的各个办公室,反复沟通协调。与此同时,姚有强也与国内总指挥部一起,通过各种途径努力,终于得到了利比亚方面的肯定答复:“中国人是来帮助我们的,他们可以通过。”
要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顺利过关也绝非易事。高晓林带着第一批人来到突尼斯境内时,远远地,飘扬的五星红旗那样真切,所有人热血沸腾,相拥而泣。
第一批队员顺利入境后,高晓林毅然转身从突尼斯境内返回了利比亚。在场的新华社记者康新文拉住她说:“姑娘,你疯啦,回去了可能就再也出不来啦!”“不行,我得回去,还有那么多人需要我帮助。”这个“80后”姑娘的步伐坚决而迅速。
此时,利比亚边境口岸枪声四起。急于离境的人群发生混乱,激怒了利比亚警察。见状,高晓林冲上前去,“让我来,我能把他们稳住。”她拿起一个扩音器,对着人群高喊:“同胞们,现在通道很顺畅,只要大家按秩序来,一定都能过去。”人群很快恢复了平静有序,整个进程明显提速。
一个更大的难题出现了。如何能让33名没有拿到护照的员工顺利离境?李勇和倪德祥、吉建福、高晓林等人再次回到利比亚境内,与项目部最后33名同志并肩而行。“大家放心,我们一个也不会少!”
又是一番更加艰苦的沟通协调。
2月26日,天空放晴。下午1点,最后33名员工离境手续终于办妥,一条专属于中国人的绿色通道成功打通,第一批565名无护照中国人持合法手续成功进入突尼斯。将最后33名员工送入突尼斯境内后,看到还有一批准备撤离的500多名中国同胞没有携带护照,李勇和高晓林又返回利比亚境内,利用已经理顺的关系,帮大家在护照遗失证明上盖了章,并为另一央企还在露宿的600名员工买了足够的毛毯和面包。
利比亚时间2月26日18点55分(北京时间2月27日零点55分),李勇和高晓林顺利进入突尼斯。至此,841人全部安全撤离利比亚。
这次任务是带3000多人回家
2月17日,中国铁建中土集团的副总经理兼利比亚公司总经理陈志杰刚刚从利比亚回国汇报工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离开后的几天时间里,利比亚安全形势急剧恶化。2月21日,中国铁建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将3572名员工从利比亚安全撤离。陈志杰主动要求重返利比亚,并临危受命成为撤离前线的总指挥。
2月23日晚,在所有外国人都在忙着撤离利比亚时,陈志杰却收拾行装,和一名公司的财务经理一起踏上了重返利比亚的旅途。
“利比亚当时降落的飞机已经很少了,通关也特别顺利,几乎没有外国人,我们飞机上也就10个利比亚人。”陈志杰说。
2月24日,陈志杰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这时,利比亚局势动荡不安,街头不断响起枪声,他立即赶往公司总部,按照“先女后男,先职工后干部,先群众后党员”的原则,部署撤离工作。
由于中国铁建在利比亚负责修建多条铁路,人员分布较广,陈志杰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分散在各个营地的员工集合到主营地,这样便于今后的撤离。“另外,营地小,人少,容易受到当地人的冲击,人多势众毕竟可以保护自己”。
按照中国驻利比亚使馆的计划,除了负责中国铁建的员工之外,陈志杰还要负责其他兄弟单位4000多名员工,总计7000人从米苏拉塔港口的撤离,而当时能够到达港口的船只有4艘,最多只能装5000多人。为了让人员能够一次性安全撤离,陈志杰果断决策,让本来要赶到港口的1000多名中国铁建员工改变原定行程,直接就近走陆路从突尼斯边境撤离利比亚。
在陈志杰紧张指挥员工撤离的同时,中国铁建在利比亚的一些项目经理也在想方设法带领员工撤离。在利比亚虽然时常听到枪声,但中国铁建铁四院利比亚沿海铁路项目经理俞添向记者表示,自己心里并不是特别紧张,他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是如何安全带领所有工人回国。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项目部的9名员工先转移到了一名叫阿依门的项目部聘用司机家里。俞添一直与联络员进行沟通,在的黎波里机场已无法购票的情况下,2月21日晚上果断出手,从长期合作的航空公司手上“抢票”,买到了2月22日和2月24日两批次直飞北京的机票。
当地时间2月22日早上9点多,在俞添的护送下,第一批6名员工踏上了回家的路。机场人潮涌动,几近瘫痪,各国侨民一波波蜂拥而至,所有航班都处于停飞待命状态,警察在现场拿着警棍戒严,只留一个豁口放人。
中国小伙子们拖着行李开始奋勇往里挤,俞添在后面用尽全身力气往里推大家,终于把第一批员工送上了飞机。桥梁处冯印回忆说:“上飞机这个过程最为刻骨铭心,要不是俞经理的坚定,我们可能现在还留在机场。”
“2月22日那天,把项目部第一批归国人员‘顶’进机场后,我心里立刻轻松了一大截。”俞添回忆,2月24日,在将封好的资料和测量仪器转移到雇用的当地老乡家里后,他才和准备撤离的员工一起赶到了机场。两天前人山人海的场面看不见了,机场到处都是被冲散的乘客们散落的行李,狼籍的场面告诉我们这里刚经过一场浩劫。
到达机场后,俞添发现原订经停多哈飞往北京的卡塔尔航空公司的航班已经取消,只有先联系国内,请国内同事帮助预订飞往利比亚周边国家的短途飞机,这时候的俞添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先带领大家撤离利比亚。
俞添随身携带了两个无线网卡,虽然与总部的联络仍然时断时续,但总体上保持了通畅。“这次多亏了QQ,我们和国内负责联系的同事保持了沟通,他们帮我们及时办理了改签和转签机票。”在机场熬过了焦急的一夜后,2月25日上午,俞添和同事们坐上了的黎波里飞往巴黎的航班。
在员工撤离的同时,陈志杰还要考虑如何处理公司无法转移的设备。对于一些能够移动的设备,他带领员工把油管拔掉,把气放掉,让当地人无法挪走。中国人在利比亚的活动并不安全,路上行人稀少,陈志杰甚至遭到了当地人的持枪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妥善保存好了设备,“有些是把设备交给了业主,有些是我们雇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当地人给我们看管,然后我们跟业主或看管人签一份协议,说明你认可我有多少设备请你保管,有多少设备在这个地方。”
2月28日,陈志杰接到了从利比亚撤离的命令。到3月3日晚20点,中国铁建的3572名员工全部安全撤离利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