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省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省政协会堂举行,13名政协委员在大会上发言。记者留意到,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深入,政协委员们对我省发展的方向、领域以及发展方式的思路也越拓越宽,各种新词汇也频频闪现,成为此次大会发言的新亮点。
建环海南岛黄金海岸旅游长廊
政协委员毕华代表农工党海南省委员会发言时,直指我省海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统筹管理力度不够、过多被排他性的营利性项目占用等突出问题。毕华建议,建设环岛黄金海岸旅游长廊,即将环海南岛海岸线向陆地和海域各延伸2.5公里,由此构成一个宽5公里的环形长廊,这一区域由省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并大比例提高公众项目和海洋生态项目的比重,主要建设景观大道、带状公园、林区绿地、休闲广场、海水浴场、步行道、自行车道、沙滩运动设施、海洋公园和水上运动等公众度假休闲旅游项目,直接为旅游者服务,并融入地域风格、地形特点和民俗文化。
立项“光伏岛”创低碳旅游标志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平均气温23-26℃,光照时间长,是太阳能资源大省。王茀跃代表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发言时指出,我省已具备较好的太阳能发电开发基础,但总体发展仍然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稳定的光伏电价、光伏发电并网困难和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等。
他建议我省尽早申请国家立项光伏岛项目,争取列入省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实施。
同时采用多行业合作投资开发的方式,如将光伏企业与房地产合作建设光电建筑一体化的低碳小区,与旅游业、高尔夫业合作建设配套的旅游标志性独立光伏电站,利用渔业养殖场、畜牧养殖场、农场、花圃基地和热带果园等作为光伏开发用地,进行建设大型光伏生态型电站的合作等。
诚招总部经济落户海南
何为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曾宪云代表省工商联(总商会)发言时建议,依照海南现有的区域条件和配套环境,以热带高效农业、现代新型工业、旅游业和海洋资源产业等优势产业带动总部经济,重点发展创意经济、文化经济、会展经济、交流经济等业态,创建环球企业“绿都”,使海南观光旅游升级为“绿色商务”。
发展碳汇林业推动经济增长
碳汇林业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国际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海南岛以五指山为中心的热带原始雨林是全球仅存的四个保存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之一。2008年,我省著名学者傅国华等已对海南森林碳汇量进行初步估算研究,海南森林碳汇的价值量为逾47亿元。而森林碳贸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保护好海南中部的热带雨林,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又能对本岛、全国乃至世界的气候改善都有极大的作用。
对此,章汝先建议,省政府、发改委、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以及科研单位抓住机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加快发展森林碳汇交易,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与环境。
琼澳可作亚太旅游市场枢纽
2008年12月,澳门被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而海南正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为琼澳两地的共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韩电建议,琼澳政府有关部门为两地通航创造条件,并将琼澳作为亚太旅游市场的枢纽,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建构空中通道。
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
此外,两地政府可以合作建设“国际旅游休闲综合试验区”,即在海边划出3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集旅游休闲、运动彩票、商务会展、购物养生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经济合作区”,以此吸纳国际旅游资源,推进琼澳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省共有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3023个,年均增长约16%,业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如何发挥这些社会组织的作用?过建春在代表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言时建议,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契约化管理模式,把政府公共服务、事务性事项,通过公开招标、项目发包、委托管理等形式,由政府向社会组织、企业实施“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
政府要制定相关办法,将向非营利性组织捐赠的企业、个人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同时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在办公场所、信息化平台、人才培训方面给予政策、资金等优惠。
城镇居民社区门诊看病也应报销
施耀忠代表民建海南省委员会发言时指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门诊看病报销制度在政策导向层面“给错信号”。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由于门诊看病报销起付线和分级医院报销比例的限制,城镇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无法报账,也不能报销等,使社区居民看病不得不选择定点医院,而且为达到报销起付线及一定报销比例,相当多的病人以在医院挂床但早晚回家的方式取得医疗费用报销。
对此,他建议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区门诊就近看病报销制度相捆绑,在政策上尽量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