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新基建”成了网络热词。自今年3月份以来,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多次提及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来源:微信公众号“EESIA”ID:EESIA-news)“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又代表着新的业态。不难看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遭疫情冲击和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大背景下,“新基建

首页 > 市场 > 正文

首次圈定范围的“新基建” 能源企业都需要知道些什么?

2020-04-22 09:34 来源: EESIA 

近来,“新基建”成了网络热词。自今年3月份以来,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多次提及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微信公众号“EESIA”ID:EESIA-news)

“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又代表着新的业态。不难看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遭疫情冲击和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赋予厚望。“新基建”正成为中国多方发力促发展的一大引擎。

1“新基建”新定义

事实上,“新基建”并非一个新概念。

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此时所说的“新基建”主要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再次成为社会热点。

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网上方式举行4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高技术司司长伍浩会上对“新基建”的范围进行了首次说明,与此前媒体宣传不同的是,“特高压”并未被提及。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伍司长同时强调,“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

2“新基建”新政策

至于下一步如何推进新基建发展,伍浩透露了一系列“组合拳”。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其次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再次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最后,还要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方也顺应政策的“春风”,抓紧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已有不少省市将高科技产业、数字经济等列入政府投资清单。例如:4月17日,在浙江省召开的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上,“十大千亿”和“百大百亿”等重大工程投资计划公布,总投资超3.6万亿元。

吉林省委常委第19次会议也在4月3日审议通过了《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方案》,其中涉及5G基础设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7大新型基础设施”等,计划实施项目2188个,总投资10962亿元。

此外,之前广东公布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就包括佛莞城际、广佛环线等11个城际轨道项目建设在列,并且还计划在5G/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71亿元。

3“新基建”新机遇

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等交互式能源设施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用能形式不断涌现,需要协调统筹多种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时代,无疑给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机遇。

一是有助于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传统能源系统建设以单一系统的纵向延伸为主,能源系统间物理互联和信息交互较少。5G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信息传输性能及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可加速整合区域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不同能源子系统之间的优化运行、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在满足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二是有助于加快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是固有资产升级和新型业务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源企业借助“新基建”,可吸收数字化时代赋予的科技力量,充分释放产业互联网的连接、融合、共享价值,在推进企业转型的同时助推行业转型,顺应新时代发展步伐。能源企业依靠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精细化运营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做好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的远期布局,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

三是为能源未来业务提供更多“蓝海”。正如4G推动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带来零售、餐饮、出行等各方面的变革,5G时代将能源基础设施与数字基础设施相结合,结合必然衍生出更多能源产业新业务。例如将分布式光伏与5G、储能等结合起来的“光伏+5G通信基站”模式,可通过通信基站网络配置储能电池,形成庞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实现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阶段的灵活调配;基于“微网+充电桩”的智能微网一体化储充系统可同时实现储能服务、充电服务和电动汽车检测服务。通过大量数据采集应用和资源整合共享,将有力提高能源系统的“智慧化”。

4“新基建”新投资

在受到疫情的短暂冲击下,红红火火的“新基建”被寄予了振兴行业发展、带动民生经济的厚望。随着“新基建”的提速,相关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黄金机遇期。目前各路企业已积极布局投资新基建:

4月14日,国家电网召开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宣布今年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

此前,另一巨头南方电网也宣布未来4年将在充电桩领域计划投资251亿元,两大电网强势发力,为充电桩未来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中国移动也表示,2020年将大幅提高5G资本开支,提升至约1000亿元,较2019年公司完成5G相关投资的240亿元,有了大幅提高。

另外,阿里云20日宣布加码新基建,3年再投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表示,根据各地出台的基建计划,二季度基建投资将会大幅回暖。根据历年基础建设投资对GDP的占比,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预计今年全年基建总投资或达22万亿元至26万亿元。

不过,虽然“新基建”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仍需警惕“产能过剩”“建易管难”“入不敷出”等潜在风险。如果不考虑运营模式与当地市场需求,盲目建设,“新基建”设施或将成为各地政府或企业的负担,不利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内容综合自电力法律观察、上海证券报、央广网、智水中心、南方电网报、时代财经、红网、中国能源报、中国新闻网等文章)


原标题:首次圈定范围的“新基建”,能源企业都需要知道些什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